華文網

李曉明:工筆牡丹《楊妃醉酒》繪製步驟

傳統工筆中,採用肌理製作的手法較為少見。而當代工筆,為了配合畫面效果而產生的各種肌理特效則層出不窮。“一切技巧都是為畫面服務的。”對於肌理,我們既不能完全依賴,

也不用加以排斥,只要是對美的表達有益,有助於更完美的表達出我們所要表現的意境,對畫面的整體和諧性沒有負面影響,適當的運用肌理,我認為還是有必要的。當然,那種為了肌理而肌理的想法應該摒棄。

下面我就結合這張《楊妃醉酒》的繪製來談談工筆作品中肌理手法的運用。

背景先整體刷上淡古銅色(朱磦+墨+少許藤黃+少許曙紅)底色,底色未幹時撒鹽,鹽粒由於滲化過程中的吸水性會自然吸收四周的顏色形成局部白斑。

然後等畫面完全幹了,整體刷清水洗去鹽粒後按照正常步驟繼續作畫。等到接近最後完成時段也就是花瓣提粉和葉子上頭綠之前,用網底筆蘸清水整體刷濕潤紙張正面,用生宣遮蓋花頭部分,將紙張揉成小團,然後再細心打開。這時在紙張的反面刷淡墨,墨色自然會沿著裂紋滲透到正面,這一步也不僅僅是平塗,
要根據畫面需要烘染,花頭等不需表現肌理的部分不要塗上淡墨。幹後,用電熨斗熨平畫面,繼續深入如提粉、點蕊等完成本圖。

在本張作品的繪製過程中,撒鹽的處理手法是為了豐富背景的色彩變化,使得背景的仿古底色不再平板、單調。而後續的揉紙肌理效果的運用則是為了增加畫面的斑駁感、陳舊感,花頭採用胭脂這種冷紅而不是曙紅那種豔紅色,也是為了表達出一種“古豔”的效果。

葉子表層的頭綠罩染後,通過洗刷手法去除表層的浮色,有些地方甚至洗刷出宣紙的網底,讓畫面顯得滄桑,然後再用薄頭綠根據需要局部罩染,葉子的顏色就顯得既豔麗又沉穩,這種效果如果單純的用筆來暈染繪製是很難表達的。

最終完成圖:

局部圖:

繪製步驟2、

花頭平塗淡白粉,花房周圍斡染一層極淡的胭脂色。正葉平塗淡草綠,反葉平塗偏黃一點的赭綠色(赭石+草綠+少量藤黃)。背景整體刷淡古銅色(朱磦+墨+少許藤黃+少許曙紅),未幹時根據畫面濃淡的處理意圖趁濕繼續刷淡墨。然後趁濕撒入鹽粒,鹽粒不要太細,最好是醃菜的那種粗鹽略略碾碎即可。待幹,拂去鹽粒後用清水反復洗刷畫面,將畫中的鹽分洗盡,否則以後畫作容易回潮,日久肯定損傷畫面。

繪製步驟3、

背景用淡褐色(赭石+墨)根據畫面需要整體烘染,一些地方可以淡墨再次趁濕烘染。葉子和花頭周圍用淡絳紅色(胭脂+朱磦+少許墨)順著輪廓分染,模仿古畫顏色暈化的效果。花頭用胭脂統染,反瓣根部留水線。正葉用墨青色(花青+墨)統染,反葉用淡墨綠色(草綠+少許墨)分染,莖同反葉。

繪製步驟4、

花頭用胭脂繼續分染、提染,正葉用花青分葉筋留水線局部分染,反葉用絳紅色留水線分染,莖則用絳紅色從兩邊往中間分染,梗靠近葉柄附近用胭脂略略提染。葉子的明暗處理要注意虛實變化,左側非焦點處的葉子可以畫得虛一些。所有的分染基本結束後,畫幅正面整體刷清水,用兩張和花頭大小類似的生宣遮住花頭部分,然後將紙張揉成小團,待1分鐘左右再細心展開,用淡墨在畫幅背面根據需要大面積刷染。靠近花頭部分不要塗上。幹後,用電熨斗熨燙真絲織物的溫度熨平整畫面,以備後續設色。

繪製步驟5、

花頭用白粉提染,先一遍中等濃度的染色面積要略大一些,後一次濃白粉提染,面積要小,靠近花房周圍的小瓣提染要慎重。正葉先用淡墨青色(花青+墨)勾勒細葉脈,然後用中等濃度頭綠提染亮面,幹後用清水筆反復洗刷,將浮在正葉表面的頭綠洗去,有的地方可洗出紙白,再等幹後,用薄頭綠根據畫面需要略加提染。反葉用薄三綠提染,枝梗的根部用色要略重,隨後用淡胭脂複勒葉筋和莖的輪廓線,淡胭脂細筆勾勒反葉細葉脈。遠處的幾片正葉尖部略提染朱磦。正葉中間那根主筋用中墨複勒。濃粉黃色(藤黃+白色)點蕊,幹後,蕊的中間用淡淡的朱磦輕點一下,強調凹凸感。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繪製步驟2、

花頭平塗淡白粉,花房周圍斡染一層極淡的胭脂色。正葉平塗淡草綠,反葉平塗偏黃一點的赭綠色(赭石+草綠+少量藤黃)。背景整體刷淡古銅色(朱磦+墨+少許藤黃+少許曙紅),未幹時根據畫面濃淡的處理意圖趁濕繼續刷淡墨。然後趁濕撒入鹽粒,鹽粒不要太細,最好是醃菜的那種粗鹽略略碾碎即可。待幹,拂去鹽粒後用清水反復洗刷畫面,將畫中的鹽分洗盡,否則以後畫作容易回潮,日久肯定損傷畫面。

繪製步驟3、

背景用淡褐色(赭石+墨)根據畫面需要整體烘染,一些地方可以淡墨再次趁濕烘染。葉子和花頭周圍用淡絳紅色(胭脂+朱磦+少許墨)順著輪廓分染,模仿古畫顏色暈化的效果。花頭用胭脂統染,反瓣根部留水線。正葉用墨青色(花青+墨)統染,反葉用淡墨綠色(草綠+少許墨)分染,莖同反葉。

繪製步驟4、

花頭用胭脂繼續分染、提染,正葉用花青分葉筋留水線局部分染,反葉用絳紅色留水線分染,莖則用絳紅色從兩邊往中間分染,梗靠近葉柄附近用胭脂略略提染。葉子的明暗處理要注意虛實變化,左側非焦點處的葉子可以畫得虛一些。所有的分染基本結束後,畫幅正面整體刷清水,用兩張和花頭大小類似的生宣遮住花頭部分,然後將紙張揉成小團,待1分鐘左右再細心展開,用淡墨在畫幅背面根據需要大面積刷染。靠近花頭部分不要塗上。幹後,用電熨斗熨燙真絲織物的溫度熨平整畫面,以備後續設色。

繪製步驟5、

花頭用白粉提染,先一遍中等濃度的染色面積要略大一些,後一次濃白粉提染,面積要小,靠近花房周圍的小瓣提染要慎重。正葉先用淡墨青色(花青+墨)勾勒細葉脈,然後用中等濃度頭綠提染亮面,幹後用清水筆反復洗刷,將浮在正葉表面的頭綠洗去,有的地方可洗出紙白,再等幹後,用薄頭綠根據畫面需要略加提染。反葉用薄三綠提染,枝梗的根部用色要略重,隨後用淡胭脂複勒葉筋和莖的輪廓線,淡胭脂細筆勾勒反葉細葉脈。遠處的幾片正葉尖部略提染朱磦。正葉中間那根主筋用中墨複勒。濃粉黃色(藤黃+白色)點蕊,幹後,蕊的中間用淡淡的朱磦輕點一下,強調凹凸感。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