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學習研究《周易》需要哪些參考書?

文 / 郭彧

轉述 / 魚小姐

選自郭彧《答周易初學者100問》

韓愈在《師說》裡面說: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

有些參考書就起到了“老師”的作用,

特別是有自學能力者,多備一些必要的參考書, 應該是當務之急。

據我個人的體會,應該首先閱讀《周易》本文,甚至應該先讀《易傳》。身邊要預備一本陸德明的《經典釋文·周易音義》和一本《康熙字典》。 初學者一定不要亂看雜書,

也不必迷信個別“權威”,更不要被一些信口開河胡亂講解 《周易》的人誤導。

《周易》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明白道理的人才是具有智慧的人。 如今有些人在忽悠“周易的智慧”,我們可以說作《易》者具有大智慧,而《周易》裡面講的卻是大道理,況且“智慧”也不是什麼人一講你就可以獲得的。

更有意思的是還有人忽悠“《周易》真的很容易讀”、“周易裡面只講三個字”等等,即使“讀書破萬卷”的人也不敢 說這樣的大話啊!

為什麼筆者特別提醒初學者不要先去讀《周易本義》和《易學啟蒙》這兩本書?

這是因為筆者在二十多年前初涉《周易》的時候有些急於求成。有誰不想追求“本義”,有誰不想脫去蒙昧?於是“顧名思義”研讀了這兩本書。結果是三年方能“入於其內”,又五年方得 “出於其外”。實在是走了一段彎路之後,發自肺腑對初學者的忠告。

預備《康熙字典》的理由就不必說了,但是一些小學功夫的書籍,如《說文解字》、《爾雅》等也應該放在座右。特別推薦陸德明《周易音義》的理由顯然可見,《周易》裡面的某些字的音義是不可混亂的。

北宋程頤在《與金堂謝湜書》裡面說,讀《易》應該先讀王弼、胡瑗、王安石三家。

今王弼《周易注》與胡瑗《周易口義》均可得見,

可惜王安石的易學著作已經失傳了(在《臨川文集》中可以見到部分內容)。筆者同意程頤的推薦,如果有所補充的話,還應該讀孔穎達的《周易正義》和南宋初年刻本《周易注疏》(此善本原藏日本足利學校,為日本國寶級藏書。筆者已經從日本重金購得再造本,並且再造百部分送國內百所大學圖書館,又上海古籍出版社已經出版筆者的《南宋初刻本周易注疏校勘記》一書)。

書單如下:

1、《周易》

2、陸德明《經典釋文·周易音義》

3、《康熙字典》

4、《爾雅》

5、《說文解字》

6、王弼《周易注》

7、胡瑗《周易口義》

8、孔穎達的《周易正義》

9、南宋初年刻本《周易注疏》

免費名師視頻課、專業易經排盤工具,都在易先生APP,下載即可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