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解密:中國第一條標準的汽車公路——長潭軍路,停工四次歷時9年

1913年中國人在中國修建的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公路動工了,全程50.11公里,前後停工四次,歷時9年,耗資90萬銀元。這條傳奇的公路就是長潭軍路,長沙至湘潭,起點長沙四十九標(小吳門附近),經新開鋪、大托鋪、暮雲、湘潭易家灣、團山鋪、板塘鋪、五裡堆至湘潭市鹽碼頭止。

停工四次,50公路耗時9年

第一次:1913年動工湖南省都督譚延闓(湖南茶陵人)為了軍事便利下令動工修建長潭路,同年湯薌銘任湖南督軍,以資費不足緣由下令停修長潭軍路。

第二次:1916年譚延闓第二次督湘,1917年3月重新開工,同年8月6日,由於軍閥混戰,工程停工。

第三次:1918年春再次開工,1919年下半年由於經費不足再次停工。

第四次:1920年5月譚延闓第三次督湘,繼續開工,至1921年9月,工程才基本告竣,全部工程費用約90萬銀元。這條全程50.11公里。

先修路,後買車

人們都說車到山前必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路了。不,我們湖南人不是這樣的,我們先修路後買車。當時1921年長潭軍路竣工的時候湖南是沒有汽車的,當時即使是軍官也是坐馬車或轎子。當時通車試路都是漢口利通公司派來的兩輛“法國新式汽車”。直到1922年8月2日,龍驤公司才開辦長沙至湘潭客運。對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龍驤公司。當時有10輛客運,開車無定時,

坐滿即可走。

開通客運後都沒中國司機

當時開通客運,可是全都是俄國人司機,就連搞修理的也是外省的,由於外國人態度惡劣,要的錢多,湖南當局英明指導:辭退外國司機,自己培養專業人才。歐陽明鏡就是其中培養的一個人才,後來順利的成為在長潭軍路上開車的第一個中國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