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吳昌碩中國畫作品投資價值分析|大藏嘉藝術指數「7」

吳昌碩(1844~1927)

藝術家簡介

吳昌碩,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

又署倉石、蒼石,多別號,常見者有倉碩、老蒼、老缶、苦鐵、大聾、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豐縣鄣吳村(今湖州市安吉縣)人。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西泠印社首任社長,與任伯年、蒲華、虛穀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集“詩、書、畫、印”為一身,融金石書畫為一爐,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文人畫最後的高峰”。在繪畫、書法、篆刻上都是旗幟性人物,在詩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詣。

吳昌碩作品集有《吳昌碩畫集》《吳昌碩作品集》《苦鐵碎金》《缶廬近墨》《吳蒼石印譜》《缶廬印存》等,詩作集有《缶廬集》。

吳昌碩最擅長寫意花卉,受徐渭和八大山人影響最大,由於他書法、篆刻功底深厚,他把書法、篆刻的行筆、運刀及章法、體勢融入繪畫,形成了富有金石味的獨特畫風。吳昌碩作畫用“草篆書”以書法入畫,線條功力異常深厚。

作為海派繪畫的創立者,他的藝術對於中國近現代繪畫的發展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20世紀以來,許多傑出的畫家如:齊白石、王震、趙子雲、陳師、陳半丁、陳師曾、朱屺瞻、劉海粟、錢瘦鐵、潘天壽、吳茀之、王個簃、諸樂三等都受到吳昌碩藝術的影響與啟示,他們是研究吳昌碩藝術具有代表性的實踐者。

《致三多花卉冊》吳昌碩作

早期市場

吳昌碩生平第一份正式的書畫潤格是在1903年他60歲時自訂的。

1911年夏,吳昌碩正式遷居上海,從此開始了寓滬弩書賣畫的生涯。就公開刊行的資料可知,在吳昌碩寓滬的這段時間中(1911一1927年),其書畫潤例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拉升變動。

1914年上海振青書畫社書畫集第一期載擊廬潤例:堂匾念(二十)兩,齋匾八兩,楹聯三尺三兩、四尺四兩、五尺五兩、六尺八兩。

橫直整張四尺八兩、五尺十二兩、六尺十六兩。注:每兩做大洋一元四角,癸醜正月擊翁七十歲重定。

1920年擊廬潤格:堂匾三十兩,齋匾二十兩,楹聯三尺六兩、四尺八兩、五尺十兩、六尺十四兩。橫、直幅三尺十八兩、四尺三十兩、五尺四十兩。屏條三尺八兩、四尺十二兩、五尺十六兩。山水:視花卉例加三倍,點景加半,金箋加半。篆與行書潤例:刻印每字四兩,題詩、跋每件三十兩,

磨墨費每件四錢。(每兩作大洋一元四角)

從1914到1921年間,吳昌碩的書畫市場價格可清晰的見到一個大幅增長的走勢,在短短的7年間,吳昌碩的書畫價格幾乎每年都在翻倍遞增。

《花卉屏風》吳昌碩作

拍賣市場

以下內容主要根據“大藏嘉藝術指數”編寫而成:

上拍量與成交量分析

圖一 2007秋~2017春 上拍數

圖二 2007秋~2017春 成交率

圖三 2007秋~2017春 成交數

圖四 2007秋~2017春 成交額

吳昌碩繪畫作品在內地最早上拍時間是1993年,此後連續上拍,2007年至2009年波動較大,2011年秋達到目前最高——329件,自2012年春拍後調整下滑,逐漸穩定在每拍賣季217件左右。

整體來看,吳昌碩繪畫作品的成交率維持在70%左右,最高達82%,可見吳昌碩的作品受社會認可的程度之高;成交數維持在158件左右,最高達226件;吳昌碩繪畫作品的成交額最高達RMB 293,321,740,成交額基本維持在RMB 167,922,006左右。

拍賣均價分析

圖五 2007秋~2017春 拍賣均價

吳昌碩流傳下來的作品較多,但其作品歷來為人們所珍視,在民國時期就享有很高的聲譽,20世紀20年代,日本人來上海買吳昌碩的畫,開價高達100 兩銀子。

上世紀80年代,他的作品開始進入海外拍賣行,每幅作品在數萬元。至80年代中期,吳昌碩的精品開始突破十萬元,如1987年他的《山水》在香港市場上以12 萬港元售出。到了90年代初期,他的作品在海內外收藏家的追捧下,成交價扶搖直上,如1990年吳的精品《花果冊頁》在蘇富比拍賣會上以132萬港元拍出,創吳氏作品市場最高價。而其一般作品也動輒在10萬元以上,如他的 《菊石圖》和《曼倩移來》在1991年蘇富比拍賣會上分別以12萬港元和48萬港元成交。他的《紅綠梅花》成扇在1991年佳士得拍賣會創下7.15萬港元的好成績。

在中國近代書畫市場經歷2005年的階段性高峰後進入調整階段的整體走勢中,吳昌碩的行情還算穩定。從2010年開始逐步上升,2011年春達到245,939元/平尺,隨後回落至167,794元/平尺,2014年秋季達到目前拍賣均價高峰:256,575元/平尺。

最高價分析

圖六 2007秋~2017春 最高價

從2010秋拍開始,吳昌碩的繪畫作品拍賣價有了質的飛躍。

2012年北京保利的五周年秋季拍賣會“中國近現代書畫夜場(二)”,吳昌碩1917年作的《花卉》屏風十二扇 水墨紙本拍出了:RMB 36,960,000。

北京保利2014年秋拍“禦風——六家臻品之夜近現代”,吳昌碩1917年作的《花卉》屏風十二扇 水墨紙本拍出了:RMB38,525,000。

中國嘉德2015秋拍“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近現代”,吳昌碩的《致三多花卉冊》冊頁(四開八頁) 設色紙本,此幅作品拍出了目前最高價:RMB 43,700,000。

此三幅繪畫作品目前為止是吳昌碩拍賣價中的TOP3.

《壽桃》吳昌碩作

投資回報分析

如果在2007年秋買入100平尺的吳昌碩作品,大概需要花費RMB6,612,100,如果在2016年秋賣出,大概可以賣出RMB 18,792,500,平均年收益率為13.95%,比北京2007至2016年商品房房價年增長率13.04%高出0.91%。

(注:此資料來源於雲房資料研究中心)

上拍量與成交量分析

圖一 2007秋~2017春 上拍數

圖二 2007秋~2017春 成交率

圖三 2007秋~2017春 成交數

圖四 2007秋~2017春 成交額

吳昌碩繪畫作品在內地最早上拍時間是1993年,此後連續上拍,2007年至2009年波動較大,2011年秋達到目前最高——329件,自2012年春拍後調整下滑,逐漸穩定在每拍賣季217件左右。

整體來看,吳昌碩繪畫作品的成交率維持在70%左右,最高達82%,可見吳昌碩的作品受社會認可的程度之高;成交數維持在158件左右,最高達226件;吳昌碩繪畫作品的成交額最高達RMB 293,321,740,成交額基本維持在RMB 167,922,006左右。

拍賣均價分析

圖五 2007秋~2017春 拍賣均價

吳昌碩流傳下來的作品較多,但其作品歷來為人們所珍視,在民國時期就享有很高的聲譽,20世紀20年代,日本人來上海買吳昌碩的畫,開價高達100 兩銀子。

上世紀80年代,他的作品開始進入海外拍賣行,每幅作品在數萬元。至80年代中期,吳昌碩的精品開始突破十萬元,如1987年他的《山水》在香港市場上以12 萬港元售出。到了90年代初期,他的作品在海內外收藏家的追捧下,成交價扶搖直上,如1990年吳的精品《花果冊頁》在蘇富比拍賣會上以132萬港元拍出,創吳氏作品市場最高價。而其一般作品也動輒在10萬元以上,如他的 《菊石圖》和《曼倩移來》在1991年蘇富比拍賣會上分別以12萬港元和48萬港元成交。他的《紅綠梅花》成扇在1991年佳士得拍賣會創下7.15萬港元的好成績。

在中國近代書畫市場經歷2005年的階段性高峰後進入調整階段的整體走勢中,吳昌碩的行情還算穩定。從2010年開始逐步上升,2011年春達到245,939元/平尺,隨後回落至167,794元/平尺,2014年秋季達到目前拍賣均價高峰:256,575元/平尺。

最高價分析

圖六 2007秋~2017春 最高價

從2010秋拍開始,吳昌碩的繪畫作品拍賣價有了質的飛躍。

2012年北京保利的五周年秋季拍賣會“中國近現代書畫夜場(二)”,吳昌碩1917年作的《花卉》屏風十二扇 水墨紙本拍出了:RMB 36,960,000。

北京保利2014年秋拍“禦風——六家臻品之夜近現代”,吳昌碩1917年作的《花卉》屏風十二扇 水墨紙本拍出了:RMB38,525,000。

中國嘉德2015秋拍“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近現代”,吳昌碩的《致三多花卉冊》冊頁(四開八頁) 設色紙本,此幅作品拍出了目前最高價:RMB 43,700,000。

此三幅繪畫作品目前為止是吳昌碩拍賣價中的TOP3.

《壽桃》吳昌碩作

投資回報分析

如果在2007年秋買入100平尺的吳昌碩作品,大概需要花費RMB6,612,100,如果在2016年秋賣出,大概可以賣出RMB 18,792,500,平均年收益率為13.95%,比北京2007至2016年商品房房價年增長率13.04%高出0.91%。

(注:此資料來源於雲房資料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