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8教師編招聘考點——教育心理學(五)

2018教師編招聘考點——教育心理學(四)

學習策略

1,操作性和監控性是學習策略最基本特性

2,學習策略的分類★ (邁克爾等提出)

★①認知策略(複述策略+精細加工策略+組織策略)

複述策略:有意識記和無意識記,排除抑制干擾(前/倒攝)

多感官參與(邊讀邊寫);劃線,圈點批註等★

精加工策略:記憶術(位置記憶法、編口訣、諧音聯想、關鍵字法、視覺聯想)★

做筆記、提問、生成性☆禁☆學習(產生新的類比或表像)

組織策略:列提綱、結構流程圖、表格等

②元認知策略:對認知的認知

計畫策略:設置學習目標,產生待答問題

監控策略:對自身注意力的追蹤,監視自身過程的時間和速度,找自身問題

調節問題:對認知完成的結果檢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③資源管理策略

時間管理策略+環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資源利用策略

資源利用策略:學習工具(字典資料),社會性人力資源(老師同學的幫助)

3,學習策略訓練原則(煮花生特見效)

主體性原則 內化性原則 生成性原則 特定性原則 有效監控策略 個人效能感原則

Tips:生成性原則--參考上方生成性☆禁☆學習

知識學習

1,知識的分類

根據知識功能:陳述性知識(是什麼)、程式性知識(做什麼/怎麼做) (安德森提出)

Tips:程式性知識是以陳述性知識為基礎的

根據表現形式:顯性知識(言傳)、隱形知識(意會)

2,知識的表徵形式(選擇)

陳述性知識表現形式:概念、命題和命題網路、表像、圖式

程式性知識表徵形式:產生式(如果..那麼..)和產生式系統

3,知識學習的種類★

根據學習任務複雜程度:符號學習、概念學習、命題學習

★新知識和原有認知結構的關係:上位學習、下位學習、並列組合學習(奧蘇貝爾)

下位:自上而下的學習,派生類屬:即例證:水果-香蕉 相關類屬:補充修飾,鳥-麻雀+雞

派生類屬和相關類屬的本質區別:有無改變原有認知結構

上位:自下而上的學習,卡車-汽車 並列組合:重力-壓力-浮力

4,知識學習的一般過程

陳述性☆禁☆學習:知識的理解、知識的鞏固、知識的應用

程式性知識:陳述性知識、轉化階段、自動化階段

5,知識理解的標誌

概念的獲得:概念形成、概念同化,其中概念形成是概念獲得的典型方式

提高知識理解水準的措施:利用感性經驗-直觀(參考直觀性教學);運用變式和比較等

變式:講三角列舉多種以突出其本質特徵

知識鞏固的途徑:合理組織複習(及時、合理、適當超額),

提高識記目的性,運用多種記憶方法

★ 適當超額:過度學習達到50%效果最好,熟練程度達到150%效果最好

如:小明讀6遍剛好記住,9遍的時候效果最好,過度學習3遍最好

知識應用的一般過程:審題、聯想、解析、類化(歸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