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泥炭科普——粗還是細?純還是雜?選擇很重要!

雪球日報——泥炭(苔蘚泥炭)專題

在這個提倡“粗”和“雜”的時代,粗糧、雜糧;粗線條,多元化;大局觀,多維度。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泥炭的前世今生。絕對科普貼!

什麼是泥炭?

今天單獨講苔蘚泥炭,

國產的泥炭基本都是草炭(莎草科植物的千年產物),不同的類型哦!

泥炭是大自然的饋贈,一種經過幾千年所形成的天然沼澤地產物(又稱泥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同時也是煤最原始的狀態,無菌、無毒、無污染,通氣性能好。質輕、持水、保肥、有利於微生物活動,增強生物性能,營養豐富,並含有很高的有機質,腐殖酸及營養成份。

泥炭塊

泥炭是沼澤在形成過程中的產物,也是沼澤地形的特徵之一。泥炭地的PH值一般為3-4,這種生長環境,使絕大部分植物無法在其中生長繁衍,而水蘚類植物能在這種特定的環境中生長,通過幾千年不斷生長和堆積,最終形成最適宜作為園藝基質原料的水蘚類泥炭地。泥炭的主要來源是泥碳苔(Peat Moss)或泥碳蘚(Sphagnum),

但除此以外其他的有機物質,例如死去的沼澤植物,乃至於動物與昆蟲的屍體,都有可能成為泥炭的形成來源。這些生物在死亡後沉積在沼澤底部,由於潮濕與偏酸性的環境,而無法完全腐敗分解,因而形成泥炭層。----來自百度百科

泥炭的分層

簡化一下,就是如此了。

泥炭的分佈

泥炭的形成瞭解了以後,我們來看下泥炭的分佈情況!全球泥炭分佈廣泛,其中北方泥炭分佈面積和儲量最巨大。北方泥炭主要分佈在西西伯利亞、加拿大東部、歐洲西北部和阿拉斯加。在適宜的地貌類型上,具備較好的基質,氣候寒冷、低蒸發高濕度造就了北方泥炭形成和發展基礎。高緯度地區雖然夏季短暫,植被淨初級生產力較低,

但由於水淹且厭氧條件下,植被有一定的耐分解能力,最終導致了凋落沉積物量超過了分解損失量,泥炭從而可以不斷堆積。

目前進口到中國,主要的泥炭開採地主要集中在加拿大和拉脫維亞——波羅的海。

泥炭的用途

一、燃料

沒錯這個是泥炭最初的用途,

由於泥炭質地鬆軟,容易燃燒,在許多當地盛產泥炭的地方,通常被用來作為日常生活中的燃料使用。主要用於取暖,到了近代還被用於發電。

在蘇格蘭地區,泥炭被大量用來作為製造蘇格蘭威士卡的過程中,烘烤已發芽大麥所需的燃料來源。使用泥炭烘乾的大麥具有獨特的煙熏味,已經變成蘇格蘭威士卡的風味特色,稱為泥炭度(Peatiness),這也是“泥炭”這名詞最常被提及的場合。

二、園藝介質

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開始,西方國家開始將泥炭用於園藝業,作為大規模工廠化園藝生產的基質材料。

微觀視角下的組成泥炭的蘚類的細部構造

泥炭是一種相當優良的盆栽花卉用土,可單獨用於盆栽,也可以和珍珠岩、蛭石、河沙、椰糠等配合使用。因為它含有大量的有機質,疏鬆,透氣透水性能好,保水保肥能力強,質地輕,無病害孢子和蟲卵。自有的糰粒結構,是健康土壤非常理想的替代品。

三、化工

泥炭作為化學工業原料及生產各種類型的新產品這兩方面,正在日益擴大。由於泥炭資源中富含多種有機化合物,可從中提取蛋白飼料、生物生長劑和植物刺激素,還可製作不同類型的吸附劑、醫藥製劑等等。有些泥炭適於製成建築材料、鑽井穩定劑和稀釋劑。

如何選擇泥炭的類型?

土壤學裡通認最佳的土壤物理性狀是固型物質占50%(其中5%為有機物),其餘為土壤的總孔隙。總孔隙的50%是小孔隙,被水分佔據著,占整體土壤結構的25%;另外的50%是大孔隙,大孔隙又稱自由孔隙,占整個土壤結構的25%。前幾期的雪球日報裡面我們不斷的在強調糰粒結構。大顆粒與小顆粒介質的組合,讓大孔隙、小空隙裡面的水、空氣達到平衡。

泥炭本身就具有這些理想的物理性狀,通過顆粒大小的組合與配置,還需要考慮設施條件和管理水準,以及種植的容器大小,來選擇合適的類型,主要是指纖維粗細度。以下的表格是泥炭顆粒的類型和建議種植口徑和種植的植物的類型,所有的類型都含濕潤劑,PH值和肥料可以根據情況進行定制:

純還是混,這個是可以綜合選擇的:

使用純泥炭,還是使用混合介質,這個是可以選擇的。由於泥炭本身的特性,有機質高達97-98%,隨著時間的流逝會逐步分解。

在灌溉系統設施完備的盆花生產企業,考慮到生產種植操作的便捷和管理,純泥炭由於不需要經過攪拌與混合,特別是纖維粗細度在10-25和20-40的粗泥炭,由於透水、透氣能力強,在很多盆花生產企業中非常受歡迎。與上期中討論的容器苗圃使用的介質透水、透氣要求高一樣,能夠保證水分供應的情況下,考慮土壤中大孔隙的比例。

但是在設施條件不良,居家生活以及多年種植的基礎上,混合介質的持久性和穩定性要優於純泥炭。在草本花卉、蔬菜的育苗和種植過程中,在育苗泥炭裡面添加少量的珍珠岩和蛭石進行使用。需要人為灌溉或者水源供應不足的情況下,特別是在夏季,使用顆粒細的泥炭的保水能力,再添加透水性的介質譬如中小顆粒的珍珠岩,增加土壤中的小孔隙的比重。多年生的介質中添加松鱗、耐降解的木纖維;夏季的介質中添加保水劑都是不錯的選擇。

關於基質(混合介質)你需要知道的十件事 :

作者 朱瑩 轉載自中國泥炭

很多用戶都對基質使用存在這樣那樣疑問。此文來自PT園藝的兩位專家,告訴大家基質使用必須知曉的10件事。

1.基質到貨後請儘快使用

基質不會變質,但會發生變化。這些變化包括:養分減少(針對含有營養啟動劑的產品)、石灰溶解、濕潤劑喪失作用等。

基質中的微生物活動會消耗養分,特別是氮和鐵。正因為此,相比新基質,生長在存放過一段時間基質中的植物在初期生長會發生一些影響,當基質存放於較熱環境時,這種現象變得更加明顯。及時的施用安全濃度的水溶性肥料,可以改良這些影響。

還需要種植改變使用習慣,不再無限制儲存和使用基質,最好在使用前寄送實驗室做檢測分析,並與您的供應商商討使用方案。

2.使用新基質後,可能需要調整管養方式

使用新基質後對澆水的節奏把握是需要調整的的。可以選擇與目前基質有相似結構的基質,這樣可以通過基質的顏色來判斷是否該澆水了。 使用新基質後,其他方面的變化以及需要調整的,還包括:肥料、生長調節劑、基質pH值、基質的緩衝能力。

3.大多數基質含有營養啟動劑,幫助植物的初期生長

根據生產商的營養添加量,生產中的澆水量及植物的肥料吸收量的綜合因素,營養啟動劑可提供植物初期1-2周的營養需求。在此時間段就需要考慮植物的後續生長,以及生長階段的需求,安排好施肥的計畫。

4. 泥炭是使用最廣泛的基質原料

泥炭中會添加石灰來中和酸性,調節pH值到5.5-6.5。石灰在基質中需要時間溶解。基質越幹,溶解所需的時間越長。新生產出來3個月以內、較幹且從未使用過的基質pH值在5左右,這是非常常見的現象。要測得準確的pH值,需選用未使用過的新鮮基質,用去離子水潤濕並攪拌成糊狀,置於塑膠袋中,在第一、三、七天檢測pH值,會發現其值逐漸升高到正常範圍。

最好使用帶玻璃探針,探針保持濕潤狀態存放,且至少需要兩點校準的pH檢測儀。將金屬探針直接伸到土壤中測得的數值往往是不準確的,經常會得到7.0的結果,這是因為探針沒有獲得足夠的濕度。最好是檢測泥漿狀基質或者浸出液。

5.打開包裝看到菌是非常常見的

無須擔心。這些菌都是腐生菌,寄生於植物遺體上,例如樹皮、堆肥、泥炭和椰糠,樹皮中更為常見。它們不會對植物造成傷害。這些菌需要高濕且厭氧的環境。溫室和苗圃生產中,環境較為乾燥且有充足的氧氣,菌很少會再現。

6.少數情況下,基質會有異味

大包裝、塑膠包裝、存放了一段時間的基質產品更容易產生異味。並不是同一批貨都會產生異味。異味來自於基質中的微生物活動,在泥炭和樹皮中很常見。

當包裝打開、氧氣進入後,異味會在幾天內消失。因為氧氣抑制了微生物活動,異味會逐漸揮發消失。

7.不適當的基質會使植物生長不良

苗床上經常會出現大小苗的情況,即一批植物長得壯實,而緊挨著一批長得瘦弱,像波浪般起伏。這是由於缺肥導致的。不同植物對營養脅迫的耐受不同,有些植物即使在缺肥情況下也能生長良好,但有些會停止生長。施用推薦劑量的肥料可以解決這一問題。需確保肥料使用量正確,且實施到位。

生長不均衡也可能是因為基質不同,混合不均勻會使得每盆的基質結構比例不一,進而使得肥料含量不同,導致植物生長不均衡。

8.如果基質一直不幹,需要改變配方了

在植物育苗階段,需要考慮基質的保水、保肥力。當植物進入生長階段,就需要考慮改變配方了,加入大空隙結構基質或者樹皮,增強基質的透氣、透水性。否則發現基質很難幹。

增加空氣流動也能很好解決這個問題,增加橫向的風扇,使得空氣流動,用上層乾燥空氣替代植物間潮濕的空氣。避免將盆花置於地上栽培,儘量置於架高的苗床,空氣流動會更好。如果可能的話,減少植物吊籃的數量,那會遮擋陽光而且增加濕度。考慮植物的營養需求。

9.基質表面可能長藻類

藻類有很多來源,最大可能的來源是灌溉水。地表水,例如河水、池塘水、湖水,均含有大量藻類,即使井水也含有藻。

藻類需要光照、氮及水分生長。可以通過水分的控制,降低基質的濕度,從而減少藻類的產生。

10.每個溫室都含有一定量的雜草種子

總是會有人抱怨基質裡面有雜草的種子。但事實上,泥炭幾乎不含有雜草的種子。

泥炭形成的環境,高寒、極酸、貧瘠,完全不適合雜草的生長。通常,基質中的雜草來自於溫室或周邊,當溫室門打開時種子會隨風或被攜帶進入溫室,如果花盆、基質是放在室外的,種子也可能飄落到上面。

為避免雜草種子進入種植區域,特別是溫室,需要確保清除溫室內及周邊雜草,保持清潔。

此外,在使用基質的過程中,需要定期關注基質和植物的狀態。用設備檢測基質的pH值和EC值,也可以寄送樣品去專業的獨立實驗室。如有疑問,立刻諮詢基質生產商,詳細瞭解產品特性、各項指標及使用說明。

不大也不小,扛拿背150L實惠剛剛好

園藝是個“力氣活”,設計、翻地、土改、播種、養護,一年需要有好幾個巡迴。我不止一次聽花友們說自己是女漢子,扛著一大包的泥炭(維特泥炭250L包裝,重量45-50kg,是大包裝大實惠的重量級產品)上上下下。內心的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關愛自己,關愛鄰居,關愛愛花的你。維特泥炭壓縮包裝150L,來了!不大也不小,還是實惠的價格,還是壓縮的味道。打開一包,夠用又好。不夠可以再購啊!拎的起來,扛了就走,能抱能拖能帶走!

親愛的花友們,想要get更多這方面的知識,請持續關注虹越園藝家頭條號/虹越APP~

二、園藝介質

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開始,西方國家開始將泥炭用於園藝業,作為大規模工廠化園藝生產的基質材料。

微觀視角下的組成泥炭的蘚類的細部構造

泥炭是一種相當優良的盆栽花卉用土,可單獨用於盆栽,也可以和珍珠岩、蛭石、河沙、椰糠等配合使用。因為它含有大量的有機質,疏鬆,透氣透水性能好,保水保肥能力強,質地輕,無病害孢子和蟲卵。自有的糰粒結構,是健康土壤非常理想的替代品。

三、化工

泥炭作為化學工業原料及生產各種類型的新產品這兩方面,正在日益擴大。由於泥炭資源中富含多種有機化合物,可從中提取蛋白飼料、生物生長劑和植物刺激素,還可製作不同類型的吸附劑、醫藥製劑等等。有些泥炭適於製成建築材料、鑽井穩定劑和稀釋劑。

如何選擇泥炭的類型?

土壤學裡通認最佳的土壤物理性狀是固型物質占50%(其中5%為有機物),其餘為土壤的總孔隙。總孔隙的50%是小孔隙,被水分佔據著,占整體土壤結構的25%;另外的50%是大孔隙,大孔隙又稱自由孔隙,占整個土壤結構的25%。前幾期的雪球日報裡面我們不斷的在強調糰粒結構。大顆粒與小顆粒介質的組合,讓大孔隙、小空隙裡面的水、空氣達到平衡。

泥炭本身就具有這些理想的物理性狀,通過顆粒大小的組合與配置,還需要考慮設施條件和管理水準,以及種植的容器大小,來選擇合適的類型,主要是指纖維粗細度。以下的表格是泥炭顆粒的類型和建議種植口徑和種植的植物的類型,所有的類型都含濕潤劑,PH值和肥料可以根據情況進行定制:

純還是混,這個是可以綜合選擇的:

使用純泥炭,還是使用混合介質,這個是可以選擇的。由於泥炭本身的特性,有機質高達97-98%,隨著時間的流逝會逐步分解。

在灌溉系統設施完備的盆花生產企業,考慮到生產種植操作的便捷和管理,純泥炭由於不需要經過攪拌與混合,特別是纖維粗細度在10-25和20-40的粗泥炭,由於透水、透氣能力強,在很多盆花生產企業中非常受歡迎。與上期中討論的容器苗圃使用的介質透水、透氣要求高一樣,能夠保證水分供應的情況下,考慮土壤中大孔隙的比例。

但是在設施條件不良,居家生活以及多年種植的基礎上,混合介質的持久性和穩定性要優於純泥炭。在草本花卉、蔬菜的育苗和種植過程中,在育苗泥炭裡面添加少量的珍珠岩和蛭石進行使用。需要人為灌溉或者水源供應不足的情況下,特別是在夏季,使用顆粒細的泥炭的保水能力,再添加透水性的介質譬如中小顆粒的珍珠岩,增加土壤中的小孔隙的比重。多年生的介質中添加松鱗、耐降解的木纖維;夏季的介質中添加保水劑都是不錯的選擇。

關於基質(混合介質)你需要知道的十件事 :

作者 朱瑩 轉載自中國泥炭

很多用戶都對基質使用存在這樣那樣疑問。此文來自PT園藝的兩位專家,告訴大家基質使用必須知曉的10件事。

1.基質到貨後請儘快使用

基質不會變質,但會發生變化。這些變化包括:養分減少(針對含有營養啟動劑的產品)、石灰溶解、濕潤劑喪失作用等。

基質中的微生物活動會消耗養分,特別是氮和鐵。正因為此,相比新基質,生長在存放過一段時間基質中的植物在初期生長會發生一些影響,當基質存放於較熱環境時,這種現象變得更加明顯。及時的施用安全濃度的水溶性肥料,可以改良這些影響。

還需要種植改變使用習慣,不再無限制儲存和使用基質,最好在使用前寄送實驗室做檢測分析,並與您的供應商商討使用方案。

2.使用新基質後,可能需要調整管養方式

使用新基質後對澆水的節奏把握是需要調整的的。可以選擇與目前基質有相似結構的基質,這樣可以通過基質的顏色來判斷是否該澆水了。 使用新基質後,其他方面的變化以及需要調整的,還包括:肥料、生長調節劑、基質pH值、基質的緩衝能力。

3.大多數基質含有營養啟動劑,幫助植物的初期生長

根據生產商的營養添加量,生產中的澆水量及植物的肥料吸收量的綜合因素,營養啟動劑可提供植物初期1-2周的營養需求。在此時間段就需要考慮植物的後續生長,以及生長階段的需求,安排好施肥的計畫。

4. 泥炭是使用最廣泛的基質原料

泥炭中會添加石灰來中和酸性,調節pH值到5.5-6.5。石灰在基質中需要時間溶解。基質越幹,溶解所需的時間越長。新生產出來3個月以內、較幹且從未使用過的基質pH值在5左右,這是非常常見的現象。要測得準確的pH值,需選用未使用過的新鮮基質,用去離子水潤濕並攪拌成糊狀,置於塑膠袋中,在第一、三、七天檢測pH值,會發現其值逐漸升高到正常範圍。

最好使用帶玻璃探針,探針保持濕潤狀態存放,且至少需要兩點校準的pH檢測儀。將金屬探針直接伸到土壤中測得的數值往往是不準確的,經常會得到7.0的結果,這是因為探針沒有獲得足夠的濕度。最好是檢測泥漿狀基質或者浸出液。

5.打開包裝看到菌是非常常見的

無須擔心。這些菌都是腐生菌,寄生於植物遺體上,例如樹皮、堆肥、泥炭和椰糠,樹皮中更為常見。它們不會對植物造成傷害。這些菌需要高濕且厭氧的環境。溫室和苗圃生產中,環境較為乾燥且有充足的氧氣,菌很少會再現。

6.少數情況下,基質會有異味

大包裝、塑膠包裝、存放了一段時間的基質產品更容易產生異味。並不是同一批貨都會產生異味。異味來自於基質中的微生物活動,在泥炭和樹皮中很常見。

當包裝打開、氧氣進入後,異味會在幾天內消失。因為氧氣抑制了微生物活動,異味會逐漸揮發消失。

7.不適當的基質會使植物生長不良

苗床上經常會出現大小苗的情況,即一批植物長得壯實,而緊挨著一批長得瘦弱,像波浪般起伏。這是由於缺肥導致的。不同植物對營養脅迫的耐受不同,有些植物即使在缺肥情況下也能生長良好,但有些會停止生長。施用推薦劑量的肥料可以解決這一問題。需確保肥料使用量正確,且實施到位。

生長不均衡也可能是因為基質不同,混合不均勻會使得每盆的基質結構比例不一,進而使得肥料含量不同,導致植物生長不均衡。

8.如果基質一直不幹,需要改變配方了

在植物育苗階段,需要考慮基質的保水、保肥力。當植物進入生長階段,就需要考慮改變配方了,加入大空隙結構基質或者樹皮,增強基質的透氣、透水性。否則發現基質很難幹。

增加空氣流動也能很好解決這個問題,增加橫向的風扇,使得空氣流動,用上層乾燥空氣替代植物間潮濕的空氣。避免將盆花置於地上栽培,儘量置於架高的苗床,空氣流動會更好。如果可能的話,減少植物吊籃的數量,那會遮擋陽光而且增加濕度。考慮植物的營養需求。

9.基質表面可能長藻類

藻類有很多來源,最大可能的來源是灌溉水。地表水,例如河水、池塘水、湖水,均含有大量藻類,即使井水也含有藻。

藻類需要光照、氮及水分生長。可以通過水分的控制,降低基質的濕度,從而減少藻類的產生。

10.每個溫室都含有一定量的雜草種子

總是會有人抱怨基質裡面有雜草的種子。但事實上,泥炭幾乎不含有雜草的種子。

泥炭形成的環境,高寒、極酸、貧瘠,完全不適合雜草的生長。通常,基質中的雜草來自於溫室或周邊,當溫室門打開時種子會隨風或被攜帶進入溫室,如果花盆、基質是放在室外的,種子也可能飄落到上面。

為避免雜草種子進入種植區域,特別是溫室,需要確保清除溫室內及周邊雜草,保持清潔。

此外,在使用基質的過程中,需要定期關注基質和植物的狀態。用設備檢測基質的pH值和EC值,也可以寄送樣品去專業的獨立實驗室。如有疑問,立刻諮詢基質生產商,詳細瞭解產品特性、各項指標及使用說明。

不大也不小,扛拿背150L實惠剛剛好

園藝是個“力氣活”,設計、翻地、土改、播種、養護,一年需要有好幾個巡迴。我不止一次聽花友們說自己是女漢子,扛著一大包的泥炭(維特泥炭250L包裝,重量45-50kg,是大包裝大實惠的重量級產品)上上下下。內心的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關愛自己,關愛鄰居,關愛愛花的你。維特泥炭壓縮包裝150L,來了!不大也不小,還是實惠的價格,還是壓縮的味道。打開一包,夠用又好。不夠可以再購啊!拎的起來,扛了就走,能抱能拖能帶走!

親愛的花友們,想要get更多這方面的知識,請持續關注虹越園藝家頭條號/虹越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