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農業應該有溫度,食物應該是連接人與自然的紐帶

在我們這一代人印象中,養豬是又髒又臭的事情。

可是這個印象正在被兩個“不正經”的企業給顛覆,一個是網易,一個是新零售的鼻祖- Eataly連鎖。

網易丁磊養豬,這件事大家已經很熟悉了,拋開各種噱頭不說,首家直播養豬場,確實大大改觀了消費者傳統中對養豬場又髒又臭的印象。而義大利的Eataly投資的農業食物公園Fico即將開業,在Fico,他們要把養豬場搬進超市。

(圖:上-網易味央江西高安養豬場效果圖,下左-網易味央養豬場內部,下右-Fico把養豬場搬進超市)

這兩家企業的做法,表面上看是商業的創新,而背後卻是養豬行業在互聯網、新零售以及農業轉型多方衝擊下的一次“人性化”的重生。

傳統養殖業的印象

養豬業基本上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大規模工業化養殖,以機械化、自動化、高密度、高效率、高產出等為特點,

北美、歐洲和我國大企業及大養殖戶都是採用這種形式;一種是小農散養模式,以種養結合、生態化、低密度、長週期、低效率為特點,歐洲和我國部分中小農戶採用這種模式。儘管有這兩種模式,但是不管是在歐美還是中國,佔據商業主流的依然是工業化養殖。

傳統工業化養殖給我們帶來了大量廉價的農產品,豬肉成為我們大多數老百姓日常菜肴,

無需等到過年才殺豬宰羊。

但是這種模式卻出現了諸多問題。

首當其衝是食品安全問題。瘦肉精事件大家記憶猶新,而瘦肉精只是諸多抗生素和激素的一種,別忘了,國家體育總局禁止運動員在外吃豬肉。其次是環境污染問題,很多養殖場的排汙處理不合格,造成對環境的污染。最後,是豬肉失去了部分的美味。

農業模式的轉變

如今農業模式正在悄然轉型,以北美為代表的工業化石化農業正在向生態農業轉型。

這裡提到的生態農業,除了在生物多樣性、可持續發展和注重迴圈利用外,還有農業功能的多樣性。

在工業石化農業模式裡,農業負責農產品的生產,他就像是一個高速運轉機器中的一環,象徵著效率、產出與成本。但是,如果讓你去參觀這樣的農業工廠,你肯定不願意。而新一代的農業模式,不僅萬人圍觀網上直播養豬,

而且可以把養豬場搬進超市。

(這樣的養豬場,你看了應該沒啥食欲)

今年3月底,網易首次直播了位於安吉的首家養豬場,線上觀看直播的有500多萬人,並且通過此次直播眾籌了近兩千萬的資金。網易通過直播,一改人們以往對養豬場髒亂差的印象,養豬場非常乾淨,豬會定點上“馬桶”排便,而且經過淨化處理後的豬尿水水質堪比自來水。改變養殖業的衛生印象是其一,更重要的是讓養豬變得有趣。網易味央正在江西高安興建第二個基地,將是一個種養結合的綜合農業園,可以來這裡觀光體驗,甚至度假。

(圖:4號為經過網易味央處理過後的終水,水質超過自來水。)

而讓養豬變得更有趣的是Eataly即將開業的新店Fico,這是一個把農場、商超、餐飲和教育融為一體的農業食品公園(Agri-FoodPark)。Fico占地150畝,其中30畝用來種地和養殖家禽,蔬菜水果,雞鴨鵝、豬牛羊,樣樣都有。你在Fico購物或者吃東西,你能親眼看到盤中的豬肉是怎麼養出來的。Fico還設置了多媒體教學空間,其中一課的主題就是“人與動物”。

(Fico的人與動物多媒體教室)

農業的產業鏈與價值鏈

傳統工業思維看待農業,只看到了農業的產業鏈。而農業除了生產農產品外,還有迴圈價值、生態價值和教育價值。

傳統商業分析在考量一個養豬企業是否優秀的時候,通常會看PSY和料肉比。

PSY(pigs per sow per year),是指每頭母豬每年所能提供的斷奶仔豬頭數。

料肉比,即幾斤飼料能產一斤豬肉。

用這兩個指標衡量養豬企業,是因為用工業思維去考慮生產成本設生產效率,只是把養豬場看成了單一生產豬肉的機器。這種單一的線性工業思維不僅忽略了農業的價值鏈,也容易出問題。

比如傳統養豬場的糞便排汙不僅僅是環保問題也是企業的負擔,這樣的思考方式忽略了農業的迴圈價值。豬的糞便可以作為能源和肥料進行迴圈利用,網易味央的養豬場就是這樣做的,在網易味央安吉的生產基地,糞便經過處理成為有機肥,供給周邊的茶農,而在網易味央江西的新基地,將是一個種養結合的農業園,更好的把糞便當成肥料和能源進行迴圈利用。除了網易的設備淨化外,還有傳統小農的堆肥和生物淨化,只不過設備淨化適合大農場、效率高。

除了迴圈價值,還有生態價值。生態價值是指生物在生態循環系統中對其他物種的互補互助功能。比如國外有一種拖拉機叫“豬拉機”(Pig Tractor),其實就是利用豬愛拱地的天性,讓豬幫忙給菜園的地進行翻土。

(國外家庭農場的豬拉機,圍在小柵欄裡面是為了有計劃分區翻土)

還有就是農業的教育價值,農業為我們提供食育和自然教育最好的素材。比如上文提到的Fico,在Fico既能現場看到養豬場,還有關於小豬的互動教育多媒體。

新零售改變流通與傳播

傳統的豬肉從農戶/農場到百姓餐桌一般要經過屠宰場、分割廠、批發商、經銷商、再到零售終端。流通的多環節,還會阻礙價值和資訊的傳遞。而電商、冷鏈物流和新零售業的發展,讓豬肉等生鮮製品的流通更加高效,也讓價值和資訊傳遞更加直接。

網易味央豬的銷售除了2B的大客戶外,在2C端通過網易自營電商管道(網易考拉、網易嚴選)及在鯨選未來店(世紀聯華的新零售店鋪)設立專櫃。流通上生產端和消費端更近了,也更容易把生產端的價值傳播出去。

味央選擇的是中國傳統黑豬品種,這種豬跟白豬相比生長週期長,雖然在料肉比上比白豬低,但是長生長週期能夠讓豬肉承載更多的風味物質(豬肉內的風味物質在10個月時才能形成,而白豬一般6個月就出欄了)。

把優質農產品價值資訊傳統出去,還可以借助與餐飲的結合。今年9月,一款網易味央黑豬肉創新料理「安心黑豬堡」出現在廣州的咖啡館“易間”。當然結合的前提是你的農產品有豐富的價值,如果你跟消費者說,我家包子裡的豬肉用的是咱村養豬場的,那還不如不說。

農業有溫度

網易養豬,Eataly把養豬場搬進超市,東西方兩家企業重新賦予了農業溫情,這是一個巧合嗎?其實,在現象背後有著相似的時代背景。

Eataly的創新並不完全來自其創始人奧斯卡·法立內迪一人的創意,而是以義大利慢食運動和有機農業運動為背景的。上個世紀,在美國石化工業農業以及速食文化的衝擊下,義大利民眾開始擔憂食品安全和本土農業,於是發起了慢食運動和有機農業運動來表示對速食文化和石化工業農業的抵抗。而Eataly正是把這股社會活動成功商業化運作的典型。

網易丁磊最早決定養豬或許是個人出於對食品安全的擔憂,但是最後事情能夠做成,則是類似時代背景帶來的機遇。

農業應該有溫度,食物應該是連接人與自然的紐帶。借助互聯網,這些新興農業及零售企業的做法,或許正在迎來一場賦予農業人文主義關懷的復興運動。

文 | 鄭倫

來源 | 田野觀察AgriReview

網易味央正在江西高安興建第二個基地,將是一個種養結合的綜合農業園,可以來這裡觀光體驗,甚至度假。

(圖:4號為經過網易味央處理過後的終水,水質超過自來水。)

而讓養豬變得更有趣的是Eataly即將開業的新店Fico,這是一個把農場、商超、餐飲和教育融為一體的農業食品公園(Agri-FoodPark)。Fico占地150畝,其中30畝用來種地和養殖家禽,蔬菜水果,雞鴨鵝、豬牛羊,樣樣都有。你在Fico購物或者吃東西,你能親眼看到盤中的豬肉是怎麼養出來的。Fico還設置了多媒體教學空間,其中一課的主題就是“人與動物”。

(Fico的人與動物多媒體教室)

農業的產業鏈與價值鏈

傳統工業思維看待農業,只看到了農業的產業鏈。而農業除了生產農產品外,還有迴圈價值、生態價值和教育價值。

傳統商業分析在考量一個養豬企業是否優秀的時候,通常會看PSY和料肉比。

PSY(pigs per sow per year),是指每頭母豬每年所能提供的斷奶仔豬頭數。

料肉比,即幾斤飼料能產一斤豬肉。

用這兩個指標衡量養豬企業,是因為用工業思維去考慮生產成本設生產效率,只是把養豬場看成了單一生產豬肉的機器。這種單一的線性工業思維不僅忽略了農業的價值鏈,也容易出問題。

比如傳統養豬場的糞便排汙不僅僅是環保問題也是企業的負擔,這樣的思考方式忽略了農業的迴圈價值。豬的糞便可以作為能源和肥料進行迴圈利用,網易味央的養豬場就是這樣做的,在網易味央安吉的生產基地,糞便經過處理成為有機肥,供給周邊的茶農,而在網易味央江西的新基地,將是一個種養結合的農業園,更好的把糞便當成肥料和能源進行迴圈利用。除了網易的設備淨化外,還有傳統小農的堆肥和生物淨化,只不過設備淨化適合大農場、效率高。

除了迴圈價值,還有生態價值。生態價值是指生物在生態循環系統中對其他物種的互補互助功能。比如國外有一種拖拉機叫“豬拉機”(Pig Tractor),其實就是利用豬愛拱地的天性,讓豬幫忙給菜園的地進行翻土。

(國外家庭農場的豬拉機,圍在小柵欄裡面是為了有計劃分區翻土)

還有就是農業的教育價值,農業為我們提供食育和自然教育最好的素材。比如上文提到的Fico,在Fico既能現場看到養豬場,還有關於小豬的互動教育多媒體。

新零售改變流通與傳播

傳統的豬肉從農戶/農場到百姓餐桌一般要經過屠宰場、分割廠、批發商、經銷商、再到零售終端。流通的多環節,還會阻礙價值和資訊的傳遞。而電商、冷鏈物流和新零售業的發展,讓豬肉等生鮮製品的流通更加高效,也讓價值和資訊傳遞更加直接。

網易味央豬的銷售除了2B的大客戶外,在2C端通過網易自營電商管道(網易考拉、網易嚴選)及在鯨選未來店(世紀聯華的新零售店鋪)設立專櫃。流通上生產端和消費端更近了,也更容易把生產端的價值傳播出去。

味央選擇的是中國傳統黑豬品種,這種豬跟白豬相比生長週期長,雖然在料肉比上比白豬低,但是長生長週期能夠讓豬肉承載更多的風味物質(豬肉內的風味物質在10個月時才能形成,而白豬一般6個月就出欄了)。

把優質農產品價值資訊傳統出去,還可以借助與餐飲的結合。今年9月,一款網易味央黑豬肉創新料理「安心黑豬堡」出現在廣州的咖啡館“易間”。當然結合的前提是你的農產品有豐富的價值,如果你跟消費者說,我家包子裡的豬肉用的是咱村養豬場的,那還不如不說。

農業有溫度

網易養豬,Eataly把養豬場搬進超市,東西方兩家企業重新賦予了農業溫情,這是一個巧合嗎?其實,在現象背後有著相似的時代背景。

Eataly的創新並不完全來自其創始人奧斯卡·法立內迪一人的創意,而是以義大利慢食運動和有機農業運動為背景的。上個世紀,在美國石化工業農業以及速食文化的衝擊下,義大利民眾開始擔憂食品安全和本土農業,於是發起了慢食運動和有機農業運動來表示對速食文化和石化工業農業的抵抗。而Eataly正是把這股社會活動成功商業化運作的典型。

網易丁磊最早決定養豬或許是個人出於對食品安全的擔憂,但是最後事情能夠做成,則是類似時代背景帶來的機遇。

農業應該有溫度,食物應該是連接人與自然的紐帶。借助互聯網,這些新興農業及零售企業的做法,或許正在迎來一場賦予農業人文主義關懷的復興運動。

文 | 鄭倫

來源 | 田野觀察Agri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