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農村孩子吃過最好吃的幾種野生水果,酸酸甜甜要多少有多少

受地形、氣候因素的影響,在贛南山區生長著很多的野生水果,這些果子大多是喜溫暖和濕潤的氣候,即使是少量摘種果殼掉落之後散播開,繁殖能力超強。

不得不說的就是李子,

這種李子最苦澀,野生的比較多很少人會去種,個頭比較小,成熟後還帶有一股澀味,老家有各種各樣的李子樹小時候村裡有都是摘了玩,而在大城市卻要十幾塊錢一斤。

屬於贛南的野果,都有一個特點大多數都是帶酸味保存時間不長,此種果子果樹巨大一顆果樹可以撿幾筐,

只有掉落了才會吃幾顆,外表漂亮但因為酸而掉落一地很少有人吃,但是做出的酸棗糕卻要幾十塊一斤。

拐棗,同樣有一個特點果樹大果實多,到了冬季果實成熟之後會慢慢掉落下來,也是要地上撿的才好吃,

大多數都要在家防一段時間才不會有澀味,成熟後的果實有酒的味道,如今市場上水果多,掉滿一地沒人撿了。

在老家,桃樹到處都是,有野生的和人工種植的兩種,人工種植的很多熟了之後就拿到市場上賣,碰到銷路不好的時候果子只有掛在樹上掉,

曾經看過一個果農種了一片桃樹但是沒有銷路一個也沒摘全掉了。

在老家,楊梅都是用來曬乾的,但是野生的楊梅樹實在太多了,只能少量採摘,多了放著易壞,多數的果子都是邊紅邊掉,看著地上的楊梅一地感覺有點可惜。

以前村裡很多人養蠶會種桑樹,也會有野生的果樹,等樹慢慢長大果實會越結越多,但是村裡人都不稀罕,城裡卻賣很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