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沒有銅臭,只有積澱,鎮江有座千年古鎮

在江蘇鎮江,有一座知名度算不上特別高,卻別有味道的悠久古城。

鎮江市區並不大,遊覽過金山寺,步行20多分鐘,穿越一段鄉村風情的街道,漸漸地,路邊熱鬧了起來,在一個不經意的轉角,我們進入了一片青灰色明清建築群中,青紅色方磚鋪就的石板路很有代入感,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幾十年前,剛剛的金山寺之行已經拋到腦後。

原來,從那一個岔路開始,我們便已來到了西津渡古街。

西津渡古街是鎮江文物古跡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區,是鎮江歷史文化名城的“文脈”所在。

從三國時期起,西津渡就是著名的長江渡口,自唐朝以來更是成為了漕運重鎮和咽喉要道,西津渡是當時通往江北的唯一渡口,是兵家必爭之地,其地位之重要,不亞於如今的上海港、天津港。

相傳元朝時義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 · 波羅從揚州到鎮江來,便是在西津渡登岸的。

沿古街一路往東,街道兩邊鱗次櫛比的兩層小樓把我們帶回到那笙歌曼舞的年代。

古街上的建築多為明清遺跡。磚木結構的窗欄全部漆成了朱紅色,那錯落有致的兩層小樓,

那翹閣飛簷,窗上的雕花、斑駁的櫃檯,那杉木的十板門,無不向我們娓娓訴說著“千年古渡,千年老街”的滄桑。

西津渡古街中有數十處文物古跡,一不留神,或許你腳下的路便是千年古道。

在古街的中心地段,有“昭關石塔”。這是全國唯一保存完好的元代過街喇嘛塔。昭關石塔因其外形像一隻瓶子,又稱“瓶塔”。相傳為三國時孫權與劉備聯姻時所建,當年稱之為“石瓶”。

西津渡背靠百余米高的雲臺山,從山腳下沿石階緩步而上,古街風情盡收眼底,如果天氣晴朗,不僅北面的長江,甚至可以與揚州隔江相望。

古鎮中央有座附在水面上的舞臺,每逢重要節假日等特殊日子,這裡都會有隆重的演出。

而此時,在乾冰生成的白煙籠罩下,朱紅色的舞臺神秘動人。

大理古城有800餘年的歷史,西塘古鎮自西元16世紀興盛,爭議不斷的麗江古城宋朝後期方才出現……而歷史沉澱遠比這些古城更為深厚的西津渡古鎮,卻在時代的更迭中不溫不火,就這樣靜靜的存在著。或許你會抱怨這裡的吃喝玩樂選擇不夠多,感慨旅遊業發展有待完善,但也正因為如此,才使西津渡遠離了商業,遠離了銅臭,在浮躁的社會中依然保留著原本的那份自然。

鍋蓋面與肴肉堪稱鎮江的兩大特色美食,然而面對鎮江,尤其是西津渡古街上遍佈的麵館與包裝零售的肴肉,總還是會犯難。不知道吃哪家好,也不知道肴肉要怎麼樣才好吃,成品包裝買回家固然方便親朋一起享用,然而卻也失去了在當地品特色的樂趣。

還好,一家又一家的錯過後,終於還是等到最著名的這家鍋蓋面。

央視美食節目曾到訪顯然是這裡最大的賣點。如何在高度同質化的市場中贏得商戰,靠的就是品牌和服務。無論是網路上的真實評價,還是現場攤位旁熱鬧的景象,都說明這裡絕對值得一吃。

一直不明白所謂鍋蓋面到底是個啥意思,原來鍋蓋面的得名源於烹飪方法。大廚將小鍋蓋放在鍋裡,漂在水上,既不讓湯溢出來,又透氣,故而得名鍋蓋面,這樣煮熟的麵條筋道有嚼勁。

鍋蓋面所用的麵條跟日常的有所不同,是“跳面”,跳面就是把揉好的面放在案板上,操作人員坐在竹杠一端。另一端固定在案板上,上下跳動,如此反復擠壓成薄薄的面皮再切成麵條。

如此一碗地道的鍋蓋面,再配上一塊晶瑩剔透鹹香美味的肴肉,簡直大滿足啊!

有歷史、有美景、有佳餚,如此鎮江,古韻西津渡,叫人怎能不愛。

朱紅色的舞臺神秘動人。

大理古城有800餘年的歷史,西塘古鎮自西元16世紀興盛,爭議不斷的麗江古城宋朝後期方才出現……而歷史沉澱遠比這些古城更為深厚的西津渡古鎮,卻在時代的更迭中不溫不火,就這樣靜靜的存在著。或許你會抱怨這裡的吃喝玩樂選擇不夠多,感慨旅遊業發展有待完善,但也正因為如此,才使西津渡遠離了商業,遠離了銅臭,在浮躁的社會中依然保留著原本的那份自然。

鍋蓋面與肴肉堪稱鎮江的兩大特色美食,然而面對鎮江,尤其是西津渡古街上遍佈的麵館與包裝零售的肴肉,總還是會犯難。不知道吃哪家好,也不知道肴肉要怎麼樣才好吃,成品包裝買回家固然方便親朋一起享用,然而卻也失去了在當地品特色的樂趣。

還好,一家又一家的錯過後,終於還是等到最著名的這家鍋蓋面。

央視美食節目曾到訪顯然是這裡最大的賣點。如何在高度同質化的市場中贏得商戰,靠的就是品牌和服務。無論是網路上的真實評價,還是現場攤位旁熱鬧的景象,都說明這裡絕對值得一吃。

一直不明白所謂鍋蓋面到底是個啥意思,原來鍋蓋面的得名源於烹飪方法。大廚將小鍋蓋放在鍋裡,漂在水上,既不讓湯溢出來,又透氣,故而得名鍋蓋面,這樣煮熟的麵條筋道有嚼勁。

鍋蓋面所用的麵條跟日常的有所不同,是“跳面”,跳面就是把揉好的面放在案板上,操作人員坐在竹杠一端。另一端固定在案板上,上下跳動,如此反復擠壓成薄薄的面皮再切成麵條。

如此一碗地道的鍋蓋面,再配上一塊晶瑩剔透鹹香美味的肴肉,簡直大滿足啊!

有歷史、有美景、有佳餚,如此鎮江,古韻西津渡,叫人怎能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