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細觀京劇《馬前潑水》,思量社會現實人生,且行且珍惜

(圖、文/王冰雨)

馬前潑水真容易,持鏡重圓十分難。

人若無情天也棄,貧賤夫妻最應堅。

京劇《馬前潑水》

小可不才胡謅打油詩一首,以記前日(2017年11月1日)

在北京繁星戲劇村觀摩北京京劇院出演的《馬前潑水》劇碼之感。

曾記得唐朝元稹有句詩曰:“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京劇《馬前潑水》

這句話用於形容《馬前潑水》中朱買臣未發家之前與其妻崔氏的生活窘迫最恰當不過了。

試問茅廬草舍,家徒四壁,又灶裡無柴,缸中無米,衣單天冷,大雪紛揚,一介寒儒與其妻如何度日?書中的功名利祿,富貴榮華,此時此刻更像是癡人說夢。家計的無奈,功名的辛酸,也許只有參加過九次科舉,而又屢試屢敗的朱買臣最感受之深。面對現實生活的朝不保夕,崔氏的苛責與辱駡,到最後的討要休書,
似乎崔氏的言行又有幾分可以原諒。“嫁漢嫁漢,穿衣吃飯”古之平常。而生活在中國古代的書生與生俱來的夢想便是有朝一日名登金榜,得以封妻蔭子。

京劇《馬前潑水》

夢想終究是美好的,而現實也終究會磨礪你。崔氏最終禁受不住現實的逼迫而選擇了離開,

對於崔氏的離去小編個人認為無可厚非,但上升到道德層面卻讓人深惡痛疾。這是對愛情忠貞的否定,對夫妻感情的背叛。這樣的水性楊花,又如何可以長久的安身立命,讓人扼腕歎息。孤家寡人的朱買臣卻時來運轉,得以躋身功名,榮歸故里。這也許便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巧合吧!在其衣錦回鄉的路上遇見叫花婆一人,此人便是其妻崔氏,崔氏苦苦哀求重修秦晉舊好,
而此時飛黃騰達的朱買臣也算是揚眉吐氣了。

京劇《馬前潑水》

追憶當初崔氏的言行侮辱,朱買臣心中即憤又恨,但念及夫妻之情朱買臣又生幾分惻隱之心,當初洞房花燭,你儂我儂,挑燈伴讀,不離不棄,到後來的勞燕分飛,又到如今的路頭相遇。

朱買臣的心中是愛?是恨?是喜?是憂?便費人琢磨了。欲團圓又恐旁人嘲笑,朱買臣最終以一盆清水潑地,若崔氏可收集覆水,便與她重修舊好。馬前潑水便是朱買臣對崔氏的訣別,更是他們感情的決裂。崔氏也深悔自己當初目光短淺,未能與朱買臣相依度日,她便選擇了自盡以示自己對夫妻離散的悔恨,此時的朱買臣也追悔莫及,全劇以此告終。

京劇《馬前潑水》

觀完此劇,小編心中不禁有點傷感。對崔氏與朱買臣愛情甚有的幾分同情,崔氏是可憐的,若沒有蠅頭利祿,富貴虛名,沒有丈夫的屢試不中,家道艱難。她也不會變就成最後的潑皮無賴,這一切都是當時社會現實造成的,是文人追求名利的代價。所以說崔氏更是不幸的。富貴功名,榮華利祿,不過朝露晨霜。人生猶如南柯一夢,又何必浮生終日苦奔忙。不如活在平常,徐志摩曾言:“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人生應為得之不喜,失之不憂。任庭前花開花落,天邊雲卷雲舒。正如《詩經》所雲:“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本文為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事宜私信聯繫小編。

京劇《馬前潑水》

觀完此劇,小編心中不禁有點傷感。對崔氏與朱買臣愛情甚有的幾分同情,崔氏是可憐的,若沒有蠅頭利祿,富貴虛名,沒有丈夫的屢試不中,家道艱難。她也不會變就成最後的潑皮無賴,這一切都是當時社會現實造成的,是文人追求名利的代價。所以說崔氏更是不幸的。富貴功名,榮華利祿,不過朝露晨霜。人生猶如南柯一夢,又何必浮生終日苦奔忙。不如活在平常,徐志摩曾言:“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人生應為得之不喜,失之不憂。任庭前花開花落,天邊雲卷雲舒。正如《詩經》所雲:“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本文為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事宜私信聯繫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