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走近“90後”殯葬人群體:熱愛生活的年輕“擺渡人”

清明時節,西湖晴好,行道樹已紛紛染上了新綠。

杭州的西溪路,

上班的人流裡,多是年輕人。漸往西去,著裝時尚亮麗的白領族,紛紛湧進沿線創業園區;過了龍駒塢, 行色匆匆的人群中,多了一些全黑著裝的姑娘小夥, 一到上班地點,便收斂起笑容,神情肅穆。

他們,正是人們口中的“90後”殯葬人。在浙江,這個群體有上千人,約占全省殯葬行業總人數的十分之一。

不過二十出頭,他們總是青春逼人,但每天的工作,卻是經歷著不同的生離死別,

見的最多是生命如何走向終點,做的最多是讓生命更有尊嚴地告別。

走近這一群體,記者發現,在這個常常被人忌諱、敬而遠之的行業裡,這群長輩稱為“任性、自我”的“90後”,卻生動詮釋著年輕一代的責任與擔當。他們身上,既有同齡人的愛自由、小叛逆,更有面對生活的從容、職業的進取和理想的執著。

選擇——

長輩眼中的叛逆

他們內心的堅守

90年的方閩男,和他母親之間,

整整“冷戰”了半年。

“給她打電話,她都不接的。”那是2009年下半年,在福建農村長大的方閩男,高中畢業後報考了重慶城市管理學院,就讀現代殯儀技術與管理專業。對於一輩子務農的母親而言,兒子的這一選擇,不啻是一次徹底的“叛逆”。

其實,這次選擇,和母親的一句玩笑話不無關係。高考後,方閩男在家中糾結於專業選擇,“我媽當時說,要麼去做殯葬行業好了。”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方閩男說,“一開始緣於好奇,慢慢瞭解之後,心裡早已沒有懼怕,只剩敬畏。”

戴著黑框眼鏡,帽子、口罩遮住了大半張臉,淺藍色工作服和長筒靴一穿就是一整個晝夜。據說老杭州的習俗,習慣選擇農曆單日辦喪事。在杭州市殯儀館採訪方閩男那天就遇上了,一天裡殯葬車不停出入,接收遺體、錄入資訊、家屬溝通……值班的方閩男忙得一刻也停不下來。

午餐時,方閩男匆匆扒了幾口飯。

脫下工作服的他,穿著黑色西裝,十分精神幹練。他也是館內最年輕的入殮師,談吐間透著“90後”的活力與自信。他和記者說,今天還不算非常緊張,“最忙的時候,我和同事們一天接收近百名逝者。”“任何一份職業都需要從業者,既然別人能做好,我為什麼不行?”憑著這份熱愛和敬畏,方閩男一次次給母親做思想工作,終於緩和了母子關係。

近20年來,長沙、武漢、重慶、北京等多地職業學校開設殯葬專業。

由於專業相對冷門、就業前景不錯,加上年輕人對於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和更加包容的態度,越來越多的畢業生開始踏入這一行當。

今年24歲的張夢月,是台州市殯儀館唯一的女入殮師,2014年畢業於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於她而言,入行,源於一次偶然。

高中畢業時,一位朋友告訴她,當入殮師,送逝者“人生最後一程”,是一件積德行善的好事。“如果沒人去做,誰去安慰悲慟的逝者親人?”這句話深深地打動了張夢月的心。畢業時,儘管不少同學選擇轉行,張夢月仍然選擇堅守。得知南方有更好的專業技術,她便隻身來到浙江。

“我知道很多人忌諱這個行業,同學們轉行的原因,無非是擔心朋友不理解,害怕不好找對象。”張夢月說,內心已經認定了這條路,一定會堅持走下去,終究會有大家理解我們的一天。

踐行——

既保有率真個性

也展現熱情擔當

入行近一年來,台州殯儀館實習入殮師王琪的腦海中,時常會浮現一位年輕媽媽失聲痛哭的場景。

去年底,還在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讀大三的王琪,到重慶一家殯儀館實習。一日,殯葬車送來一名交通事故遇難的小女孩, 已辨不出曾經乖巧可愛的模樣,年輕的媽媽抱住女兒的遺體,數次哭到昏厥。

“我能為她做點什麼?”看著極度悲傷的年輕媽媽,王琪這樣問自己。按照當地風俗,小女孩遺體火化後的告別儀式十分簡單:三鞠躬、默哀、禮畢。“給小女孩辦一個獨特的告別儀式吧,也許她媽媽會好受些。”王琪冒出這樣的想法。

說幹就幹,年輕就有激情。王琪和同事一起,搜集小女孩的生活照片,在殯儀館告別廳中間,佈置出一面照片牆,四周掛滿了小女孩生前最喜歡的氣球、玩具等裝飾。生的故事都與愛緊緊相連,每一位前來悼念的親友,經過照片牆時,都不禁佇足長留……年輕的媽媽含著淚水,向王琪道謝,“謝謝你,我只當寶貝睡著了……”

10年前,杭州殯儀館開始引入臨終關懷服務,承接告別儀式,緬懷逝者。如今,館內的禮儀出殯隊共有19人,幾乎清一色的“90後”。

“90後”,曾是飽受爭議的群體。然而,在殯葬這個傳統行業裡,這群年輕人卻默默用行動展現著新生代的風采。“與20年前相比,如今,有更多的年輕人願意加入殯葬行業,他們熱情又好學,敢於創新、幹勁十足。”杭州殯儀館服務中心副科長韓彬樂說。

接觸日漸增多,韓彬樂越來越發現,新生代正給殯葬業注入全新的活力。一起觀摩國外殯葬影像資料時,這群“90後”非常注重細節,頗“專業主義”。“比如向遺體鞠躬的姿勢,保持的時間,他們力求精緻精准,非常專業,常常要研究、討論很久。”

“殯葬這個職業,和醫生很像。”張夢月說,“有時是治癒,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辦好每一個葬禮,既是幫助逝者尊嚴地走完人生,也是在為生者服務。

思考——

見過的死亡越多

我就越熱愛生活

每逢工作日,方閩男幾乎都與逝者獨處。入行多年,曾是莽撞少年的他,性格沉穩了不少。告別了第一次值夜班被貓叫嚇哭的驚惶,不再因“社交恐懼”不敢交朋友,旁人的不解已無法困擾自己的內心。

熱愛戰勝了恐懼,平和消解了困惑。如今,方閩男已有了幸福的小家庭,他自信、開朗,經常侃侃而談,還與一些逝者親友成為忘年交。

時間最長的一次,一名車禍遇難的逝者肢體支離破碎,方閩男與同事一起,防腐、整容、換衣、化妝,足足花了兩天。無論是怎麼樣的逝者,方閩男說,“送別的是一個生命,是一個過去。”他總是一視同仁,悉心服務。親友告別前見到的逝者,都如沉睡般安詳。

2015年,父親晚期肝癌去世,方閩男請假回鄉,親自為父親入殮。述說這段往事時,方閩男屢屢濕了眼眶,“既然生命如此短暫、脆弱,想想如何好好活著,才是更要緊的事。”

也許是見過太多生死別離,很多“90後”殯葬師,開始對生命的意義,有了全新的認識和思考。

杭州殯儀館有11個大小不一的告別廳,每每哀樂奏響,逝者與親友最後的告別後,由禮儀出殯隊送往最後一站——火化間。

24歲的張子建,是禮儀出殯隊的一員。每天,同一首哀樂,要聽數十次。從告別廳到火化間,不過短短兩三百米的路程,他和同事6人要抬著靈柩走十多分鐘。他們神情肅靜、專注,陪伴逝者走完最後一程。

方閩男說,自己不止一次想過,當有一天自己躺在棺木中時,告別親友作別人生的場景。去年12月,他受浙江大學學生會邀請,做了一場有關生命主題的講座。方閩男嘗試讓大學生們體驗一場“告別儀式”:閉上眼睛,想像自己在即將離開告別廳、去往火化間的路上,“這十分鐘,你會想些什麼?如果你不會流淚,說明你這一生沒有白過;假如流淚了,尊重生命、珍惜時光吧,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去做。”

“這場體驗,觸及靈魂。”20歲的浙大學生陳俞皓對講座上的“告別儀式”印象極深,“沒有對生命的思考,我們就很容易迷惘,受困於瑣碎與平庸中。”

花開自有凋謝時,生命總會走向終點。方閩男說,每天清晨睜開雙眼,是最幸福的時候,“沒有什麼比活著更美好了。”

誰去安慰悲慟的逝者親人?”這句話深深地打動了張夢月的心。畢業時,儘管不少同學選擇轉行,張夢月仍然選擇堅守。得知南方有更好的專業技術,她便隻身來到浙江。

“我知道很多人忌諱這個行業,同學們轉行的原因,無非是擔心朋友不理解,害怕不好找對象。”張夢月說,內心已經認定了這條路,一定會堅持走下去,終究會有大家理解我們的一天。

踐行——

既保有率真個性

也展現熱情擔當

入行近一年來,台州殯儀館實習入殮師王琪的腦海中,時常會浮現一位年輕媽媽失聲痛哭的場景。

去年底,還在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讀大三的王琪,到重慶一家殯儀館實習。一日,殯葬車送來一名交通事故遇難的小女孩, 已辨不出曾經乖巧可愛的模樣,年輕的媽媽抱住女兒的遺體,數次哭到昏厥。

“我能為她做點什麼?”看著極度悲傷的年輕媽媽,王琪這樣問自己。按照當地風俗,小女孩遺體火化後的告別儀式十分簡單:三鞠躬、默哀、禮畢。“給小女孩辦一個獨特的告別儀式吧,也許她媽媽會好受些。”王琪冒出這樣的想法。

說幹就幹,年輕就有激情。王琪和同事一起,搜集小女孩的生活照片,在殯儀館告別廳中間,佈置出一面照片牆,四周掛滿了小女孩生前最喜歡的氣球、玩具等裝飾。生的故事都與愛緊緊相連,每一位前來悼念的親友,經過照片牆時,都不禁佇足長留……年輕的媽媽含著淚水,向王琪道謝,“謝謝你,我只當寶貝睡著了……”

10年前,杭州殯儀館開始引入臨終關懷服務,承接告別儀式,緬懷逝者。如今,館內的禮儀出殯隊共有19人,幾乎清一色的“90後”。

“90後”,曾是飽受爭議的群體。然而,在殯葬這個傳統行業裡,這群年輕人卻默默用行動展現著新生代的風采。“與20年前相比,如今,有更多的年輕人願意加入殯葬行業,他們熱情又好學,敢於創新、幹勁十足。”杭州殯儀館服務中心副科長韓彬樂說。

接觸日漸增多,韓彬樂越來越發現,新生代正給殯葬業注入全新的活力。一起觀摩國外殯葬影像資料時,這群“90後”非常注重細節,頗“專業主義”。“比如向遺體鞠躬的姿勢,保持的時間,他們力求精緻精准,非常專業,常常要研究、討論很久。”

“殯葬這個職業,和醫生很像。”張夢月說,“有時是治癒,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辦好每一個葬禮,既是幫助逝者尊嚴地走完人生,也是在為生者服務。

思考——

見過的死亡越多

我就越熱愛生活

每逢工作日,方閩男幾乎都與逝者獨處。入行多年,曾是莽撞少年的他,性格沉穩了不少。告別了第一次值夜班被貓叫嚇哭的驚惶,不再因“社交恐懼”不敢交朋友,旁人的不解已無法困擾自己的內心。

熱愛戰勝了恐懼,平和消解了困惑。如今,方閩男已有了幸福的小家庭,他自信、開朗,經常侃侃而談,還與一些逝者親友成為忘年交。

時間最長的一次,一名車禍遇難的逝者肢體支離破碎,方閩男與同事一起,防腐、整容、換衣、化妝,足足花了兩天。無論是怎麼樣的逝者,方閩男說,“送別的是一個生命,是一個過去。”他總是一視同仁,悉心服務。親友告別前見到的逝者,都如沉睡般安詳。

2015年,父親晚期肝癌去世,方閩男請假回鄉,親自為父親入殮。述說這段往事時,方閩男屢屢濕了眼眶,“既然生命如此短暫、脆弱,想想如何好好活著,才是更要緊的事。”

也許是見過太多生死別離,很多“90後”殯葬師,開始對生命的意義,有了全新的認識和思考。

杭州殯儀館有11個大小不一的告別廳,每每哀樂奏響,逝者與親友最後的告別後,由禮儀出殯隊送往最後一站——火化間。

24歲的張子建,是禮儀出殯隊的一員。每天,同一首哀樂,要聽數十次。從告別廳到火化間,不過短短兩三百米的路程,他和同事6人要抬著靈柩走十多分鐘。他們神情肅靜、專注,陪伴逝者走完最後一程。

方閩男說,自己不止一次想過,當有一天自己躺在棺木中時,告別親友作別人生的場景。去年12月,他受浙江大學學生會邀請,做了一場有關生命主題的講座。方閩男嘗試讓大學生們體驗一場“告別儀式”:閉上眼睛,想像自己在即將離開告別廳、去往火化間的路上,“這十分鐘,你會想些什麼?如果你不會流淚,說明你這一生沒有白過;假如流淚了,尊重生命、珍惜時光吧,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去做。”

“這場體驗,觸及靈魂。”20歲的浙大學生陳俞皓對講座上的“告別儀式”印象極深,“沒有對生命的思考,我們就很容易迷惘,受困於瑣碎與平庸中。”

花開自有凋謝時,生命總會走向終點。方閩男說,每天清晨睜開雙眼,是最幸福的時候,“沒有什麼比活著更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