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朱買臣——“馬前潑水”、覆水難收拒前妻

朱買臣休妻

一般談到破碎的感情和無法挽回的事情時,

我們一般都會用覆水難收來形容,但大部分人可能不知道這樣一個詞是從哪兒來的,因何而起?這就是我們今天主人翁的故事——朱買臣

朱買臣是西漢著名的詞賦家,是覆水難收成語的創造者,也是三字經中“如負薪,如掛角”的如負薪的主角(就是一邊砍柴一邊看書,堪比張恒鑿壁偷光啊,是我輩讀書人的楷模啊。

但朱買臣的人生經歷可不是如總結般那麼輕鬆,他家裡本身就窮,

到了四十多歲還一事無成,只知道讀書,連個維持生計的手藝都沒有,只能每天跟著媳婦上山砍柴,最主要是他連砍柴都不專業,不專心,老邊砍柴邊看書;不光看書,有時看到高興處還大聲朗誦,旁若無人。連他媳婦都看不下去了,因為按照當時的觀念,讀書是有錢人的事,正所謂有錢才有閑,而有閑才讀書,窮得兩餐不飽還窮顯擺書卷氣,那就是犯傻冒酸氣,
甚至於是不務正業,懶惰加擺不正自己的人生位置。跟著這種迂腐又沒出息的男人,這當然惹妻子既羞又惱,大聲呵斥他不要再出聲了,不然的話大家一拍兩散,也就是威脅他說要離婚,各奔前程。

朱買臣就和聲細語的跟媳婦說,媳婦再忍幾年,我已經算過命了,到五十歲我就發達了,出將入相一步登天了(參見朱時茂陳佩斯演的小品姐夫與小舅子,陳佩斯學朱時茂哄他姐的表情)。

估計也是老朱這種話說的太多了,從二十歲結婚就開始說,堅持了二十多年,他老婆也聽膩了,面對老公的十分空洞的豪言壯語,早已受夠了的老婆崔氏幾乎是對他吼了起來。“真是不知羞字如何寫,你連自己都差點養不活,也不知哪天會餓死在溝渠之中,還做夢能升官發財,夫貴妻榮,做你的白日 夢去吧!這苦日子我受夠了,即使你以後是國老三公,我淪為乞丐,

也不會乞到你門上的,現在只想求你休了我,我好再嫁人過日子。”

負薪讀書

沒辦法,老朱通知只能寫了休書離婚,與其說是老朱休了老婆不如說是崔氏休了老朱,沒過幾天,崔氏就跟隔壁張木匠結婚了,估計早就開始眉來眼去了,我們老朱相對武大郎還是幸運的,

沒有臥床喊等我兄弟武松回來。

婚雖然離了,日子該過還得過,每天老朱依然一邊砍柴一邊看書一邊大聲朗誦,周邊的人已經見怪不怪,把它當成隔壁二傻子了。有一次清明節上墳崔氏和張木匠上墳還碰到了老朱,正好他們帶了生食需要用柴現場烹製(當時的習俗不能帶熟食祭祀),就直接買下了老朱的柴火,最好還請了老朱好好吃了一頓,三人行的相處還是很和諧。

要不說人生處處有驚喜呢,老朱預料的五十歲大富大貴的機遇就這樣悄然來了。根據漢朝吏治,各郡在年中都要進京想皇帝做述職報告,朱買臣就等到了一個隨郡吏上京的機會,郡史曰““隨上計吏為卒,將重車至長安。”也就是說朱買臣趁會稽郡年終上計的機會,隨掌計簿的官吏為卒押送行李車入長安,同時趁著公差向皇帝獻平定東越策,從此得到了皇帝的賞識,遂做太守。

當然此中還有一個曲折離奇的過程,甚至於史書還曾說他因駐京缺 錢淪為“乞丐”呢,富貴當然不是探囊取物那樣唾手可得啊。總之,要飛黃騰達絕對不會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老天爺不把你折騰得九死一生,你休想輕易得到。

所以,朱買臣自己是有上京城的機會了,但怎樣秀自己本領讓官家青睞又是一個大問題。何況,朱買臣做服役的卒更期滿,沒有了公糧享用,且“詣闕上書,書久不報。待詔公車,糧用乏”,上書沒得到皇帝及時批復,自己的盤纏用盡,又淪落到了饑寒交迫的地步。當然朱買臣並不氣餒,自己也已是年過半百了,離發達的日子不遠了,飽讀詩書的朱買臣也是對自己信心十足,認為自己不會倒楣一輩子。

所以儘管那時候朱買臣連下一頓都不知道在哪裡,人也老大不小了,但他卻從來沒有對此失望過,相信自己會順利地挨過這段最艱苦的日子。沒有了公差,他也可以乞求上計吏(上報帳本的官員)給他一份臨時工的差事,幹什麼都行,就是砍柴燒飯也行,只要能填飽肚子,只要有命能等到明主漢武帝看了他的才華橫溢的奏章,那麼也就是他時來運轉的時候。再加上一些好心人輪流送給他吃的東西,所以他自己基本上也能安然度日。

嚴助

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他生命中的貴人出現了,這人就是他的同鄉、漢武帝大臣嚴助(也就是莊助,西漢著名辭賦家)。

那時候,嚴助正被皇帝寵倖,很有點發言權,而且他也是平定東越的主戰派,和朱買臣的政見基本一致,兩人當然是英雄重英雄,惺惺相惜也。有舉薦美名的嚴助當然不會放過很有點才華的吳縣老鄉朱買臣,立馬向皇帝推薦了朱買臣,皇帝與這個“最牛臨時工”相見並答問之後,也是讚賞有加,給他當上了家鄉的父母官也就是會稽太守。

就這樣,我們的老朱在五十歲實現了人生華麗的逆轉,從一個死讀書的傻子搖身一變成了鎮守一方的地方大員。

會稽的地方官聽說原來一向瘋瘋癲癲的朱買臣搖身一變成了自己的頂頭上司,為了討好他,發動當地百姓在朱買臣經過的道路上進行大掃除和基建工作,就是所謂的黃土墊道淨水潑街。

當朱買臣路過吳縣地界時,歷史的喜感又出現了。因為在修路人的隊伍裡,眼尖的朱買臣居然見到了他的前妻和現任丈夫張木匠,他們正揮汗如雨地在認真築路,以便掙點工錢。

這回一對曾經的夫妻四目相對,又是在這樣的一種大喜大悲的氛圍下重逢,當然是天意弄人,尤其是曾經那麼勢利眼的崔氏,想起曾經自己對夫君的刻薄搶白,狠狠地傷害過他,現在人家居然發達了,還是自己的父母官,心中當然是又驚喜又恐懼,真是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鹹一起往上湧,直怪自己為什麼不聽他的話,等他到50歲呢?不然自己就是威風八面的太守夫人,多令人羡慕啊!這樣想著,還真想大哭一場,直怨自己沒有發展眼光,看錯人了。

不過崔氏轉念一想,畢竟自己對他有過夫妻之恩,還有一飯之哺,量他也會念及於此吧?雖然不能“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至少也不會太難為自己。

果然,正如崔氏所想,比較有文化、有修養的高官前夫不僅不當眾羞辱懲罰她,還不計前嫌地讓官府的車子載上崔氏和張木匠到太守府上一聚,後來又讓這對夫妻在府上安頓下來,每日大魚大肉地招呼著,生怕怠慢了。

我也相信朱買臣在報恩,那份墓地的豐盛午餐,應該是朱買臣在最艱苦的歲月裡吃到的最美味、最溫暖的飯菜了,老婆離自己而去只能怨自己沒本事,絕對不能怪別人。

現在自己有條件了,所以也能夠供給食宿還一飯之恩了。要是常人,不知感到多麼幸福,只是有點“烈女本色”的崔氏卻拋棄錦衣美食,一個月後莫名其妙地上吊自殺了。

關於自殺的內幕,誰也不知道,也可以說是眾說紛紜,最大的嫌疑就是崔氏想重婚。按照最經典的野史小說和戲曲唱段來說,那就是崔氏想休了張木匠,再和朱買臣前緣相續,可是地位變了的朱買臣可以出錢養她,卻不想再和她破鏡重圓,因為她已經是潑出去的水了。所以,朱買臣派人端來一盆清水潑在馬前,說如果崔氏若能將潑在地上的水再悉數收回盆中的話,他就答應重婚。可是覆水難收,這樣一來也相當於是拒絕了崔氏的請求,他們的夫妻緣已盡。後來崔氏羞愧難當,精神有點失常,常常胡言亂語,最終索性一尺白綾結束了自己失敗的一生,空留一地傳說……

張湯

當然朱買臣後來的結局也不會太好,在出任了一年會稽郡太守一年後,因軍中調入中央,位列九卿。後來又是宦海沉浮,因自己的官場引路人嚴助被殺而與當時任廷尉的酷吏張湯結怨,要置其於死地,所以向漢武帝陷害張湯,張湯自殺。再後來皇帝知道了事情原委,所以朱買臣亦被誅于長安,於是沒有了後來。

對於自殺的崔氏和朱買臣的感情故事,我們無法去批評崔氏的有眼無珠,每個人都不可能進行一輩子的賭注,夫妻相處我們需要給彼此安全感,而不是孤注一擲的承諾。

要不說人生處處有驚喜呢,老朱預料的五十歲大富大貴的機遇就這樣悄然來了。根據漢朝吏治,各郡在年中都要進京想皇帝做述職報告,朱買臣就等到了一個隨郡吏上京的機會,郡史曰““隨上計吏為卒,將重車至長安。”也就是說朱買臣趁會稽郡年終上計的機會,隨掌計簿的官吏為卒押送行李車入長安,同時趁著公差向皇帝獻平定東越策,從此得到了皇帝的賞識,遂做太守。

當然此中還有一個曲折離奇的過程,甚至於史書還曾說他因駐京缺 錢淪為“乞丐”呢,富貴當然不是探囊取物那樣唾手可得啊。總之,要飛黃騰達絕對不會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老天爺不把你折騰得九死一生,你休想輕易得到。

所以,朱買臣自己是有上京城的機會了,但怎樣秀自己本領讓官家青睞又是一個大問題。何況,朱買臣做服役的卒更期滿,沒有了公糧享用,且“詣闕上書,書久不報。待詔公車,糧用乏”,上書沒得到皇帝及時批復,自己的盤纏用盡,又淪落到了饑寒交迫的地步。當然朱買臣並不氣餒,自己也已是年過半百了,離發達的日子不遠了,飽讀詩書的朱買臣也是對自己信心十足,認為自己不會倒楣一輩子。

所以儘管那時候朱買臣連下一頓都不知道在哪裡,人也老大不小了,但他卻從來沒有對此失望過,相信自己會順利地挨過這段最艱苦的日子。沒有了公差,他也可以乞求上計吏(上報帳本的官員)給他一份臨時工的差事,幹什麼都行,就是砍柴燒飯也行,只要能填飽肚子,只要有命能等到明主漢武帝看了他的才華橫溢的奏章,那麼也就是他時來運轉的時候。再加上一些好心人輪流送給他吃的東西,所以他自己基本上也能安然度日。

嚴助

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他生命中的貴人出現了,這人就是他的同鄉、漢武帝大臣嚴助(也就是莊助,西漢著名辭賦家)。

那時候,嚴助正被皇帝寵倖,很有點發言權,而且他也是平定東越的主戰派,和朱買臣的政見基本一致,兩人當然是英雄重英雄,惺惺相惜也。有舉薦美名的嚴助當然不會放過很有點才華的吳縣老鄉朱買臣,立馬向皇帝推薦了朱買臣,皇帝與這個“最牛臨時工”相見並答問之後,也是讚賞有加,給他當上了家鄉的父母官也就是會稽太守。

就這樣,我們的老朱在五十歲實現了人生華麗的逆轉,從一個死讀書的傻子搖身一變成了鎮守一方的地方大員。

會稽的地方官聽說原來一向瘋瘋癲癲的朱買臣搖身一變成了自己的頂頭上司,為了討好他,發動當地百姓在朱買臣經過的道路上進行大掃除和基建工作,就是所謂的黃土墊道淨水潑街。

當朱買臣路過吳縣地界時,歷史的喜感又出現了。因為在修路人的隊伍裡,眼尖的朱買臣居然見到了他的前妻和現任丈夫張木匠,他們正揮汗如雨地在認真築路,以便掙點工錢。

這回一對曾經的夫妻四目相對,又是在這樣的一種大喜大悲的氛圍下重逢,當然是天意弄人,尤其是曾經那麼勢利眼的崔氏,想起曾經自己對夫君的刻薄搶白,狠狠地傷害過他,現在人家居然發達了,還是自己的父母官,心中當然是又驚喜又恐懼,真是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鹹一起往上湧,直怪自己為什麼不聽他的話,等他到50歲呢?不然自己就是威風八面的太守夫人,多令人羡慕啊!這樣想著,還真想大哭一場,直怨自己沒有發展眼光,看錯人了。

不過崔氏轉念一想,畢竟自己對他有過夫妻之恩,還有一飯之哺,量他也會念及於此吧?雖然不能“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至少也不會太難為自己。

果然,正如崔氏所想,比較有文化、有修養的高官前夫不僅不當眾羞辱懲罰她,還不計前嫌地讓官府的車子載上崔氏和張木匠到太守府上一聚,後來又讓這對夫妻在府上安頓下來,每日大魚大肉地招呼著,生怕怠慢了。

我也相信朱買臣在報恩,那份墓地的豐盛午餐,應該是朱買臣在最艱苦的歲月裡吃到的最美味、最溫暖的飯菜了,老婆離自己而去只能怨自己沒本事,絕對不能怪別人。

現在自己有條件了,所以也能夠供給食宿還一飯之恩了。要是常人,不知感到多麼幸福,只是有點“烈女本色”的崔氏卻拋棄錦衣美食,一個月後莫名其妙地上吊自殺了。

關於自殺的內幕,誰也不知道,也可以說是眾說紛紜,最大的嫌疑就是崔氏想重婚。按照最經典的野史小說和戲曲唱段來說,那就是崔氏想休了張木匠,再和朱買臣前緣相續,可是地位變了的朱買臣可以出錢養她,卻不想再和她破鏡重圓,因為她已經是潑出去的水了。所以,朱買臣派人端來一盆清水潑在馬前,說如果崔氏若能將潑在地上的水再悉數收回盆中的話,他就答應重婚。可是覆水難收,這樣一來也相當於是拒絕了崔氏的請求,他們的夫妻緣已盡。後來崔氏羞愧難當,精神有點失常,常常胡言亂語,最終索性一尺白綾結束了自己失敗的一生,空留一地傳說……

張湯

當然朱買臣後來的結局也不會太好,在出任了一年會稽郡太守一年後,因軍中調入中央,位列九卿。後來又是宦海沉浮,因自己的官場引路人嚴助被殺而與當時任廷尉的酷吏張湯結怨,要置其於死地,所以向漢武帝陷害張湯,張湯自殺。再後來皇帝知道了事情原委,所以朱買臣亦被誅于長安,於是沒有了後來。

對於自殺的崔氏和朱買臣的感情故事,我們無法去批評崔氏的有眼無珠,每個人都不可能進行一輩子的賭注,夫妻相處我們需要給彼此安全感,而不是孤注一擲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