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雨花區的這個地方非遺傳承人紮堆!超多非遺實物太驚豔了!

在11月的第一天,

長沙迎來了一個爆炸性的大喜訊

長沙“申都”成功啦!!!

長沙入選為全球創意城市網路“媒體藝術之都”,成為第9個獲評城市,也是中國首個!為什麼是長沙?因為長沙電視、紙媒、互聯網聲名遠揚,

有眾多美景,還有三千年歷史文化積澱下來的文化遺存。你知道長沙最集中的文化遺存聚集地在哪嗎?不知道沒關係,小編告訴你。

在長沙南城,紅星商圈繁華的杉木沖東路上有一個鬧中取靜的雨花非遺民俗藝術街區,也叫雨花非遺館,是長沙乃至省內喜歡傳統文化藝術的人們喜歡去的地方。

雨花非遺民俗藝術街區

YuHu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folk art blocks

雨花非遺民俗藝術街區由木雕匠人郭存勇先生投資近一個億打造,近五萬平米,分為上下兩層,彙聚了300多個非遺項目、1000餘種工藝品,吸引了200餘位非遺傳承人入駐。

每天9:00—17:30開館,免費參觀。在進門處拿一張地圖可以很快地瞭解各民俗藝術在館內的佈局。在裡面參觀就像是在逛特色商城,可以遊、購、賞、娛,和傳統手工藝人交流還可以瞭解到許多民俗文化知識。

湖南湘繡

湘繡與蘇繡、蜀繡、粵繡齊名為中國四大名繡,起源於民間刺繡,已有2000多年歷史,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以中國畫為基礎的湘繡有“渾筆墨於無痕”、“字格簪花,

跡滅針線”的美譽,曾在多國舉辦的世界博覽會上獲獎。民間有"蘇貓、湘虎"之說,湘繡獅虎毛紋剛健直豎,使用湘繡鬅毛針繡法繡出的鬍鬚,十分立體,能夠感受到虎須不同於貓須的堅硬鋒利。

跟著地圖,在非遺館一樓可以近距離接觸的湘繡。較為寬敞的房間,

擺放了眾多繡品。走近細看會發現,繡出的花,花瓣有層次感;繡出的鳥,鳥羽有光澤感。廳內有一些可翻轉的繡品,一面一朵蓮花上有一隻雀鳥,翻轉過去另一面雀鳥的位置卻只有花瓣不見了鳥,就好像鳥從花上飛走了;一面是孔雀,另一面變成了老虎,輪廓是完全一樣的。仔細觀察可以發現“蛛絲馬跡”,老虎的尾巴是從孔雀頭部位置“變”來的。兩個不同的場景在同一畫面表現,
這便是雙面全異繡。不是親眼所見難以想像出湘繡的構思巧妙、繡藝精湛。

醴陵釉下五彩瓷

醴陵釉下五彩瓷突破了千百年來由唐代長沙窯創制的釉下單一彩瓷以及元代景德鎮青花、釉裡紅單色彩繪之風貌,使釉下彩瓷進入了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在每晚播放的新聞聯播人民大會堂的鏡頭中人大代表們及常委們使用的蘭草、白牡丹等花面的“人大杯”、“常委杯”,正是用醴陵釉下五彩技藝製作的。

在非遺館一樓左邊A1—A3號展廳內陳列了上百件精美的醴陵釉下五彩瓷器。小尺度的空間氛圍,微暗冷色調,可以沉浸其中感受陶瓷之美。醴陵釉下五彩瓷色彩豐富、濃而不俗、淡而有神,表面光亮平滑、晶瑩潤澤,紋飾精美,看得見,摸不著,不褪色。

長沙銅官窯陶瓷

唐朝時瓷器盛行“南青北白”,熟讀詩書的你想必對這段歷史不陌生。當時單色釉瓷器可謂盛極一時。而銅官窯發明青瓷釉下彩、白瓷釉中掛彩的新工藝,並將之與傳統的裝飾技藝結合起來,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贏得了世人的偏愛,打破了“南青北白”的格局,由此便可窺見銅官窯陶瓷的魅力。

在非遺館裡除了欣賞各種造型的陶藝品還可以動手體驗制陶,制陶藝人會一步步教你如何練泥、拉坯、造型,親密感受陶的素樸與溫潤。將泥不斷搓、揉、撚、雕,按著自己想要的樣子,這種感覺就像回到了童年,和小夥伴在鄉間田野玩泥巴,一小塊泥巴就是一方天地。時間在遠方虛幻地流著,泥在我掌中,你在我瞳中,拉坯仿佛是最浪漫的事。

瀏陽菊花石雕

說到瀏陽特產大家通常會想到煙花、瀏陽蒸菜,其實菊花石也是瀏陽一大特產,因內有自然形成的白色菊花而得名,可以說是取天地之靈氣,吸日月之精華,曾獲得“稀世珍品金獎”。

非遺館一樓有個十分寬闊的展廳擺放著各式菊花石雕,菊花石雕刻依據花形和題材運用適當的雕刻技法進行創作,技藝精湛,造型別致,且因花形絕無雷同,每件菊花石雕工藝品都獨一無二,具有極高的欣賞和收藏價值,每一座精美的菊花石雕或置於庭院或供於大廳或放於案前都能增色不少。

瀏陽夏布

瀏陽夏布(又叫苧麻布)也是瀏陽一大特色,是擁有近千年歷史的純手工技藝,卻是十分低調,瀏陽人都不一定知道。產自瀏陽高坪鄉,織工精細。相傳,每個農戶精細品一年僅能生產一匹或半匹,絕精者,兩年始成一匹。

在非遺館一樓靠近中心展廳位置,瀏陽夏布安靜地擺在木架上,摸起來輕薄細軟、涼爽透氣,易洗易幹又經久耐用,是夏季製作衣料、蚊帳的理想布料。店內夏布做成的布袋包包、扇子、窗簾等樸素清新,正符合當下原木、森系風的審美潮流,讓人很想帶回家。

雙峰溪硯

作為文房四寶之一,歷代文人雅士對硯有一種特殊的情感。雙峰溪硯石材特殊,製作工藝複雜,呵氣生水,著墨聞馨,曾被作為“貢品”進皇宮,是繼安徽歙硯、山東魯硯、甘肅洮硯、廣東端硯之後的又一中國名硯,遠銷海外。

在非遺館內可以看到這些雙峰溪硯,質地細膩,撫之生潤,紋理千奇百變。所有的硯臺都是藝人根據溪石的紋路而創意雕刻,各不相同。有的硯臺上雕刻出了長城,有的則是雕刻的樹木房屋,還有的直接將硯臺做成了石磨的樣子,在最上面一層磨墨,磨好的墨就會往下面一層出來,十分有趣。

湘西蠟染

我們生活中會看到藍底白花布料做成的具有湘西特色的頭巾、桌布等物品,這些物品通常都是採用蠟染工藝製作的。蠟染是中國古老的技藝,早在秦漢時代就已經存在了。湘西苗族有著獨特的審美,他們傳承了這門古老工藝,平時的裝束及生活用品都用到了蠟染工藝來裝飾。

在非遺館二樓,可以看到用來作壁掛、屏風、被面、桌罩、服裝等的蠟染花布,民族風格濃郁。在想要繪製圖案的地方打上蠟然後染色,打了蠟的地方不會染上顏色,從而形成印花。非遺館內會有蠟染、紮染的體驗活動,在染布老師的帶領下白色的布料在手中一步步染出美麗的樣子,染布不再神秘。

湘西竹編

湘西竹編是湘西傳統手工藝的典型代表,已有千餘年歷史。竹編做成的背籠、簸箕、米篩 、床 、椅、涼席等,是土家族人民必不可少的生產生活用品。在以前這些日常編織品幾乎人人都會,而隨著人們生活的改善,會這門手藝的人越來越少。記得小時候,小編的爺爺常編蚱蜢、螳螂逗我們玩,家裡的竹筐、竹籃也是爺爺編的。

在非遺館二樓《竹藝匯》內,彙集了眾多竹編手工藝品。全手工打造的竹編製品如收納盒、竹雕筆筒、竹籃等美觀而又實用,適宜家居,忍不住想買一個帶回家。

泥書

你知道什麼是泥書嗎?泥書,學名“雨花堆字匾牌”,是一種在原木大板上堆字的工藝,已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和制陶一樣,同樣是用泥,但泥書卻顯得更為神秘。其實,泥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並不少見,在大街上某家百年老字型大小的牌匾也許就用了泥書,只不過你不認得罷了。

在非遺館的中心展廳運氣好的話可以看到泥書傳承人在大廳製作匾牌。勺子堆字是小編認為最有技術難度也最具欣賞價值的一步,拿著小小的勺子舀著泥漿能在木板上寫出用毛筆才能寫出的字,可見製作者技藝精湛。堆字後還有貼金箔、刷桐油等步驟,製成後的匾牌能立於堂門百年不腐。

剪字

剪紙是中國古老的民間藝術,逢年過節抑或新婚喜慶的時候,人們會剪紙貼窗花。剪紙是利用對稱原理從而剪出各式精美的圖案,這是大家都知道的,而與之一字之差的“剪字”卻是截然不同。

在非遺館二樓被譽為“中華第一剪”的洪源曾創下了吉尼斯紀錄,不論是筆劃多麼複雜的漢字都能一剪很快地剪出來,即使不看,反手在背後也能很快地剪出一個漂亮的字,不僅如此,他還可以一刀剪一首詩。剪出的字線條流暢,置於紙上遠看就是書法作品。

除了這些,館內還有侗錦、郴州大布江拼布秀、棕編、邵陽藍印花布等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是各民族人民世代相傳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蘊藏著極其豐富和深刻文化內涵,具有獨特的魅力,而隨著社會發展,越來越多民俗藝術沒有人傳承,零星的手工藝人只能守著這些瑰寶偏居城市一隅,等待人們的發現和保護。

雨花非遺民俗藝術街區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杉木沖路198號

營業時間:每天9:00—17:30

長沙市可乘坐交通路線:

102路 103路 107路 120路 123路 140路

147路 152路 16路 17路 502路 702區間線

702路 703路 7路 801路 802路 806路上行 806路下行

(城南片區穿梭巴士2號線,省植物園下)

正是用醴陵釉下五彩技藝製作的。

在非遺館一樓左邊A1—A3號展廳內陳列了上百件精美的醴陵釉下五彩瓷器。小尺度的空間氛圍,微暗冷色調,可以沉浸其中感受陶瓷之美。醴陵釉下五彩瓷色彩豐富、濃而不俗、淡而有神,表面光亮平滑、晶瑩潤澤,紋飾精美,看得見,摸不著,不褪色。

長沙銅官窯陶瓷

唐朝時瓷器盛行“南青北白”,熟讀詩書的你想必對這段歷史不陌生。當時單色釉瓷器可謂盛極一時。而銅官窯發明青瓷釉下彩、白瓷釉中掛彩的新工藝,並將之與傳統的裝飾技藝結合起來,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贏得了世人的偏愛,打破了“南青北白”的格局,由此便可窺見銅官窯陶瓷的魅力。

在非遺館裡除了欣賞各種造型的陶藝品還可以動手體驗制陶,制陶藝人會一步步教你如何練泥、拉坯、造型,親密感受陶的素樸與溫潤。將泥不斷搓、揉、撚、雕,按著自己想要的樣子,這種感覺就像回到了童年,和小夥伴在鄉間田野玩泥巴,一小塊泥巴就是一方天地。時間在遠方虛幻地流著,泥在我掌中,你在我瞳中,拉坯仿佛是最浪漫的事。

瀏陽菊花石雕

說到瀏陽特產大家通常會想到煙花、瀏陽蒸菜,其實菊花石也是瀏陽一大特產,因內有自然形成的白色菊花而得名,可以說是取天地之靈氣,吸日月之精華,曾獲得“稀世珍品金獎”。

非遺館一樓有個十分寬闊的展廳擺放著各式菊花石雕,菊花石雕刻依據花形和題材運用適當的雕刻技法進行創作,技藝精湛,造型別致,且因花形絕無雷同,每件菊花石雕工藝品都獨一無二,具有極高的欣賞和收藏價值,每一座精美的菊花石雕或置於庭院或供於大廳或放於案前都能增色不少。

瀏陽夏布

瀏陽夏布(又叫苧麻布)也是瀏陽一大特色,是擁有近千年歷史的純手工技藝,卻是十分低調,瀏陽人都不一定知道。產自瀏陽高坪鄉,織工精細。相傳,每個農戶精細品一年僅能生產一匹或半匹,絕精者,兩年始成一匹。

在非遺館一樓靠近中心展廳位置,瀏陽夏布安靜地擺在木架上,摸起來輕薄細軟、涼爽透氣,易洗易幹又經久耐用,是夏季製作衣料、蚊帳的理想布料。店內夏布做成的布袋包包、扇子、窗簾等樸素清新,正符合當下原木、森系風的審美潮流,讓人很想帶回家。

雙峰溪硯

作為文房四寶之一,歷代文人雅士對硯有一種特殊的情感。雙峰溪硯石材特殊,製作工藝複雜,呵氣生水,著墨聞馨,曾被作為“貢品”進皇宮,是繼安徽歙硯、山東魯硯、甘肅洮硯、廣東端硯之後的又一中國名硯,遠銷海外。

在非遺館內可以看到這些雙峰溪硯,質地細膩,撫之生潤,紋理千奇百變。所有的硯臺都是藝人根據溪石的紋路而創意雕刻,各不相同。有的硯臺上雕刻出了長城,有的則是雕刻的樹木房屋,還有的直接將硯臺做成了石磨的樣子,在最上面一層磨墨,磨好的墨就會往下面一層出來,十分有趣。

湘西蠟染

我們生活中會看到藍底白花布料做成的具有湘西特色的頭巾、桌布等物品,這些物品通常都是採用蠟染工藝製作的。蠟染是中國古老的技藝,早在秦漢時代就已經存在了。湘西苗族有著獨特的審美,他們傳承了這門古老工藝,平時的裝束及生活用品都用到了蠟染工藝來裝飾。

在非遺館二樓,可以看到用來作壁掛、屏風、被面、桌罩、服裝等的蠟染花布,民族風格濃郁。在想要繪製圖案的地方打上蠟然後染色,打了蠟的地方不會染上顏色,從而形成印花。非遺館內會有蠟染、紮染的體驗活動,在染布老師的帶領下白色的布料在手中一步步染出美麗的樣子,染布不再神秘。

湘西竹編

湘西竹編是湘西傳統手工藝的典型代表,已有千餘年歷史。竹編做成的背籠、簸箕、米篩 、床 、椅、涼席等,是土家族人民必不可少的生產生活用品。在以前這些日常編織品幾乎人人都會,而隨著人們生活的改善,會這門手藝的人越來越少。記得小時候,小編的爺爺常編蚱蜢、螳螂逗我們玩,家裡的竹筐、竹籃也是爺爺編的。

在非遺館二樓《竹藝匯》內,彙集了眾多竹編手工藝品。全手工打造的竹編製品如收納盒、竹雕筆筒、竹籃等美觀而又實用,適宜家居,忍不住想買一個帶回家。

泥書

你知道什麼是泥書嗎?泥書,學名“雨花堆字匾牌”,是一種在原木大板上堆字的工藝,已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和制陶一樣,同樣是用泥,但泥書卻顯得更為神秘。其實,泥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並不少見,在大街上某家百年老字型大小的牌匾也許就用了泥書,只不過你不認得罷了。

在非遺館的中心展廳運氣好的話可以看到泥書傳承人在大廳製作匾牌。勺子堆字是小編認為最有技術難度也最具欣賞價值的一步,拿著小小的勺子舀著泥漿能在木板上寫出用毛筆才能寫出的字,可見製作者技藝精湛。堆字後還有貼金箔、刷桐油等步驟,製成後的匾牌能立於堂門百年不腐。

剪字

剪紙是中國古老的民間藝術,逢年過節抑或新婚喜慶的時候,人們會剪紙貼窗花。剪紙是利用對稱原理從而剪出各式精美的圖案,這是大家都知道的,而與之一字之差的“剪字”卻是截然不同。

在非遺館二樓被譽為“中華第一剪”的洪源曾創下了吉尼斯紀錄,不論是筆劃多麼複雜的漢字都能一剪很快地剪出來,即使不看,反手在背後也能很快地剪出一個漂亮的字,不僅如此,他還可以一刀剪一首詩。剪出的字線條流暢,置於紙上遠看就是書法作品。

除了這些,館內還有侗錦、郴州大布江拼布秀、棕編、邵陽藍印花布等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是各民族人民世代相傳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蘊藏著極其豐富和深刻文化內涵,具有獨特的魅力,而隨著社會發展,越來越多民俗藝術沒有人傳承,零星的手工藝人只能守著這些瑰寶偏居城市一隅,等待人們的發現和保護。

雨花非遺民俗藝術街區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杉木沖路198號

營業時間:每天9:00—17:30

長沙市可乘坐交通路線:

102路 103路 107路 120路 123路 140路

147路 152路 16路 17路 502路 702區間線

702路 703路 7路 801路 802路 806路上行 806路下行

(城南片區穿梭巴士2號線,省植物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