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任伯年中國畫作品投資價值分析|大藏嘉藝術指數10

《華祝三多圖》任伯年作

藝術家簡介

任伯年(1840~1896年)

任伯年,早年名潤,字次遠,號小樓,後改名頤,字伯年,別號山陰☆禁☆道上行者、壽道士等,以字行。山陰(今屬浙江紹興)人,父任鶴聲(淞雲)乃民間畫工,專擅肖像寫真,早年跟隨其父學畫人物肖像,練就了扎實的人物默寫技能,後從任熊、任薰學畫,後居上海賣畫為生。

任伯年與任熊、任薰合稱“海上三任”,

是“海上畫派”的代表人物,還與吳昌碩、蒲華、虛谷齊名為“清末海派四傑”。他的主要成就是在於人物畫和花鳥畫方面,往往寥寥數筆,便能把人物整個神態表現出來,著墨不多而意境深遠,其線條簡練沉著,有力瀟灑;他常畫鍾馗,他筆下的鍾馗心胸磊落、不怕鬼,不信邪;他的花鳥畫,總是把花與鳥連在一起,禽鳥顯得很突出,花卉有時只作背景,整個畫面充滿了詩的意境。

19世紀80年代是任伯年創作的鼎盛時期,創作題材上範圍擴大了,具有深刻的社會內容,用隱晦的手段寄寓深情。90年代,畫作數量很多,但從作品的思想性看似乎沒有超出80年代,但藝術手法上則更加熟練,大膽、概括,特別是花鳥畫,達到“爐火純青”的佳境。

代表作品有《陳小蓬鬥梅圖》(現藏故宮博物院),《五十六歲仲英寫像》、《雀屏圖》《漁歸圖》、仿《宣和芭蕉圖》等。

早期市場

1868年,任伯年初到上海,一幅扇面只能賣到兩、三角,胡公壽幫他入住古香室,古香室為他制定潤格、幫他出售作品等,此後任伯年作品的銷路才慢慢好起來。在胡公壽的推薦下,任伯年結識了九華堂老闆黃錦裳,其經常高價買進任伯年的作品,兩人關係很好,任伯年稱黃錦裳為“錦裳三兄”,屢屢為他作畫。

1872年,當時一流海派書畫家的作品大約在每平尺1至2元,二流的僅有幾角錢,

任伯年畫作的潤格是每平尺3元,可見在當時一流書畫家中他的潤格也是很高的。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正是任伯年創作旺盛的時期,那時任住在上海三牌樓附近,購畫者和訂畫者很多,以致於他都沒有辦法兼顧每一個顧客,有的人為了得到任伯年的一幅畫甚至甘願多付幾倍的價錢,可見他的畫作在市場上的暢銷程度。

《荷花游禽圖》任伯年作

拍賣市場

以下內容主要根據“大藏嘉藝術指數”編寫而成:

上拍量與成交量分析

圖一 2007秋~2017春 上拍數

圖二 2007秋~2017春 成交率

圖三 2007秋~2017春 成交數

圖四 2007秋~2017春 成交額

任伯年繪畫作品在內地最早上拍時間是1993年,此後連續上拍,2007年至2008年波動較大,2012年春達到目前最高——89件,自2012年秋拍後調整下滑,逐漸穩定在每拍賣季70件左右。

整體來看,任伯年繪畫作品的成交率維持在71%左右,最高達76%,可見任伯年的作品受社會認可的程度之高;成交數維持在50件左右,最高達60件;任伯年繪畫作品的成交額最高達RMB 203,541,275,成交額基本維持在RMB 33,928,275左右。

拍賣均價分析

圖五 2007秋~2017春 拍賣均價

從1986年開始,香港的蘇富比和佳士得兩大拍賣行每年都拍賣任伯年的畫作,1986年5月第一次由蘇富比拍賣的《人物冊》達到16萬港元的高價,1988年其精品的成交價已突破70萬元,1990年他的價格稍有回落,1991年開始,價格穩步上升,1993年由上海朵雲軒拍賣的《花鳥草蟲冊》,十二開,每開33*38cm,成交價105萬。

在中國近代書畫市場經歷2005年的階段性高峰後進入調整階段的整體走勢中,任伯年的行情還算穩定。從2008年開始逐步上升,2011年春達到目前拍賣價最高峰:743,918元/平尺,隨後回落至126,443元/平尺,2016年秋季達到:235,075元/平尺。

最高價分析

圖六 2007秋~2017春 最高價

西泠印社2011春拍“中國書畫近現代名家作品專場(一)”,任伯年的《華祝三多圖》,作品拍出了目前最高價:RMB 166,750,000。

中貿聖佳2005年春拍“中國古代書畫(一)”,任伯年的《華祝三多圖》拍出了:RMB 28,600,000。

2015年北京北京匡時春季拍賣會“澄道——近現代繪畫夜場”,任伯年的《花鳥三屏》立軸 紙本 拍出了:RMB12,650,000。

此三幅繪畫作品目前為止是任伯年拍賣價中的TOP3.

《花鳥三屏》任伯年作

投資回報分析

如果在2007年秋買入100平尺的任伯年作品,大概需要花費RMB6,612,100,如果在2016年秋賣出,大概可以賣出RMB 18,792,500,平均年收益率為28.23%,比北京2007至2016年商品房房價年增長率13.04%高出15.19%。

(注:此資料來源於雲房資料研究中心)

圖二 2007秋~2017春 成交率

圖三 2007秋~2017春 成交數

圖四 2007秋~2017春 成交額

任伯年繪畫作品在內地最早上拍時間是1993年,此後連續上拍,2007年至2008年波動較大,2012年春達到目前最高——89件,自2012年秋拍後調整下滑,逐漸穩定在每拍賣季70件左右。

整體來看,任伯年繪畫作品的成交率維持在71%左右,最高達76%,可見任伯年的作品受社會認可的程度之高;成交數維持在50件左右,最高達60件;任伯年繪畫作品的成交額最高達RMB 203,541,275,成交額基本維持在RMB 33,928,275左右。

拍賣均價分析

圖五 2007秋~2017春 拍賣均價

從1986年開始,香港的蘇富比和佳士得兩大拍賣行每年都拍賣任伯年的畫作,1986年5月第一次由蘇富比拍賣的《人物冊》達到16萬港元的高價,1988年其精品的成交價已突破70萬元,1990年他的價格稍有回落,1991年開始,價格穩步上升,1993年由上海朵雲軒拍賣的《花鳥草蟲冊》,十二開,每開33*38cm,成交價105萬。

在中國近代書畫市場經歷2005年的階段性高峰後進入調整階段的整體走勢中,任伯年的行情還算穩定。從2008年開始逐步上升,2011年春達到目前拍賣價最高峰:743,918元/平尺,隨後回落至126,443元/平尺,2016年秋季達到:235,075元/平尺。

最高價分析

圖六 2007秋~2017春 最高價

西泠印社2011春拍“中國書畫近現代名家作品專場(一)”,任伯年的《華祝三多圖》,作品拍出了目前最高價:RMB 166,750,000。

中貿聖佳2005年春拍“中國古代書畫(一)”,任伯年的《華祝三多圖》拍出了:RMB 28,600,000。

2015年北京北京匡時春季拍賣會“澄道——近現代繪畫夜場”,任伯年的《花鳥三屏》立軸 紙本 拍出了:RMB12,650,000。

此三幅繪畫作品目前為止是任伯年拍賣價中的TOP3.

《花鳥三屏》任伯年作

投資回報分析

如果在2007年秋買入100平尺的任伯年作品,大概需要花費RMB6,612,100,如果在2016年秋賣出,大概可以賣出RMB 18,792,500,平均年收益率為28.23%,比北京2007至2016年商品房房價年增長率13.04%高出15.19%。

(注:此資料來源於雲房資料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