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塊絕美的小鏡子,讓每位姑娘都難以抗拒

一個小鏡子,背面看起來、摸上去都是光滑的平面,

卻是用60塊木頭零件,雕成花朵、飛鳥等各種形狀,一塊一塊手工鑲起來的!

小編旁邊的妹子說,“天呐,手工鑲進去的?我還以為是印出來的圖案呢,牛!”

不僅有手作木器的溫度,還有不同木料的色澤帶來的細膩變幻。

鏡子中間有個凸出的鏡鈕,電鍍24k真金,經久不易掉色。

第一次看到它的人,無不被它驚豔到,直呼“好美!”

這種手工藝,是在中國流傳了幾千年的“木鑲嵌技藝”。

唐代八棱銅鏡的背面

小鏡子的式樣借鑒唐代八棱銅鏡,上面的紋樣有“寶相唐花”和“瑞鵲”。

鏡子背面的寶相唐花

畫家常沙娜對敦煌壁畫的臨摹作品

“寶相唐花”來自古老的敦煌壁畫。

花瓣分裡外兩層,外寬內緊,緊密☆禁☆處又疊套花蕊,花蕊密簇花芯,逐層遞進,每個花瓣的頂端有細小分叉。

近看細節豐富,遠看雍容外向、繁茂不亂。

鏡子背面的瑞鵲

唐朝的紫檀木供箱

“瑞鵲” 來自唐朝紫檀木供箱上的裝飾圖案。

寶相:佛教徒對佛像的尊稱,“寶相花”是傳統吉祥紋樣之一,吉祥三寶之一,盛行于中國隋唐時期,有聖潔、端莊、美麗的美好寓意。

瑞鵲:古代人喜歡將喜鵲或飛鳥圖案稱為瑞鵲,取“祥瑞、喜慶”的意思。

鏡子背面的紋樣蘊含著濃厚的東方韻味,古典又靈動。

是每個女生都無法抗拒的精緻禮物!

特惠價319元(廠商指導價499元)

如此精緻、繁瑣的木鑲嵌工藝,源于設計師祁天和他的夥伴們對中國唐朝文化、唐代器物、紋樣的癡迷。

祁天在日本奈良時,去看正倉院2016年度特展,展覽海報上有一把唐代的紫檀木琵琶。琵琶正面是山水人物畫,背面及側面,是有著淺黃色花蕊的四邊花菱紋、有綠色花心的六邊花紋規則排列,天然木材做成,無比精緻耐看。

正倉院,在日本奈良,是日本皇家的寶庫,珍藏著迄今為止種類最豐富、最全面、且最有價值的唐朝寶物、藝術品。平時密不示人,只在每年10~11月期間最乾燥涼爽的兩周裡舉行“正倉院展”。

唐人的木鑲嵌技藝之美,讓祁天感覺“完爆當今國際一線品牌”。

唐代器物、藝術作品中,總有一種高昂的豐沛之美與驚人的創造力,胡人撫琴、寶相蓮花……那時的審美無拘無束,紅、綠、黃等各種顏色,貝殼、螺鈿等各樣材料,都可以做成日用品使用,這讓祁天戀戀不捨。

於是便有了用唐風手法,做一面實用小鏡子的想法。

小鏡子的鑲嵌圖案有兩種配色,顏色靈感來自唐代張萱名作《搗練圖》中的女子衣著。

一種是竹青色,另一種是脂粉色,古雅、靈動、不俗氣。

直徑8.4cm,厚度0.5cm,配以精美的流蘇,拿在手裡特別好看。

既可以像普通小鏡子一樣隨身攜帶,當化妝鏡用。

也能背面朝外擺在桌子上,當作一件藝術品欣賞。

每一隻都有精美包裝,送給親朋好友,是一份無比精緻、獨特的禮物。

特惠價319元(廠商指導價499元)

想法很好,實現起來卻並不容易。

用木鑲嵌工藝做一面小圓鏡,一朵拇指指甲大小的六瓣花,大約需要十五片細小的木料拼成;一面滿工嵌花的鏡子需要60塊木質零件,每一塊木材之間的縫隙精度必須控制在0.1毫米之內,這個精度是純手工難以達到的。

做出一面滿工嵌花木作手鏡一共需要22個流程,194道工序。

● ● ●

選料

每一塊零件都是選用珍貴的純天然木材切割、打磨而成。

瑞鵲、花瓣的白色部分,白色鵲眼木;

花瓣的米色部分,米色白梣木樹瘤;

黑色花芯,煙熏橡木;

花瓣的粉色部分,瑞士梨木;

花瓣的竹青色部分、竹青色底色,都是綠色鵲眼木;

脂粉色底色,粉色白梣木樹瘤。

脂粉色鏡子的邊框是硬楓木,潔白清新。

竹青色鏡子的邊框是楓木外面加一層烏木,悠遠深邃。

風吹日曬讓木材愈加沉穩;經年累月的觸摸、把玩、使用,能讓木材生出油潤的包漿。

● ● ●

切割

沒有現成的專業機械可用。幾個夥伴自己買來做木工的車、銑、刨、鑽等全套工具。

沒有適用於小鏡子零件的加工程式,學晶片製造專業小夥伴自行程式設計,開發了一套程式,這才做到把木頭零件的誤差控制在0.1毫米之內。

不同木料分別切割,個別零件不足1毫米。

● ● ●

鑲嵌

在不到1毫米厚的天然染色木皮上,挖出與紋樣相符的孔槽。

將切割成型的各類木材,一個一個手工鑲嵌到底板的孔槽中,使它嚴絲合縫,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平面。

鑲好的花片和邊框,都要一點點打磨光滑。

邊框剛好能卡在花底周圍,不偏不倚。

鑲嵌一個小鏡子,要經過數十小時手工操作,沒有兩隻完全一模一樣的鏡子。

照人的鏡面平整光滑,不變形、不失真,補妝清清楚楚。

小鏡子的設計師祁天,清華大學建築系畢業,又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建築學專業,還是一個旅行作家;他的好夥伴李煦也是清華大學建築系畢業,又在美國哈佛大學學建築;還有一位夥伴李淵君,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電子工程專業,擅長用現代科技攻克傳統技術難題。

三位常青藤畢業生聯手回國創立“端木良錦”這個品牌,專門做精美小木器。

來自上海的文創品牌“浦poa'”,與“端木良錦”聯合將這面美美的小鏡子帶到一條生活館,分享給大家。

一面小小的鏡子,凝聚著這一代人對中國傳統文化深深的熱愛和不舍。

在讀睡銷售的每一件產品所帶來的收益,都將用在今後讀睡線下詩歌活動上,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祝各位在讀睡玩得愉快。

讀睡小店11.11好物節 年度特惠中

長按下方二維碼進入讀睡小店

進入讀睡小店更有好物節攻略可以查看

▼ 點這裡,帶走這塊絕美的小鏡子

古典又靈動。

是每個女生都無法抗拒的精緻禮物!

特惠價319元(廠商指導價499元)

如此精緻、繁瑣的木鑲嵌工藝,源于設計師祁天和他的夥伴們對中國唐朝文化、唐代器物、紋樣的癡迷。

祁天在日本奈良時,去看正倉院2016年度特展,展覽海報上有一把唐代的紫檀木琵琶。琵琶正面是山水人物畫,背面及側面,是有著淺黃色花蕊的四邊花菱紋、有綠色花心的六邊花紋規則排列,天然木材做成,無比精緻耐看。

正倉院,在日本奈良,是日本皇家的寶庫,珍藏著迄今為止種類最豐富、最全面、且最有價值的唐朝寶物、藝術品。平時密不示人,只在每年10~11月期間最乾燥涼爽的兩周裡舉行“正倉院展”。

唐人的木鑲嵌技藝之美,讓祁天感覺“完爆當今國際一線品牌”。

唐代器物、藝術作品中,總有一種高昂的豐沛之美與驚人的創造力,胡人撫琴、寶相蓮花……那時的審美無拘無束,紅、綠、黃等各種顏色,貝殼、螺鈿等各樣材料,都可以做成日用品使用,這讓祁天戀戀不捨。

於是便有了用唐風手法,做一面實用小鏡子的想法。

小鏡子的鑲嵌圖案有兩種配色,顏色靈感來自唐代張萱名作《搗練圖》中的女子衣著。

一種是竹青色,另一種是脂粉色,古雅、靈動、不俗氣。

直徑8.4cm,厚度0.5cm,配以精美的流蘇,拿在手裡特別好看。

既可以像普通小鏡子一樣隨身攜帶,當化妝鏡用。

也能背面朝外擺在桌子上,當作一件藝術品欣賞。

每一隻都有精美包裝,送給親朋好友,是一份無比精緻、獨特的禮物。

特惠價319元(廠商指導價499元)

想法很好,實現起來卻並不容易。

用木鑲嵌工藝做一面小圓鏡,一朵拇指指甲大小的六瓣花,大約需要十五片細小的木料拼成;一面滿工嵌花的鏡子需要60塊木質零件,每一塊木材之間的縫隙精度必須控制在0.1毫米之內,這個精度是純手工難以達到的。

做出一面滿工嵌花木作手鏡一共需要22個流程,194道工序。

● ● ●

選料

每一塊零件都是選用珍貴的純天然木材切割、打磨而成。

瑞鵲、花瓣的白色部分,白色鵲眼木;

花瓣的米色部分,米色白梣木樹瘤;

黑色花芯,煙熏橡木;

花瓣的粉色部分,瑞士梨木;

花瓣的竹青色部分、竹青色底色,都是綠色鵲眼木;

脂粉色底色,粉色白梣木樹瘤。

脂粉色鏡子的邊框是硬楓木,潔白清新。

竹青色鏡子的邊框是楓木外面加一層烏木,悠遠深邃。

風吹日曬讓木材愈加沉穩;經年累月的觸摸、把玩、使用,能讓木材生出油潤的包漿。

● ● ●

切割

沒有現成的專業機械可用。幾個夥伴自己買來做木工的車、銑、刨、鑽等全套工具。

沒有適用於小鏡子零件的加工程式,學晶片製造專業小夥伴自行程式設計,開發了一套程式,這才做到把木頭零件的誤差控制在0.1毫米之內。

不同木料分別切割,個別零件不足1毫米。

● ● ●

鑲嵌

在不到1毫米厚的天然染色木皮上,挖出與紋樣相符的孔槽。

將切割成型的各類木材,一個一個手工鑲嵌到底板的孔槽中,使它嚴絲合縫,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平面。

鑲好的花片和邊框,都要一點點打磨光滑。

邊框剛好能卡在花底周圍,不偏不倚。

鑲嵌一個小鏡子,要經過數十小時手工操作,沒有兩隻完全一模一樣的鏡子。

照人的鏡面平整光滑,不變形、不失真,補妝清清楚楚。

小鏡子的設計師祁天,清華大學建築系畢業,又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建築學專業,還是一個旅行作家;他的好夥伴李煦也是清華大學建築系畢業,又在美國哈佛大學學建築;還有一位夥伴李淵君,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電子工程專業,擅長用現代科技攻克傳統技術難題。

三位常青藤畢業生聯手回國創立“端木良錦”這個品牌,專門做精美小木器。

來自上海的文創品牌“浦poa'”,與“端木良錦”聯合將這面美美的小鏡子帶到一條生活館,分享給大家。

一面小小的鏡子,凝聚著這一代人對中國傳統文化深深的熱愛和不舍。

在讀睡銷售的每一件產品所帶來的收益,都將用在今後讀睡線下詩歌活動上,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祝各位在讀睡玩得愉快。

讀睡小店11.11好物節 年度特惠中

長按下方二維碼進入讀睡小店

進入讀睡小店更有好物節攻略可以查看

▼ 點這裡,帶走這塊絕美的小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