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北洋軍第一凶師,歷任將領均不都善終,暴卒或橫死

北洋六鎮,即清末新建陸軍第一至第六鎮,是清末拱衛京畿最強的武裝力量。

歷史上,袁世凱小站練兵,基本上摒棄了八旗、綠營和湘淮軍的舊制,注重武器裝備的近代化和標準化,

強調實施新法訓練的嚴格性,成為中國近代陸軍的草創先河。‘’

光緒二十七年,清政府決定在全國推行常備軍制。同年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在其所轄武衛右軍基礎上,編練北洋常備軍兩鎮,連同武衛右軍、武衛右軍先鋒隊、自強軍,擴編建制,

於光緒31年練成五個鎮,加上由袁世凱編練的京旗常備軍(後稱北洋第一鎮),合稱北洋六鎮。

北洋六鎮中,除第一鎮由旗人組成,袁不能完全控制外,其餘五鎮全部是袁的嫡系。軍事首長也是由袁一手選定的,幾乎無一例外都是小站出身。其中頗富傳奇色彩的是北洋第六鎮,被人稱之為“北洋軍第一凶師”。

為什麼有此殺氣騰騰的綽號呢?原因無他,並非打仗出了名,而是迷信說法傷大將,自清末民初,歷任鎮統、師長大多不得善終。

除了王士珍、段祺瑞短期任職外,下面看看之後歷任第六鎮將領的結局:

趙國賢,河南省項城人。早年投袁甲三部,後在袁之親軍中任職。入新建陸軍,曾歷任武衛右軍宿衛營統領等職,授陸軍第六鎮鎮統,並授記名提督銜。清末赴廣東潮州任總兵。辛亥時被義軍圍困,自縊而死。

吳祿貞,字綬卿,湖北省雲夢縣人。早年曾入湖北武備學堂,後官費入日本士官學校一期步兵科。畢業歸國後,歷任東三省督練處參議、延吉邊務督辦、副都統等職。同年任第六鎮統制。

辛亥,密與張紹曾、藍天蔚聯絡,準備回應革命,至石家莊與閻錫山聯合,旋被袁世凱派周麟符刺殺於石家莊車站。

馬繼曾,甘肅河州回人。民國後任陸軍第六師師長,兼署江西贛北鎮守使,率部至湘西,任第一路司令,進攻護國軍,後因北洋第七混成旅旅長唐天喜,受蔡鍔30萬銀元賄賂,發動叛亂,兵進師部,兵敗自殺。

周文炳,字善夫,河北人。畢業于日本振武學校及士官學校第三期,

歷任北洋督練處提調、陸軍第六師十二旅旅長。接任馬繼曾,任第六師師長;同年秋,突得疾病,去職,以暴疾亡。

李純,字秀山,直隸天津人。畢業于北洋武備學堂,歷任北洋軍政司教練處提調,第六鎮第十一協協統。武昌起義後,所部改為混成旅,南下與革命軍作戰;民國成立後,改鎮為師,任江西都督,第六師師長,後調任江蘇督軍,兼蘇皖贛巡閱使;同年,暴死于南京,據說是為人下毒。

齊燮元,字撫萬,直隸寧河人,畢業于北洋速成武備學堂,歷任軍職。李純暴亡後繼任第六師師長,先後擔任任江蘇軍務督辦、蘇皖贛巡閱副使等職。抗戰爆發後,淪為漢奸。1945年8月抗戰勝利後,,被捕,槍決于南京。死處恰好就是他當年駐防的雨花臺。

齊燮元,字撫萬,直隸寧河人,畢業于北洋速成武備學堂,歷任軍職。李純暴亡後繼任第六師師長,先後擔任任江蘇軍務督辦、蘇皖贛巡閱副使等職。抗戰爆發後,淪為漢奸。1945年8月抗戰勝利後,,被捕,槍決于南京。死處恰好就是他當年駐防的雨花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