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漲知識|二十四個小時都懂,那麼十二時辰呢?

古時候,人們將一晝夜劃分成十二個時段,每一個時段叫一個時辰,一個時辰剛好是今天的兩個小時。

從西周起,人們就為每個時辰取了優雅別致的名字,又以地支來表示。

每個時辰名,

或描繪了天地間一景,或是闡明起居作息的道理。

子時

23:00-1:00

夜半,是今明兩天的臨界點,又名子時、子夜、中夜,意為孕育。夜半為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古曆分日,起於子半”,此時的天空,像嬰兒的眼眸,黑得純粹,人早已歇下,老鼠會悄悄出洞活動。

夜半,

宜睡眠,忌熬夜。睡眠是培植元氣的最好方式。側睡、曲足讓血液歸心,以獲安寧。不要胡思亂想,這禦氣調神的法寶。

夜半人的氣血都已降到最低值,現在睡覺,是為了補上一整天的能量。所以,這時不要熬夜。

丑時

1:00-3:00

丑時,又稱雞鳴、荒雞。醜是“扭”的本字,此時天地間似有一雙大手,

正把夜幕與白天互相扭轉。此時,守時的公雞發出清啼,棚戶裡的牛

寅時

3:00-5:00

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平旦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孟子,告子上》中說“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這是我們所見到的“平旦”一詞的最早用例。

此時,太陽雖還未出地平線,但遙遠的天際處早已顯現一線生機,老虎也蠢蠢欲動,是為寅時。

平旦,熬過了黑暗,終於要迎來晨光,這天濛濛亮的時刻,屬於所有堅持著、飽含希望的人。

卯時

5:00-7:00

卯時,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日出這個詞最初見於《詩經·檜風·羔裘》:“日出有曜,羔裘如濡。”這是告訴我們,要日出而作。在古代,官員們在這時要上早朝、清點人數,

稱為“點卯”。

此時節,人們要注意:“見晨光,量寒溫穿衣服,起坐明窗下,進百滾白湯一甌,櫛發百下,使疏風散火,明目去腦熱。”意思是晨光初露,宜起床。看天氣寒暖穿衣。起床後,坐在明亮的窗戶下,喝一杯白開水。梳頭發百餘下,可疏風散火,明目去腦熱。

辰時

7:00-9:00

辰時,又名食時、早食等,這是吃早餐的時候。辰時,也是神話中的群龍行雨時。此時,“早宜粥,宜淡素,飽摩腹,徐行五六十步”,早餐宜喝粥,宜淡素、吃飽後徐徐行走五六十步,邊用手摩挲肚子,另外要“就事歡然,勿以小故動氣”,要心情愉悅地開始做事,不要為一些小事動氣。

巳時

9:00-11:00

巳時,又稱隅中、日禺等,《淮南子·天文訓》中有雲“日出於暘穀,……至於桑野,是謂晏食;至於衡陽,是謂隅中;至於昆吾,是謂正中。”

臨近中午,豔陽當空,蛇正潛伏在草叢中,是為巳時。這會兒,是我們一天中的第一個黃金時刻,工作效率最高。所以,要保持最飽滿的精神狀態,做最重要的事。

午時

11:00-13:00

午時,即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此時,太陽正運行到天宇之中,光線最強烈,陽氣達到頂點,陰氣將慢慢增加。相傳這時候,動物們都躺著休息,只有馬還是站著的,所以午時是屬於馬的。

上古時候,午時是人們去集市交易的時間,“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此時是午餐時間,要吃得美,吃完走上百步。飯後用手摩腹,再按摩腰背部的腎俞,讓腰和肚子都熱起來,脾和腎運動有序。再適當喝點茶水,但不要過多。

未時

13:00-15:00

未時,即日仄,又名日昳、日跌等。過了正午,太陽開始偏西了。這時的太陽位置,與隅中是相對的。日中時人們會有些困沌,但日仄時,人們要從困沌中醒來,慢慢調整,這是一天中的第二個黃金時刻,要抓住時機,高效地工作。

申時

15:00-17:00

申時,即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淮南子·天文訓》裡曾說,“(日)至於悲穀,是謂晡時。”今人一日三餐,但秦漢時期,人們一天只吃兩頓飯,對於古人來說,這是第二次吃飯的時候。據說這時猴子的叫聲最為清亮,是為申時。

古人常常以一個“晡”字,代替晡時。杜甫會在這時散步,“整履步青蕪,荒庭日欲晡。”白居易也說,“但惜春將晚,寧愁日漸晡。”別愁日光西斜,而是要享受這大好時光。

酉時

17:00-19:00

酉時,又名日入、日落、日沉等,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這是白天進入黑夜的標誌。日入,人們開始收工返家,雞開始歸巢,飛鳥也回到了叢林裡的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日入時,“宜晚餐勿遲,量饑飽勿過”。

戌時

19:00-21:00

戌時,即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

黃昏是安靜的時段,此時自己可安靜的讀書或做任何自己喜歡的事,享受一天中最後的愜意。晚上,熱水泡腳,引火氣下行,驅除濕氣。

亥時

21:00-23:00

亥時,又名定昏等,這是一晝夜的最後一個時辰。據說這時候豬睡得最香甜,發出鼾聲最響亮,是為亥時。人定,也是人靜,這時候應該安撫心情,切勿心浮氣躁,好好休息。

巳時,又稱隅中、日禺等,《淮南子·天文訓》中有雲“日出於暘穀,……至於桑野,是謂晏食;至於衡陽,是謂隅中;至於昆吾,是謂正中。”

臨近中午,豔陽當空,蛇正潛伏在草叢中,是為巳時。這會兒,是我們一天中的第一個黃金時刻,工作效率最高。所以,要保持最飽滿的精神狀態,做最重要的事。

午時

11:00-13:00

午時,即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此時,太陽正運行到天宇之中,光線最強烈,陽氣達到頂點,陰氣將慢慢增加。相傳這時候,動物們都躺著休息,只有馬還是站著的,所以午時是屬於馬的。

上古時候,午時是人們去集市交易的時間,“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此時是午餐時間,要吃得美,吃完走上百步。飯後用手摩腹,再按摩腰背部的腎俞,讓腰和肚子都熱起來,脾和腎運動有序。再適當喝點茶水,但不要過多。

未時

13:00-15:00

未時,即日仄,又名日昳、日跌等。過了正午,太陽開始偏西了。這時的太陽位置,與隅中是相對的。日中時人們會有些困沌,但日仄時,人們要從困沌中醒來,慢慢調整,這是一天中的第二個黃金時刻,要抓住時機,高效地工作。

申時

15:00-17:00

申時,即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淮南子·天文訓》裡曾說,“(日)至於悲穀,是謂晡時。”今人一日三餐,但秦漢時期,人們一天只吃兩頓飯,對於古人來說,這是第二次吃飯的時候。據說這時猴子的叫聲最為清亮,是為申時。

古人常常以一個“晡”字,代替晡時。杜甫會在這時散步,“整履步青蕪,荒庭日欲晡。”白居易也說,“但惜春將晚,寧愁日漸晡。”別愁日光西斜,而是要享受這大好時光。

酉時

17:00-19:00

酉時,又名日入、日落、日沉等,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這是白天進入黑夜的標誌。日入,人們開始收工返家,雞開始歸巢,飛鳥也回到了叢林裡的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日入時,“宜晚餐勿遲,量饑飽勿過”。

戌時

19:00-21:00

戌時,即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

黃昏是安靜的時段,此時自己可安靜的讀書或做任何自己喜歡的事,享受一天中最後的愜意。晚上,熱水泡腳,引火氣下行,驅除濕氣。

亥時

21:00-23:00

亥時,又名定昏等,這是一晝夜的最後一個時辰。據說這時候豬睡得最香甜,發出鼾聲最響亮,是為亥時。人定,也是人靜,這時候應該安撫心情,切勿心浮氣躁,好好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