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從簡·奧斯丁、伍爾夫到普魯斯特、海明威,那些偉大作家的訃告

紀錄片《訃告》,圖右為以《紐約時報》訃告專欄作者們的經歷拍攝的紀錄片《訃告》(Obit)

布魯斯·韋伯在文章中有一句話對“訃告”這種文章作了重要的定論:

訃告是對一個生命做出的最早的結語、是對一個人一生的公開評價,是對值得紀念的東西的判斷。

而對本文的主角——從簡·奧斯丁、王爾德,到伍爾夫、海明威等等——作家們來說,訃告或許一定程度上是對他們職業生涯的最終定論。只是寫於當時那個特定時間點的評論,或許與作家的作品本身一樣,

這些評論的價值,同樣需要漫長的時間來考評。

正如布魯斯·韋伯所寫:

從訃告部門退休這件事最具諷刺意味的是:我可能是走了,但你們卻不會完全擺脫我。我的署名大概會繼續出現幾個月,乃至幾年,因為我寫的四五十篇訃告的主角尚在人世——用不客氣的訃告圈行話來說叫未來的死者。也許,我的署名甚至會在自己死後出現一兩次。順便說一句,這可不是我渴望發生的事。

在以下摘錄的幾位作家的訃告中,除了惋惜、哀痛,我們還能看到更多的東西,比如對菲茨傑拉德文學成就的界定(他是否偉大尚需要時間來證明);比如對海明威自殺現場的描述;比如對王爾德經歷的同性戀審判……但對我們來說,能在很多年後,看到由與這些偉大作家生存於同時代的評論家所寫出的文字,或許是一件幸事。(限於篇幅以及工作量,文中訃告僅為摘錄,

並非全文)

簡·奧斯丁

1775 年 12 月 16 日 - 1817 年 7 月 18 日

1817 年 7 月 18 日淩晨,英國作家簡·奧斯丁(Jane Austen)病逝於溫徹斯特,年僅 41 歲。在一封寫給範妮·奈特(Fanny Knight)的信中,簡的姐姐卡珊德拉(Cassandra)描述了簡的最後時刻:

“在她臨終的半小時之前,她感覺自己就要死了。那半個小時是她的搏鬥掙扎,

可憐的靈魂!她說她無法告訴我們她的遭受,儘管她抱怨過那小小的卻頑固的疼痛。我問她需要些什麼,她說別無他求,只求一死,她的原話是:‘上帝承認我的忍耐,保佑我吧,哦,保佑我吧!’”

英國的報紙都報導了簡的死訊,大多簡短,寥寥數行,根本沒有提及她的小說。下麵這則登於 1817 年 7 月 28 日星期一的《索爾茲伯里與溫徹斯特日報》(Salisbury and Winchester Journal),是所能尋到的為數不多的篇幅較長,且提及其作品的訃聞之一:

本月 18 日星期五,漢普郡史蒂文頓前教區長喬治·奧斯丁牧師大人之女,《愛瑪》《曼斯費爾德莊園》《傲慢與偏見》《理智與情感》的作者簡·奧斯丁小姐去世。她溫文爾雅,影響深遠,真情坦率,令人景仰有加,終其一生是一位謙卑的基督徒。

F·S·菲茨傑拉德

1896 年 9 月 24 日 - 1940 年 12 月 21 日

1940 年 12 月 24 日,《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刊登了三天前去世的作家 F·S·菲茨傑拉德(F. Scott Fitzgerald)的訃告:

即使英年早逝,菲茨傑拉德依然代表著他那個變幻不定、不斷摸索的一代。他經歷了那個陷入同一種戰爭狂熱的世界,而他本人的出名也正是拜這種狂熱所賜。這位寫下《清晨起床號》(Taps at Reveille)的作者的確在生前留下了一團亂麻的生活。他的能言善辯是屬於一個動盪的時代。直到去世時,他肯定還沒有找到那些問題的答案——那是他終其一生都在尋找的:年輕人的意義何在,國家的意義何在?

唯有時間才能證明,菲茨傑拉德的重要性是否只是曇花一現,他讓自己成為了年輕人的代言人,在政治、社會和道德的泥濘之中呼喊。他瞭解的年輕人是放浪形骸的,但同時也是無所畏懼的。既反復無常,也孜孜探索。這是戰後的特殊現象,動盪的二十年代,凡爾賽和約的延續。年輕人們察覺到安全沒有保障,但也無可奈何。菲茨傑拉德亦是如此。然而,他卻令人們思考。這才是重要的一點。

菲茨傑拉德是一個聰敏,有時又深刻的作家。他的作品似乎缺乏一個特定的目標,這不是他的過錯,而是這個世界的錯——他在這裡發現了自我。他給我們留下了中肯的問題——那些他不曾假裝能夠回答的問題。他的偉大之處遠不止於此。

有一種普遍的傾向是將菲茨傑拉德與二十年代的紙醉金迷聯繫在一起。令人敬重的訃告對菲茨傑拉德沒有能夠實現自己的承諾而感到遺憾。所有的評論都認為菲茨傑拉德不會屹立於偉大的美國作家之列。第一個作此論斷的是斯蒂芬·文森特·貝內(Stephen Vincent Benét),他在 1941 年 12 月評論菲茨傑拉德未完成的好萊塢小說時如是評論。

當時還有報紙發佈消息菲茨傑拉德去世消息時,這樣評論道:

F·S·菲茨傑拉德終年 44 歲;“迷惘的一代”記錄者,創作了《人間天堂》和《了不起的蓋茨比》,大聲疾呼爵士時代的幻滅,(近日)於好萊塢去世。

艾米莉·狄金森

1830 年 12 月 10 日 - 1886 年 5 月 15 日

美國女詩人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的訃告,刊於 1886 年 5 月 18 日的《斯普林菲爾德共和報》(Springfield Republican)。

已故的愛德華·狄金森之女——艾米莉·狄金森小姐于週六在阿默斯特(Amherst)逝世。她的死對於長居在祖傳老宅中的那個小家庭來說,是又一個令人傷悲的打擊。這是在死亡俯視下的漫長一代,當你進出那座老宅時,你會不禁想起那些逝去的舊時光:父母與子女一同成長、成熟,生活波瀾不驚得令人詫異,既沒有悲傷的變故,也沒有喜悅的高☆禁☆潮。

除了幾位上了年紀的村民,村中鮮有人真正認識艾米莉小姐,儘管她離群索居與才華橫溢的故事早已是為阿默斯特人所熟知的傳奇。來自各個階層的許多戶人家都曾收到過她時常送來的水果鮮花,還有為她為病人和健康人製備的美味佳餚。這些家庭都會永遠懷念她的無私關懷,並再一次為她躲避親密關係的態度而深感遺憾。

隨著年齡漸長,她敏感的天性變得越來越避世,越來越面向她自身驚人的精神財富尋求陪伴。就像某人說的那樣,她就此坐在了“她自己的火光中”。

歐尼斯特·海明威

1899 年 7 月 21 日 - 1961 年 7 月 2 日

歐尼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的訃文,刊 1961 年 7 月 3 日《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歐尼斯特·海明威今日在家中被發現死於頭部中彈。據其妻瑪麗言,系其在擦拭槍支時無意中走火所致。諾貝爾獎、普利策獎獲得者海明威先生到 7 月 21 日將滿 62 歲。

布萊恩縣(Blaine County)治安官弗蘭克·休伊特(Frank Hewitt)經初步調查後說,死亡“看似偶然”。他說:“無謀殺證據。”

其妻在他們混凝土結構的現代化寓所的門廳裡發現了屍體,絡腮鬍子、敞著懷、穿著睡袍,身邊躺著一支 12 毫米口徑雙管霰彈槍,射出一發子彈。

夏洛蒂·勃朗特

1816 年 4 月 21 日 - 1855 年 3 月 31 日

《里茲信使報》(Leeds Mercury)1855 年 4 月 7 日刊登了英國作家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ë)的訃告。

“庫瑞爾·貝爾”(Currer Bell,夏洛蒂的筆名)去世!她的家族成員都英年早逝,而她正是最後的倖存者,凡瞭解這些情況的人都會預料到這位元天才可能隨時會隕落,但整個社會都將哀痛,她的天賦再也無法為讀者創造更多財富了。她僅留下了三部作品,然而這三部作品足以令她在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壇屹立不倒;若非她身體虛弱,極有可能留下的是九部作品;她還不到四十歲;她的天賦不是容易枯竭的那種……

1855 年 3 月 31 日週六早晨,夏洛蒂·勃朗特與她未出生的孩子在霍沃斯(Haworth)牧師公館去世,年僅三十八歲。夏洛蒂與父親的牧師亞瑟·貝爾·尼可拉斯(Arthur Bell Nichols)結婚還不到一年。去世前六周身體健康嚴重惡化,“不斷噁心和反復暈厥”。

據傳記作家伊莉莎白·加斯克爾(Elizabeth Gaskell)的說法,勃朗特最後的信是 2 月 15 日寫給一個學校朋友的信:

“我現在無法再寫作了;我精神萎頓,虛弱不堪。願上帝保佑你們。——C.B.尼可拉斯”

1855年4月7日,《里茲信使報》刊登了“庫瑞爾·貝爾”的訃告,庫瑞爾·貝爾是勃朗特的第一次發表作品時的筆名。《里茲信使報》稱:

“這個國家的人們在悼念她;而從德國(她的作品在這裡受到與眾不同的欣賞)、法國到美國,毫無疑問,這些土地上的人們亦會感受到巨大的痛苦,‘庫瑞爾·貝爾’是近年才悄悄潛入當代文學殿堂的一個影子,如今再次變成了一個影子——她從我們的視野中消失,從今往後,只會徘徊於那些對她寄託期望之人的記憶中。”

蘭斯頓·休斯

1902 年 2 月 1 日 - 1967 年 5 月 22 日

美國詩人、小說家蘭斯頓·休斯(Langston Hughes)的訃告刊於 1967 年 5 月 23 日的《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專門抒寫黑人生活的著名長篇與短篇小說家、詩人、劇作家蘭斯頓休斯於昨晚在綜合醫院逝世,享年 65 歲。

休斯先生時常被人稱作“哈萊姆的歐·亨利”。他是一位極其多才多藝又多產的作家,以平易近人的幽默而眾所周知。

在為一部名為《二十世紀作家》的人物傳略詞典所作的一則自我介紹中,休斯先生如此寫道:

“保羅·勞倫斯·鄧巴、卡爾·桑德堡與沃爾特·惠特曼對我的文學影響最深。我最喜愛的公眾人物有吉米·杜蘭特、馬琳·黛德麗、瑪麗·麥克勞德·貝休恩、佛蘭克林·羅斯福夫人、瑪麗安·安德森,還有亨利·阿姆斯壯。”

“我住在紐約市的哈萊姆區,”他在簡筆自傳中繼續寫到。“我沒有結婚。我喜歡《特裡斯坦與伊索爾德》、山羊奶、短小的小說、抒情詩、熱、淳樸的人、船和鬥牛;我不喜歡《阿伊達》、歐洲蘿蔔、冗長的小說、敘事詩、冷、裝腔作勢的人、巴士和橋。”

據說,只要休斯先生手頭有一支筆和一張紙,他就會開始寫下詩句的草稿。他追憶了一樁他是如何被大詩人維切爾·琳賽(Vachel Lindsay)“發現”的軼事。

林塞爾正在華盛頓的沃德曼飯店用餐,這時餐館裡的一個小勤雜工鼓起勇氣,在詩人的盤子邊上塞了幾頁紙。琳賽顯然被他惹惱了,但他還是拿起紙片,讀了一首題為《疲倦的藍調》(The Weary Blues)的詩。

琳賽一邊讀著,一邊興致驟起。他叫來那個小工,問他道:“這詩誰寫的?”

“我寫的,”蘭斯頓·休斯答道。

詹姆斯·喬伊絲

1882 年 2 月 2 日 - 1941 年 1 月 13 日

詹姆斯·喬伊絲(James Joyce)的訃文刊 1941 年 1 月 13 日《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當代最艱澀、最具爭議性的文學作品《尤利西斯》(Ulysses)的作者,詹姆斯·喬伊絲經輸血搶救無效,於今日淩晨在醫院去世。2 月 2 日,他將滿 59 歲。

喬伊絲週六下午在蘇黎世紅十字醫院接受了一次腸道手術,一度有恢復跡象。就在昨天,其子還報告他心情愉悅,脫離了危險。然而,當日下午,作家病情突然惡化,器官迅速衰竭,于淩晨 2 點 15 分去世(美國東部時間晚上 8 點 15 分)。去世時其妻、兒子均在場陪伴。

維吉尼亞·伍爾夫

1882 年 1 月 25 日 - 1941 年 3 月 28 日

1941 年 4 月 3 日《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刊登了英國女作家維吉尼亞·伍爾夫(Virginia Woolf)的訃告。

維吉尼亞·伍爾夫夫人,小說家、評論家,自上週五起從她家中失蹤,有人認為她已經在路易斯市(Lewes)的路德韋爾(Rodwell)溺亡。伍爾夫與丈夫倫納德·西德尼·伍爾夫(Leonard Sidney Woolf)在路易斯有一棟鄉間住宅。

伍爾夫先生今晚說:

“據推測,伍爾夫夫人已經死亡。上週五她外出散步,留下一封信,我們相信她已經溺死了。然而,她的屍體還未找到。”

有關這位元小說家的失蹤情況並未披露。路易斯的相關部門說他們沒有收到伍爾夫夫人的死亡報告。

據報導,有人在烏斯河的岸邊發現了伍爾夫夫人的帽子和手杖。伍爾夫夫人之前已經患病多時。

1917 年至 1938 年期間,伍爾夫夫婦經營霍加斯出版社(Hogarth Press),伍爾夫夫人致力於寫作。她的最後一部作品《羅傑·弗萊傳記(Roger Fry, a Biography)》於去年(1940 年)出版。

伍爾夫夫人生於 1882 年,是萊斯利·斯蒂芬爵士(Sir Leslie Stephen)的女兒。詹姆斯·拉塞爾·羅厄爾(James Russell Lowell)是其教父。

伍爾夫夫人的第一部作品出版於 1915 年。

維吉尼亞·伍爾夫是薩克雷(Thackeray)的外孫女,達爾文家(Darwins)的親戚。伍爾夫家當時與諸多文學名家又來往,常來拜訪的有斯蒂文森(Stevenson)、拉斯金(Ruskin)、羅厄爾(Lowell)、哈代(Hardy)、梅瑞狄斯(Meredith)等。她一生創作了十五部優秀作品,評論家們在其中至少看到了四種不同的思考和寫作方式。這導致了她被人稱為“多樣的伍爾夫夫人。”……

伍爾夫夫人首部作品《遠航》(The Voyage)出版於 1915 年,緊接著是 1919 年《夜與日》(Night and Day),1921 年《週一或週二》(Monday or Tuesday),1922 年《雅各的房間》(Jacob's Room),1925 年《普通讀者》(The Common Reader)和《達洛衛夫人》(Mrs. Dalloway);1927 年《到燈塔去》(To the Lighthouse),1929 年《奧蘭多》(Orlando)和《自己的房間》(A Room of One's Own);1931 年《海浪》(The Waves);1932 年《普通讀者 II》(The Common Reader, Second Series);1933 年《阿弗小傳》(Flush);1937 年《歲月》(The Years);1938 年《三個基尼》(Three Guineas),以及 1940 年《羅傑·弗萊傳記》(Roger Fry, A Biography)。

伍爾夫所有的學業都是接受家中私人老師的教導。她的愛好是出版,後來她與丈夫小說家、評論家倫納德·伍爾夫一起從事出版業。倫納德·伍爾夫是霍加斯出版社的創始人,之前也擔任過《國家》雜誌的文學編輯。

1941 年 4 月 19 日《紐約時報》報導了伍爾夫的遺體被找到的消息。巧合的是,作為意識流作家的代表人物,伍爾夫和喬伊絲同年出生,又于同年去世。

傑克·倫敦

1876 年 1 月 1 2日 - 1916 年 11 月 22 日

1916 年 11 月 23 日《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刊登了美國作家傑克·倫敦(Jack London)的訃告。

作家傑克·倫敦於 11 月 22 日晚加利福尼亞的葛籣`艾倫(Glen Ellen)牧場去世,死因為尿毒癥。昨晚,倫敦突然患病,今天早晨一名僕人走進房間喚醒他時,發現他已昏迷。

倫敦的姐姐伊萊紮·謝潑德夫人(Eliza Shepard)從市區找來醫生。起初,大家認為倫敦的病因是食物中毒引起的,但後來的症狀表明他患的是嚴重的尿毒癥。他的好友,三藩市的威爾森(J. Wilson Shiels)醫生也于當天趕來。

從 22 日早晨被發現開始,傑克·倫敦再沒有恢復意識。中午時分,一度似乎有恢復跡象,但之後又陷入惡化,很快去世。

除了姐姐謝潑德夫人,倫敦還留下了一個女兒,現在加州大學讀書;倫敦的母親現居住在加州奧克蘭。遺孀查米恩·倫敦(Charmion London)一直陪伴著傑克·倫敦,直至其離世。

1876 年 1 月 12 日傑克·倫敦出生於三藩市。父親約翰·倫敦。9 歲之前在加利福尼亞的農場度過,後來全家搬至奧克蘭。9 歲後,傑克·倫敦斷斷續續地上學,這段異常艱辛的生活後來在作品中曾被栩栩如生地描寫過。幾乎他所有的長篇和短篇小說背景都來在於自己的真實生活。

年輕時,他采牡蠣,靠海謀生,後來他跟著一艘縱帆船在海上沿著白令海靠俄國北部的海岸航行。多地的流浪生活讓他瞭解研究了社會和經濟狀況,之後這些資訊都融入了他的作品中。

19 歲時,傑克·倫敦進入加州大學,然而第一年唯讀了一半就因為囊中羞澀而不得不輟學。後來他去了一家洗衣店工作,業餘時間寫作。

1897 年,他放棄洗衣店工作前往克朗代克河(Klondike)淘金。1898 年,他什麼也沒淘到,兩手空空地從阿拉斯加回到美國本土。因找不到工作,於是決定以寫作為生,開始像《馬丁·伊登》(Martin Eden)裡寫的一樣進行大量的練筆和投稿,逐漸形成了他作品裡的粗獷的文風。

倫敦不止一次在書中提到過,艱辛的生活賦予了他文學創作上的儲備。他在阿拉斯加的經歷也反映在其早期的作品中。1903 年,《野性的呼喚》(The Call of the Wild)出版,他一炮而紅,成為美國最重要的年輕作家之一。

奧斯卡·王爾德

1854 年 10 月 16 日 - 1900 年 11 月 30 日

1900 年 11 月 30 日,《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刊登了愛爾蘭作家、詩人、劇作家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的訃告。

奧斯卡·王爾德於今天下午 3 點在拉丁區美術路佩利埃公寓(Maison du Perier, Due des Beaux Arts,)去世。王爾德使用化名 Manmoth 寄居在這個逼仄昏暗的旅館已有數月。

根據得到的消息,王爾德因為耳內起膿引起腦膜炎,在 6 周前動了一個手術,但醫生沒有找到病源。據說他已昏迷兩天,而在此之前被送至羅馬天主教堂,阿爾弗雷德·道格拉斯爵士(Lord Alfred Douglas)陪伴作家走完了人生最後一程。

援引《紐約時報》,有傳言表示王爾德系自殺。

本週五,王爾德將在巴黎落葬。……

1895 年的醜聞給王爾德帶來了滅頂之災。昆斯伯裡侯爵之所以有此舉動,初衷是護子心切。王爾德對其子——阿爾弗雷德·道格拉斯爵士施加了惡劣影響。王爾德的供詞震動了文明世界,他也因此聲名狼藉,終此一生也無法挽回。他被判入獄數年。刑滿釋放後離開英國。此後得知他定居巴黎,從社交寵兒淪為眾人唾棄的棄兒。最近從巴黎傳來的消息說他生活潦倒。

安妮·塞克斯頓

1928 年 11 月 9 日 - 1974 年 10 月 4 日

1974 年 10 月 6 日《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刊登了美國女詩人安妮·塞克斯頓(Anne Sexton)的訃告。

1967 年因詩集《生或死》(Live or Die)獲得普利策獎的女詩人安妮·塞克斯頓,昨日被發現於家中車庫中一輛發動的汽車裡死亡。

“可能是自殺,或者是自然死因,”一名警探說。

45 歲的詩人近期剛剛與丈夫阿爾弗雷德(Alfred)離婚,留下兩個女兒。

“嚴重抑鬱症”

作為羅伯特·洛威爾(Robert Lowell)的傳人,“自白派”詩人安妮·塞克斯頓通過憤怒、崩潰和對死亡的關注,形成自己的詩歌風格。普利策獲獎作品《生或死》中的詩歌,塞克斯頓說,“它們讀起來就像是度量抑鬱症嚴重程度的溫度錶。”

塞克斯頓的第一部作品,《去精神病院半途而歸》(To Bedlam. And Part Way Back)於 1960 年出版。《情詩》(Love Poems)出版於 1969 年;以格林童話的變體創作的死亡主題詩集《變形》(Transformations)出版於 1971 年;《愚行集》(The Book of Folly)出版於 1972 年。塞克斯頓最近出版的作品是《死亡筆記》(The Death Notebooks)。……

“我在 1957 年、58 年時寫了第一首詩,”塞克斯都後來回憶道。“當時我正在看電視,是一個創作十四行詩的節目。我說‘我也能做到。’於是我寫了一首詩。寫得不好,我沒有拿去發表。”

後來,她經常為雜誌撰稿。她的詩歌刊登在《紐約客》、《哈潑斯》、《大西洋月刊》和《星期六評論》上。

列夫·托爾斯泰

1828 年 9 月 9 日 - 1910 年 11 月 20 日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於 1910 年 12 月 20 日刊登了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Leo Tolstoy)的訃告。

托爾斯泰伯爵逝世于今晨 6:05。

托爾斯泰伯爵夫人于 5:50 分進入病房探望,但是托爾斯泰並未認出她。

全家人都在隔壁房間內等待最後的結果。

前一晚托爾斯泰曾多經歷次心臟衰竭。在淩晨時連續幾次心臟衰竭都很快得到了緩解。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心臟衰竭期間,家屬已經到達隔壁的房間內等待。

小說家在每一次心臟衰竭後,都出現了被醫生稱之為“看似讓人備受鼓舞”的情況。病人在心臟衰竭發作過後,稍稍休息了一會,似乎呼吸也變的正常和平緩了。Thechurovsky 醫生和 Usoff 護士安慰托爾斯泰的兒子蜜雪兒(Michel)別放棄希望,但是也別抱太大的希望,畢竟人終有一死。具他們所說,托爾斯泰除了心臟之外生理和心理都很好。

一次心臟衰竭發作時,托爾斯泰身邊只有他的大女兒塔尼亞(Tatina)。他突然抓緊她的手並把她拉向自己。他好像窒息了一樣,但是還能發出微弱的聲音:

“我的末日已經到了,一切都結束了。”

塔尼亞嚇壞了,並試著掙開父親的手以便跑去找人,但托爾斯泰一直緊緊握著她的手沒有鬆開。她只能大聲呼叫。醫生迅速趕來為托爾斯泰注射了樟腦(camphor),以便降低他的血壓。托爾斯泰很快抬起了頭並勉強維持這坐姿。當他恢復呼吸時他說道:

“世界上有無數的人和無數受疾病折磨的病人,為什麼你們對我如此緊張?”

馬塞爾·普魯斯特

1871 年 7 月 10 日 - 1922 年 11 月 18 日

1922 年 11 月 19 日,法國作家馬塞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的訃告在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刊登。

馬塞爾·普魯斯特,法國“年輕作家”于昨日去世,時年50歲。普魯斯特自小體弱。

其名聲早已蜚聲國內外,荷蘭和英國最近還成立了普魯斯特協會,不過他的作品只為小眾讀者推崇。其文風艱澀難懂,細膩曲折的心思以及情感剖析無法贏得大眾的歡心。

普魯斯特是個怪人,外形和行事都是如此。蒼白的皮膚,黝黑熾熱的目光,瘦弱的身形,他隱居於私宅,只有寥寥幾位摯友能踏入裝飾奢華的寓所。他偶爾也會重返巴黎那時髦的夜生活。生活在全世界最喧鬧的城市,他想到用軟木鑲嵌房間內壁,遠離塵囂,徒勞之舉。

普魯斯特最為人熟知的作品都是在 45 歲之後完成的。當今法國文壇大師輩出,而普魯斯特已然獲得一席之地,並且不會因時過境遷而地位不保。

(完)

本文編譯整理自 lithub.com

編輯:Emily Temple

感謝譯文社編輯

宋宋、那那媽、劉晨、小黃兔、宋僉

為本文編譯所作的貢獻

如需轉載還請私信聯繫

上海譯文

文學|社科|學術

名家|名作|名譯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或搜索ID“stphbooks”添加關注

1940 年 12 月 24 日,《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刊登了三天前去世的作家 F·S·菲茨傑拉德(F. Scott Fitzgerald)的訃告:

即使英年早逝,菲茨傑拉德依然代表著他那個變幻不定、不斷摸索的一代。他經歷了那個陷入同一種戰爭狂熱的世界,而他本人的出名也正是拜這種狂熱所賜。這位寫下《清晨起床號》(Taps at Reveille)的作者的確在生前留下了一團亂麻的生活。他的能言善辯是屬於一個動盪的時代。直到去世時,他肯定還沒有找到那些問題的答案——那是他終其一生都在尋找的:年輕人的意義何在,國家的意義何在?

唯有時間才能證明,菲茨傑拉德的重要性是否只是曇花一現,他讓自己成為了年輕人的代言人,在政治、社會和道德的泥濘之中呼喊。他瞭解的年輕人是放浪形骸的,但同時也是無所畏懼的。既反復無常,也孜孜探索。這是戰後的特殊現象,動盪的二十年代,凡爾賽和約的延續。年輕人們察覺到安全沒有保障,但也無可奈何。菲茨傑拉德亦是如此。然而,他卻令人們思考。這才是重要的一點。

菲茨傑拉德是一個聰敏,有時又深刻的作家。他的作品似乎缺乏一個特定的目標,這不是他的過錯,而是這個世界的錯——他在這裡發現了自我。他給我們留下了中肯的問題——那些他不曾假裝能夠回答的問題。他的偉大之處遠不止於此。

有一種普遍的傾向是將菲茨傑拉德與二十年代的紙醉金迷聯繫在一起。令人敬重的訃告對菲茨傑拉德沒有能夠實現自己的承諾而感到遺憾。所有的評論都認為菲茨傑拉德不會屹立於偉大的美國作家之列。第一個作此論斷的是斯蒂芬·文森特·貝內(Stephen Vincent Benét),他在 1941 年 12 月評論菲茨傑拉德未完成的好萊塢小說時如是評論。

當時還有報紙發佈消息菲茨傑拉德去世消息時,這樣評論道:

F·S·菲茨傑拉德終年 44 歲;“迷惘的一代”記錄者,創作了《人間天堂》和《了不起的蓋茨比》,大聲疾呼爵士時代的幻滅,(近日)於好萊塢去世。

艾米莉·狄金森

1830 年 12 月 10 日 - 1886 年 5 月 15 日

美國女詩人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的訃告,刊於 1886 年 5 月 18 日的《斯普林菲爾德共和報》(Springfield Republican)。

已故的愛德華·狄金森之女——艾米莉·狄金森小姐于週六在阿默斯特(Amherst)逝世。她的死對於長居在祖傳老宅中的那個小家庭來說,是又一個令人傷悲的打擊。這是在死亡俯視下的漫長一代,當你進出那座老宅時,你會不禁想起那些逝去的舊時光:父母與子女一同成長、成熟,生活波瀾不驚得令人詫異,既沒有悲傷的變故,也沒有喜悅的高☆禁☆潮。

除了幾位上了年紀的村民,村中鮮有人真正認識艾米莉小姐,儘管她離群索居與才華橫溢的故事早已是為阿默斯特人所熟知的傳奇。來自各個階層的許多戶人家都曾收到過她時常送來的水果鮮花,還有為她為病人和健康人製備的美味佳餚。這些家庭都會永遠懷念她的無私關懷,並再一次為她躲避親密關係的態度而深感遺憾。

隨著年齡漸長,她敏感的天性變得越來越避世,越來越面向她自身驚人的精神財富尋求陪伴。就像某人說的那樣,她就此坐在了“她自己的火光中”。

歐尼斯特·海明威

1899 年 7 月 21 日 - 1961 年 7 月 2 日

歐尼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的訃文,刊 1961 年 7 月 3 日《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歐尼斯特·海明威今日在家中被發現死於頭部中彈。據其妻瑪麗言,系其在擦拭槍支時無意中走火所致。諾貝爾獎、普利策獎獲得者海明威先生到 7 月 21 日將滿 62 歲。

布萊恩縣(Blaine County)治安官弗蘭克·休伊特(Frank Hewitt)經初步調查後說,死亡“看似偶然”。他說:“無謀殺證據。”

其妻在他們混凝土結構的現代化寓所的門廳裡發現了屍體,絡腮鬍子、敞著懷、穿著睡袍,身邊躺著一支 12 毫米口徑雙管霰彈槍,射出一發子彈。

夏洛蒂·勃朗特

1816 年 4 月 21 日 - 1855 年 3 月 31 日

《里茲信使報》(Leeds Mercury)1855 年 4 月 7 日刊登了英國作家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ë)的訃告。

“庫瑞爾·貝爾”(Currer Bell,夏洛蒂的筆名)去世!她的家族成員都英年早逝,而她正是最後的倖存者,凡瞭解這些情況的人都會預料到這位元天才可能隨時會隕落,但整個社會都將哀痛,她的天賦再也無法為讀者創造更多財富了。她僅留下了三部作品,然而這三部作品足以令她在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壇屹立不倒;若非她身體虛弱,極有可能留下的是九部作品;她還不到四十歲;她的天賦不是容易枯竭的那種……

1855 年 3 月 31 日週六早晨,夏洛蒂·勃朗特與她未出生的孩子在霍沃斯(Haworth)牧師公館去世,年僅三十八歲。夏洛蒂與父親的牧師亞瑟·貝爾·尼可拉斯(Arthur Bell Nichols)結婚還不到一年。去世前六周身體健康嚴重惡化,“不斷噁心和反復暈厥”。

據傳記作家伊莉莎白·加斯克爾(Elizabeth Gaskell)的說法,勃朗特最後的信是 2 月 15 日寫給一個學校朋友的信:

“我現在無法再寫作了;我精神萎頓,虛弱不堪。願上帝保佑你們。——C.B.尼可拉斯”

1855年4月7日,《里茲信使報》刊登了“庫瑞爾·貝爾”的訃告,庫瑞爾·貝爾是勃朗特的第一次發表作品時的筆名。《里茲信使報》稱:

“這個國家的人們在悼念她;而從德國(她的作品在這裡受到與眾不同的欣賞)、法國到美國,毫無疑問,這些土地上的人們亦會感受到巨大的痛苦,‘庫瑞爾·貝爾’是近年才悄悄潛入當代文學殿堂的一個影子,如今再次變成了一個影子——她從我們的視野中消失,從今往後,只會徘徊於那些對她寄託期望之人的記憶中。”

蘭斯頓·休斯

1902 年 2 月 1 日 - 1967 年 5 月 22 日

美國詩人、小說家蘭斯頓·休斯(Langston Hughes)的訃告刊於 1967 年 5 月 23 日的《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專門抒寫黑人生活的著名長篇與短篇小說家、詩人、劇作家蘭斯頓休斯於昨晚在綜合醫院逝世,享年 65 歲。

休斯先生時常被人稱作“哈萊姆的歐·亨利”。他是一位極其多才多藝又多產的作家,以平易近人的幽默而眾所周知。

在為一部名為《二十世紀作家》的人物傳略詞典所作的一則自我介紹中,休斯先生如此寫道:

“保羅·勞倫斯·鄧巴、卡爾·桑德堡與沃爾特·惠特曼對我的文學影響最深。我最喜愛的公眾人物有吉米·杜蘭特、馬琳·黛德麗、瑪麗·麥克勞德·貝休恩、佛蘭克林·羅斯福夫人、瑪麗安·安德森,還有亨利·阿姆斯壯。”

“我住在紐約市的哈萊姆區,”他在簡筆自傳中繼續寫到。“我沒有結婚。我喜歡《特裡斯坦與伊索爾德》、山羊奶、短小的小說、抒情詩、熱、淳樸的人、船和鬥牛;我不喜歡《阿伊達》、歐洲蘿蔔、冗長的小說、敘事詩、冷、裝腔作勢的人、巴士和橋。”

據說,只要休斯先生手頭有一支筆和一張紙,他就會開始寫下詩句的草稿。他追憶了一樁他是如何被大詩人維切爾·琳賽(Vachel Lindsay)“發現”的軼事。

林塞爾正在華盛頓的沃德曼飯店用餐,這時餐館裡的一個小勤雜工鼓起勇氣,在詩人的盤子邊上塞了幾頁紙。琳賽顯然被他惹惱了,但他還是拿起紙片,讀了一首題為《疲倦的藍調》(The Weary Blues)的詩。

琳賽一邊讀著,一邊興致驟起。他叫來那個小工,問他道:“這詩誰寫的?”

“我寫的,”蘭斯頓·休斯答道。

詹姆斯·喬伊絲

1882 年 2 月 2 日 - 1941 年 1 月 13 日

詹姆斯·喬伊絲(James Joyce)的訃文刊 1941 年 1 月 13 日《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當代最艱澀、最具爭議性的文學作品《尤利西斯》(Ulysses)的作者,詹姆斯·喬伊絲經輸血搶救無效,於今日淩晨在醫院去世。2 月 2 日,他將滿 59 歲。

喬伊絲週六下午在蘇黎世紅十字醫院接受了一次腸道手術,一度有恢復跡象。就在昨天,其子還報告他心情愉悅,脫離了危險。然而,當日下午,作家病情突然惡化,器官迅速衰竭,于淩晨 2 點 15 分去世(美國東部時間晚上 8 點 15 分)。去世時其妻、兒子均在場陪伴。

維吉尼亞·伍爾夫

1882 年 1 月 25 日 - 1941 年 3 月 28 日

1941 年 4 月 3 日《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刊登了英國女作家維吉尼亞·伍爾夫(Virginia Woolf)的訃告。

維吉尼亞·伍爾夫夫人,小說家、評論家,自上週五起從她家中失蹤,有人認為她已經在路易斯市(Lewes)的路德韋爾(Rodwell)溺亡。伍爾夫與丈夫倫納德·西德尼·伍爾夫(Leonard Sidney Woolf)在路易斯有一棟鄉間住宅。

伍爾夫先生今晚說:

“據推測,伍爾夫夫人已經死亡。上週五她外出散步,留下一封信,我們相信她已經溺死了。然而,她的屍體還未找到。”

有關這位元小說家的失蹤情況並未披露。路易斯的相關部門說他們沒有收到伍爾夫夫人的死亡報告。

據報導,有人在烏斯河的岸邊發現了伍爾夫夫人的帽子和手杖。伍爾夫夫人之前已經患病多時。

1917 年至 1938 年期間,伍爾夫夫婦經營霍加斯出版社(Hogarth Press),伍爾夫夫人致力於寫作。她的最後一部作品《羅傑·弗萊傳記(Roger Fry, a Biography)》於去年(1940 年)出版。

伍爾夫夫人生於 1882 年,是萊斯利·斯蒂芬爵士(Sir Leslie Stephen)的女兒。詹姆斯·拉塞爾·羅厄爾(James Russell Lowell)是其教父。

伍爾夫夫人的第一部作品出版於 1915 年。

維吉尼亞·伍爾夫是薩克雷(Thackeray)的外孫女,達爾文家(Darwins)的親戚。伍爾夫家當時與諸多文學名家又來往,常來拜訪的有斯蒂文森(Stevenson)、拉斯金(Ruskin)、羅厄爾(Lowell)、哈代(Hardy)、梅瑞狄斯(Meredith)等。她一生創作了十五部優秀作品,評論家們在其中至少看到了四種不同的思考和寫作方式。這導致了她被人稱為“多樣的伍爾夫夫人。”……

伍爾夫夫人首部作品《遠航》(The Voyage)出版於 1915 年,緊接著是 1919 年《夜與日》(Night and Day),1921 年《週一或週二》(Monday or Tuesday),1922 年《雅各的房間》(Jacob's Room),1925 年《普通讀者》(The Common Reader)和《達洛衛夫人》(Mrs. Dalloway);1927 年《到燈塔去》(To the Lighthouse),1929 年《奧蘭多》(Orlando)和《自己的房間》(A Room of One's Own);1931 年《海浪》(The Waves);1932 年《普通讀者 II》(The Common Reader, Second Series);1933 年《阿弗小傳》(Flush);1937 年《歲月》(The Years);1938 年《三個基尼》(Three Guineas),以及 1940 年《羅傑·弗萊傳記》(Roger Fry, A Biography)。

伍爾夫所有的學業都是接受家中私人老師的教導。她的愛好是出版,後來她與丈夫小說家、評論家倫納德·伍爾夫一起從事出版業。倫納德·伍爾夫是霍加斯出版社的創始人,之前也擔任過《國家》雜誌的文學編輯。

1941 年 4 月 19 日《紐約時報》報導了伍爾夫的遺體被找到的消息。巧合的是,作為意識流作家的代表人物,伍爾夫和喬伊絲同年出生,又于同年去世。

傑克·倫敦

1876 年 1 月 1 2日 - 1916 年 11 月 22 日

1916 年 11 月 23 日《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刊登了美國作家傑克·倫敦(Jack London)的訃告。

作家傑克·倫敦於 11 月 22 日晚加利福尼亞的葛籣`艾倫(Glen Ellen)牧場去世,死因為尿毒癥。昨晚,倫敦突然患病,今天早晨一名僕人走進房間喚醒他時,發現他已昏迷。

倫敦的姐姐伊萊紮·謝潑德夫人(Eliza Shepard)從市區找來醫生。起初,大家認為倫敦的病因是食物中毒引起的,但後來的症狀表明他患的是嚴重的尿毒癥。他的好友,三藩市的威爾森(J. Wilson Shiels)醫生也于當天趕來。

從 22 日早晨被發現開始,傑克·倫敦再沒有恢復意識。中午時分,一度似乎有恢復跡象,但之後又陷入惡化,很快去世。

除了姐姐謝潑德夫人,倫敦還留下了一個女兒,現在加州大學讀書;倫敦的母親現居住在加州奧克蘭。遺孀查米恩·倫敦(Charmion London)一直陪伴著傑克·倫敦,直至其離世。

1876 年 1 月 12 日傑克·倫敦出生於三藩市。父親約翰·倫敦。9 歲之前在加利福尼亞的農場度過,後來全家搬至奧克蘭。9 歲後,傑克·倫敦斷斷續續地上學,這段異常艱辛的生活後來在作品中曾被栩栩如生地描寫過。幾乎他所有的長篇和短篇小說背景都來在於自己的真實生活。

年輕時,他采牡蠣,靠海謀生,後來他跟著一艘縱帆船在海上沿著白令海靠俄國北部的海岸航行。多地的流浪生活讓他瞭解研究了社會和經濟狀況,之後這些資訊都融入了他的作品中。

19 歲時,傑克·倫敦進入加州大學,然而第一年唯讀了一半就因為囊中羞澀而不得不輟學。後來他去了一家洗衣店工作,業餘時間寫作。

1897 年,他放棄洗衣店工作前往克朗代克河(Klondike)淘金。1898 年,他什麼也沒淘到,兩手空空地從阿拉斯加回到美國本土。因找不到工作,於是決定以寫作為生,開始像《馬丁·伊登》(Martin Eden)裡寫的一樣進行大量的練筆和投稿,逐漸形成了他作品裡的粗獷的文風。

倫敦不止一次在書中提到過,艱辛的生活賦予了他文學創作上的儲備。他在阿拉斯加的經歷也反映在其早期的作品中。1903 年,《野性的呼喚》(The Call of the Wild)出版,他一炮而紅,成為美國最重要的年輕作家之一。

奧斯卡·王爾德

1854 年 10 月 16 日 - 1900 年 11 月 30 日

1900 年 11 月 30 日,《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刊登了愛爾蘭作家、詩人、劇作家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的訃告。

奧斯卡·王爾德於今天下午 3 點在拉丁區美術路佩利埃公寓(Maison du Perier, Due des Beaux Arts,)去世。王爾德使用化名 Manmoth 寄居在這個逼仄昏暗的旅館已有數月。

根據得到的消息,王爾德因為耳內起膿引起腦膜炎,在 6 周前動了一個手術,但醫生沒有找到病源。據說他已昏迷兩天,而在此之前被送至羅馬天主教堂,阿爾弗雷德·道格拉斯爵士(Lord Alfred Douglas)陪伴作家走完了人生最後一程。

援引《紐約時報》,有傳言表示王爾德系自殺。

本週五,王爾德將在巴黎落葬。……

1895 年的醜聞給王爾德帶來了滅頂之災。昆斯伯裡侯爵之所以有此舉動,初衷是護子心切。王爾德對其子——阿爾弗雷德·道格拉斯爵士施加了惡劣影響。王爾德的供詞震動了文明世界,他也因此聲名狼藉,終此一生也無法挽回。他被判入獄數年。刑滿釋放後離開英國。此後得知他定居巴黎,從社交寵兒淪為眾人唾棄的棄兒。最近從巴黎傳來的消息說他生活潦倒。

安妮·塞克斯頓

1928 年 11 月 9 日 - 1974 年 10 月 4 日

1974 年 10 月 6 日《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刊登了美國女詩人安妮·塞克斯頓(Anne Sexton)的訃告。

1967 年因詩集《生或死》(Live or Die)獲得普利策獎的女詩人安妮·塞克斯頓,昨日被發現於家中車庫中一輛發動的汽車裡死亡。

“可能是自殺,或者是自然死因,”一名警探說。

45 歲的詩人近期剛剛與丈夫阿爾弗雷德(Alfred)離婚,留下兩個女兒。

“嚴重抑鬱症”

作為羅伯特·洛威爾(Robert Lowell)的傳人,“自白派”詩人安妮·塞克斯頓通過憤怒、崩潰和對死亡的關注,形成自己的詩歌風格。普利策獲獎作品《生或死》中的詩歌,塞克斯頓說,“它們讀起來就像是度量抑鬱症嚴重程度的溫度錶。”

塞克斯頓的第一部作品,《去精神病院半途而歸》(To Bedlam. And Part Way Back)於 1960 年出版。《情詩》(Love Poems)出版於 1969 年;以格林童話的變體創作的死亡主題詩集《變形》(Transformations)出版於 1971 年;《愚行集》(The Book of Folly)出版於 1972 年。塞克斯頓最近出版的作品是《死亡筆記》(The Death Notebooks)。……

“我在 1957 年、58 年時寫了第一首詩,”塞克斯都後來回憶道。“當時我正在看電視,是一個創作十四行詩的節目。我說‘我也能做到。’於是我寫了一首詩。寫得不好,我沒有拿去發表。”

後來,她經常為雜誌撰稿。她的詩歌刊登在《紐約客》、《哈潑斯》、《大西洋月刊》和《星期六評論》上。

列夫·托爾斯泰

1828 年 9 月 9 日 - 1910 年 11 月 20 日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於 1910 年 12 月 20 日刊登了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Leo Tolstoy)的訃告。

托爾斯泰伯爵逝世于今晨 6:05。

托爾斯泰伯爵夫人于 5:50 分進入病房探望,但是托爾斯泰並未認出她。

全家人都在隔壁房間內等待最後的結果。

前一晚托爾斯泰曾多經歷次心臟衰竭。在淩晨時連續幾次心臟衰竭都很快得到了緩解。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心臟衰竭期間,家屬已經到達隔壁的房間內等待。

小說家在每一次心臟衰竭後,都出現了被醫生稱之為“看似讓人備受鼓舞”的情況。病人在心臟衰竭發作過後,稍稍休息了一會,似乎呼吸也變的正常和平緩了。Thechurovsky 醫生和 Usoff 護士安慰托爾斯泰的兒子蜜雪兒(Michel)別放棄希望,但是也別抱太大的希望,畢竟人終有一死。具他們所說,托爾斯泰除了心臟之外生理和心理都很好。

一次心臟衰竭發作時,托爾斯泰身邊只有他的大女兒塔尼亞(Tatina)。他突然抓緊她的手並把她拉向自己。他好像窒息了一樣,但是還能發出微弱的聲音:

“我的末日已經到了,一切都結束了。”

塔尼亞嚇壞了,並試著掙開父親的手以便跑去找人,但托爾斯泰一直緊緊握著她的手沒有鬆開。她只能大聲呼叫。醫生迅速趕來為托爾斯泰注射了樟腦(camphor),以便降低他的血壓。托爾斯泰很快抬起了頭並勉強維持這坐姿。當他恢復呼吸時他說道:

“世界上有無數的人和無數受疾病折磨的病人,為什麼你們對我如此緊張?”

馬塞爾·普魯斯特

1871 年 7 月 10 日 - 1922 年 11 月 18 日

1922 年 11 月 19 日,法國作家馬塞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的訃告在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刊登。

馬塞爾·普魯斯特,法國“年輕作家”于昨日去世,時年50歲。普魯斯特自小體弱。

其名聲早已蜚聲國內外,荷蘭和英國最近還成立了普魯斯特協會,不過他的作品只為小眾讀者推崇。其文風艱澀難懂,細膩曲折的心思以及情感剖析無法贏得大眾的歡心。

普魯斯特是個怪人,外形和行事都是如此。蒼白的皮膚,黝黑熾熱的目光,瘦弱的身形,他隱居於私宅,只有寥寥幾位摯友能踏入裝飾奢華的寓所。他偶爾也會重返巴黎那時髦的夜生活。生活在全世界最喧鬧的城市,他想到用軟木鑲嵌房間內壁,遠離塵囂,徒勞之舉。

普魯斯特最為人熟知的作品都是在 45 歲之後完成的。當今法國文壇大師輩出,而普魯斯特已然獲得一席之地,並且不會因時過境遷而地位不保。

(完)

本文編譯整理自 lithub.com

編輯:Emily Temple

感謝譯文社編輯

宋宋、那那媽、劉晨、小黃兔、宋僉

為本文編譯所作的貢獻

如需轉載還請私信聯繫

上海譯文

文學|社科|學術

名家|名作|名譯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或搜索ID“stphbooks”添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