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頭條|“螞蜂窩”也在劫難逃 凸顯OTA平臺通病

近日,線上旅遊被推至風口浪尖,一度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作為生活服務的一個重要板塊,線上旅遊中涉及的利益更加被消費者看重。前幾日,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別對同程、藝龍、飛豬等線上旅遊平臺進行了調查。

今天,我們將對另一家線上旅遊平臺——螞蜂窩進行調查分析。

螞蜂窩旅行網是一家創立於2006年的自由行服務平臺,從2010年正式開始公司化運營。螞蜂窩的景點、餐飲、酒店等點評資訊均來自數千萬使用者的真實分享,

每年幫助過億的旅行者制定自由行方案。

據中國電子商務投訴與維權公共服務平臺受理的投訴量表明:2017年上半年全國TOP20熱點投訴生活服務電商中,去哪兒20.65%、“飛豬”19.93%、美團14.72%、餓了麼10.05%、攜程8.62%、摩拜單車7.54%、百度糯米6.10%、易到用車3.23%、大眾點評2.33%、同程旅遊1.44%、螞蜂窩1.08%、途牛旅遊0.90%、藝龍旅行0.90%、阿卡索外教網0.90%、百度快行0.54%、發現旅行0.18%、窮遊網0.18%、百合網0.18%、洗衣邦0.18%、滴滴出行0.18%。

線上旅遊成為用戶投訴的“重災區”。

市場火爆背後伴隨投訴的增多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佈《2017年(上)中國電子商務市場資料監測報告》顯示,2017年上半年中國線上旅遊市場交易規模約3532億元,

線上旅遊市場規模呈現平穩上升的良好趨勢。

“螞蜂窩”捆綁搭售行為表現尚佳

通過對“螞蜂窩”網站的捆綁搭售現象進行簡單分析發現,相較於其他線上旅遊平臺,“螞蜂窩”的情節相對較輕。增值服務只有航空意外險以及航空組合險,

其中預設選中航空意外險,其行為在接受度內。

儘管“螞蜂窩”的捆綁搭售行為不明顯,但在其他方面的表現仍需改進。

典型問題一:“螞蜂窩”平臺存在虛假宣傳

據中國電子商務投訴與維權公共服務平臺收到的投訴資訊顯示,冉女士在螞蜂窩3.18大促活動中下訂單後發現和昨天為搞活動的價格一致。

後打電話諮詢客服,客服反而怪用戶沒瞭解清楚活動,還一直說是客戶的問題。說他們之前的價格已經是打完折扣的價格,現在打7折是在酒店最高指導價的基礎上打7折,和之前的價格一模一樣。

典型問題二:“螞蜂窩”平臺服務體驗欠佳

服務是生活服務電商最核心的要素,平臺服務的優劣直接影響使用者體驗。顯然,“螞蜂窩”在此方面做的並不完美。朱女士在螞蜂窩預定了9月10日—14日的梅田東天然溫泉多米酒店,並與客服確認已預訂成功。而後服務員告知並沒有相關預訂資訊,故無法入住。為此,朱女士撥打電話給螞蜂窩客戶,多方溝通後,其告知是他們與供應商的網站發生了錯誤,導致其幫我預訂的酒店是另一家。但是螞蜂窩客服告知需自己重新在網上預訂付錢,等回國後再退差價,並且該差價不超過首單房費。

典型問題三:“螞蜂窩”平臺退款難

除了以上存在的問題,螞蜂窩還被曝存在=退款難的問題。張女士在螞蜂窩訂購了巴厘島出行,後因有事於7月19日與預訂商戶協商退款,7月20日退款成功,錢款退至螞蜂窩平臺。此後就陷入了與螞蜂窩客服的拉鋸戰。客服堅持未到退款日期,後又將責任推給銀行,稱銀行卡住款項,但與商戶溝通,商戶表示錢還在平臺手裡,款項至今未退。

通過這幾天的調查發現,目前消費者反映的主要問題集中在“霸王條款”、名不符實、退票費用高等。比如,=出爾反爾,以各種理由搪塞消費者。另外,退票費高也是不少消費者投訴的重點。一些線上旅遊網站的“旅行套餐”改簽費用高,有的甚至不支持退款。

對於線上旅遊平臺出現的問題, 消費者究竟如何才能合法且有效的維護自身權益?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建議消費者做好以下幾點:

一、重視條款的重要性

眼下,很多人選擇線上旅遊產品時,往往只關注價格,對預訂限制、產品說明、委託條款等內容看得並不仔細,導致問題出現時,一下子難以接受,影響了遊玩體驗。曹磊提醒,看中某條旅遊產品後,“預訂須知”應該仔細閱讀三遍,尤其要重點看清楚一些違規和免責條款,再下單預訂,以免事後發生糾紛。

捆綁搭售不全是商家圖利的表現,如果發生一些因不可抗力造成的出行損失,如颱風導致的航班延誤、目的地存在安全隱患等,旅行社作為非責任方,很難對客人給予補償。這時,一份合適的旅行保險,可以幫遊客解決大問題。

三、巧用大型網站的客戶政策

有這樣一些狀況:客人因特殊原因(懷孕、生病、親人去世等)無法出行,航空公司與酒店卻無法免除客人的損失。這時,客人如果選擇是大型旅遊網站,往往可以多得到一重保障。

如攜程網向用戶提供的“六重保障政策”承諾,用戶因自身不能預期或無法控制的特殊原因導致無法出行,如產生退訂損失,攜程確認相關文件證明後,將補償與實際損失等額的禮品卡。

顯然,“螞蜂窩”在此方面做的並不完美。朱女士在螞蜂窩預定了9月10日—14日的梅田東天然溫泉多米酒店,並與客服確認已預訂成功。而後服務員告知並沒有相關預訂資訊,故無法入住。為此,朱女士撥打電話給螞蜂窩客戶,多方溝通後,其告知是他們與供應商的網站發生了錯誤,導致其幫我預訂的酒店是另一家。但是螞蜂窩客服告知需自己重新在網上預訂付錢,等回國後再退差價,並且該差價不超過首單房費。

典型問題三:“螞蜂窩”平臺退款難

除了以上存在的問題,螞蜂窩還被曝存在=退款難的問題。張女士在螞蜂窩訂購了巴厘島出行,後因有事於7月19日與預訂商戶協商退款,7月20日退款成功,錢款退至螞蜂窩平臺。此後就陷入了與螞蜂窩客服的拉鋸戰。客服堅持未到退款日期,後又將責任推給銀行,稱銀行卡住款項,但與商戶溝通,商戶表示錢還在平臺手裡,款項至今未退。

通過這幾天的調查發現,目前消費者反映的主要問題集中在“霸王條款”、名不符實、退票費用高等。比如,=出爾反爾,以各種理由搪塞消費者。另外,退票費高也是不少消費者投訴的重點。一些線上旅遊網站的“旅行套餐”改簽費用高,有的甚至不支持退款。

對於線上旅遊平臺出現的問題, 消費者究竟如何才能合法且有效的維護自身權益?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建議消費者做好以下幾點:

一、重視條款的重要性

眼下,很多人選擇線上旅遊產品時,往往只關注價格,對預訂限制、產品說明、委託條款等內容看得並不仔細,導致問題出現時,一下子難以接受,影響了遊玩體驗。曹磊提醒,看中某條旅遊產品後,“預訂須知”應該仔細閱讀三遍,尤其要重點看清楚一些違規和免責條款,再下單預訂,以免事後發生糾紛。

捆綁搭售不全是商家圖利的表現,如果發生一些因不可抗力造成的出行損失,如颱風導致的航班延誤、目的地存在安全隱患等,旅行社作為非責任方,很難對客人給予補償。這時,一份合適的旅行保險,可以幫遊客解決大問題。

三、巧用大型網站的客戶政策

有這樣一些狀況:客人因特殊原因(懷孕、生病、親人去世等)無法出行,航空公司與酒店卻無法免除客人的損失。這時,客人如果選擇是大型旅遊網站,往往可以多得到一重保障。

如攜程網向用戶提供的“六重保障政策”承諾,用戶因自身不能預期或無法控制的特殊原因導致無法出行,如產生退訂損失,攜程確認相關文件證明後,將補償與實際損失等額的禮品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