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上海小學牛氣的家長們,如果你們忽略了這點孩子照樣不成器

家長的攀比近日達到了新高度。一個小學家長在群裡競選家委會,各方家長紛紛亮出嚇人的背景。有海歸,有外企高管,更厲害的還有手中掌管35億資金的基金經理,更是放言:如果誰敢欺負我家寶寶,

讓你們家股票跌停,包括茅臺。

這哪是家委會競選,分明是殺氣騰騰的華山論劍呀。看得我小時候競選班委的心理陰影都犯了!

這個事件之所以刷屏,是因為戳中了家長的焦慮。他們會說,我們這些家長已經夠焦慮了,各種輔導班、各種班裡家長手藝已經夠讓鬧心的。

你們這些牛人家長竟然把攀比拉升到如此高度。人神共憤呀!

其實,這些牛氣家長並非奇葩。普通學校的家長也是各種較量,比才藝,比勤快,比嘴甜……。這所上海學校家長的不同無非是,他們比的牛氣沖天的背景。

很多家長想攀比,只不過沒有這個條件,或者臉皮不夠厚,或者性格不夠開朗而已。

這是一個難堪的實情。我們雖然不想承認。

不過,有一點需要戲精爸媽以及普通爸媽瞭解的就是,爸媽再牛氣再完美,未必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先說兩個真實的故事。

研究生時期的老師,自己是北大外語系教授,老公是經管系教授。背景夠牛了吧。唯一的女兒,從小學到中學,上的都是北京最牛學校,沒有之一。結果呢,連高考都沒勇氣參加,最後拿錢出國混學歷去了。

另一個故事。老師是北京某知名大學副校長,各種教育資源都是最好的。結果,唯一的兒子終於考上了河北某大學。

為什麼呢?

從其他老師那裡側面瞭解了下。原來是父母太優秀了,

每一步都有鋪設好的路。孩子漸漸會認為,他無需努力、無需奮鬥,自然就能得到最好的。於是,在高考這道公平的分水嶺面前,孩子終於見到人生的真相。而別的孩子,早在小升初、中考時就見識到了呀。

還有一部紀錄片《零零後》。裡面有位完美的媽媽,錫坤的媽媽。這位媽媽對孩子足夠寬容,鼓勵孩子的探索。她甚至允許孩子在家生火燒麵條,僅僅為了讓孩子觀察。

按說,

這樣的媽媽一定會有勇敢的孩子。恰恰相反,孩子膽小甚至有點自閉。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媽媽很焦慮,她可以對孩子的探索保持寬容,但內心對孩子沒有放手。

舉個例子,已上中學的錫坤外出參加夏令營,媽媽把他每天要穿的衣服一套套裝好,遙控指揮他換衣服。

說到底,這位媽媽看似完美,盡力去做完美,但內心不相信孩子。孩子成了父母手中的風箏和木偶。

孩子是最敏感的,而且同媽媽心有靈犀。媽媽如果不相信我足夠強大,那我就表現得弱小;媽媽如果不相信我足夠勇敢,那我就用膽怯來回應……

上海小學家長之所以要亮出牛氣的背景,是因為害怕孩子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可是他們忽略了一點,父母不可能保護孩子一輩子。這種保護剝奪了孩子感知真實生活的權利,剝奪了他們練習適應社會的能力。

所以,吐槽歸吐槽,在圍觀那些牛氣家長的同時,我們這些普通家長也該反思下。你還為自己平凡的背景而覺得對不住孩子麼?

孩子是最敏感的,而且同媽媽心有靈犀。媽媽如果不相信我足夠強大,那我就表現得弱小;媽媽如果不相信我足夠勇敢,那我就用膽怯來回應……

上海小學家長之所以要亮出牛氣的背景,是因為害怕孩子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可是他們忽略了一點,父母不可能保護孩子一輩子。這種保護剝奪了孩子感知真實生活的權利,剝奪了他們練習適應社會的能力。

所以,吐槽歸吐槽,在圍觀那些牛氣家長的同時,我們這些普通家長也該反思下。你還為自己平凡的背景而覺得對不住孩子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