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農村榆樹上的野味,餄餎麵條很難得

在農村榆錢是一種特別的美味,每年到了長榆錢的季節都都會蒸榆錢餑餑,煮榆錢粥吃。榆樹渾身是寶,除了榆錢能吃,榆樹皮和榆樹跟還能做成榆樹面,這個以前農村度饑荒的口糧。

小時候家裡面種著榆樹也有機會吃過一次榆樹面,現在農村種的榆樹越來越少,想吃到一頓榆樹面很難。在有現在的日子越來越好,地裡面的糧食還吃不清,也沒有誰還費勁的打榆木面了。

農家家裡面都會種著樹,也是一種隱形的投資,家裡面的榆樹長了二十年成了做傢俱的好材料。在挖榆樹的時候特意的把樹皮和樹根留了下來,做成了榆樹面。

先把榆樹皮和樹根洗乾淨晾乾,

然後用碾子壓爛,在用細篩子把那些暗紅色的粉末曬出來。這樣的就是榆木面。榆木面不好吃,在饑荒的時候能吃飽就是一種莫大的幸福了。吃榆木面都攙著其他糧食面吃,這樣還能節約糧食。

在農村用榆木都做成餄餎面,或者餃子。

有一個專門做餄餎面的工具,圓柱形的,下面有孔,把和好的面放到裡面用力壓出來的麵條就叫餄餎面。

榆木面特別的粘,並不適合吃的太多,不然會消化不良。現在榆木面不好賣,比較是哪個時代特殊的產物,還有許多老人願意嘗鮮憶苦思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