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那些年語文課本裡的美食,你還記得幾個?

拾遺物語又是一年開學季。教室裡,又見書聲琅琅。

那時我們年紀小,或許根本沒讀懂課文裡講了什麼。但課文裡提到的美食,我們一定都認真研究過。

後來我們長大了,喝了許多地方的酒,吃了許多地方的飯,見了許多地方的席,但這些美食,似乎都不及兒時課本中的美食那般美味。

就像魯迅在《社戲》裡寫的——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

舌頭與語文教育狂歡,給予了我們最初的審美倫理啟蒙。

而小時候的味道,才是人生中不包含任何陳質雜味的味道。

1鴨蛋 鴨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說,帶殼切開,是一種,那是席間待客的辦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頭”用筷子挖著吃。筷子頭一紮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節選自汪曾祺《端午的鴨蛋》

語文老師教這篇課文時,特地買了高郵鹹鴨蛋,然後送給我們吃。還記得當時午飯就是就著鹹鴨蛋吃的。蛋黃真的超級美味的,現在想想都覺得美好。——鯨鯨鯨魚Alice2茴香豆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著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臉上又添上新傷疤了!”他不回答,對櫃裡說,“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節選自魯迅《孔乙己》

因為茴香豆,記住了孔乙己這個人,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對我們來說一盤茴香豆也是一種嚮往和誘惑。——等風等你看落日3槐花飯 在洋槐開花的季節,只要哪位小朋友走進槐鄉,他呀,准會被香氣熏醉了,傻乎乎地臥在槐樹下不想回家。好客的槐鄉孩子就會把他拉到家中,請他美美地吃上一頓槐花飯。

槐花飯是用大米拌槐花蒸的。吃鹹的,澆上麻油、蒜泥、陳醋;吃甜的,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節選自《槐香五月》

小學三年級學的《槐鄉五月》,槐花飯,真的是讀的時候都在流口水,老師講到無聊的地方,我就翻過去看這篇課文。——全世界最美的人4魚湯 一天,

他在一個水塘邊給我們洗衣裳,忽然看見一條魚跳出水面。他喜出望外地跑回來,取出一根縫衣針,燒紅了,彎成個釣魚鉤。這天夜裡,我們就吃到了新鮮的魚湯。儘管沒加佐料,可我們覺得沒有比這魚湯更鮮美的了,端起碗來吃了個精光。以後,老班長盡可能找有水塘的地方宿營,把我們安頓好,就帶著魚鉤出去了。第二天,他總能端著熱氣騰騰的鮮魚野菜湯給我們吃。——節選自陸定一《金色的魚鉤》

讀這篇課文,長征之艱辛看得我小小的心頭好苦,相當長一段時間對家裡的針都很珍惜。文字早已模糊,炊事班長煮魚湯給大家喝,自己吃魚骨頭的故事直到現在還讓我感動。——choco哩5楊桃 有一次學校上圖畫課,老師把兩個楊桃擺在講桌上,要同學們畫。我的座位在前排靠邊的地方。講桌上那兩個楊桃的一端正對著我。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五個角的什麼東西。——節選自岑桑《畫楊桃》

雖然課本寫的是畫楊桃,但是上課的時候,一直在看課文裡的插圖。那時候從來沒有見過楊桃,更談不上吃。不過圖片看起來很誘人,想著等我長大有錢了,我也要買來吃。——常量6羅漢豆 離平橋村還有一裡模樣,船行卻慢了,搖船的都說很疲乏,因為太用力,而且許久沒有東西吃。這回想出來的是桂生,說是羅漢豆正旺相,柴火又現成,我們可以偷一點來煮吃。大家都贊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裡,烏油油的都是結實的羅漢豆。——節選自魯迅《社戲》

備課《社戲》,讀到迅哥兒和小夥伴兒搖船歸來偷羅漢豆吃,想起小時候,外公也曾帶我偷偷去他相識的友人莊家地裡掰豌豆兒,拔小蘿蔔,看老山羊的鬍子,如今想來,外公也去了十年了。

——涼戈未眠城不夜

7牡蠣 我的父親忽然看見兩位先生在請兩位打扮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蠣。一個衣服襤褸的年老水手拿小刀撬開牡蠣,遞給了兩位先生,再由他們傳給兩位太太。他們的吃法也很文雅,一方精緻的手帕托著蠣殼,把嘴稍稍向前伸著,免得弄髒了衣服;然後嘴很快地微微一動就把汁水喝了進去,蠣殼就扔在海裡。——節選自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那時候讀了課文,可是我長那麼大根本不知道牡蠣是什麼,就吵著找我爸要,爸爸說沒有,後來媽媽做給我吃,好多年以來,我都以為我吃的是牡蠣,後來才知道我被媽媽騙了,吃的一直是鮑魚。——鍋務院院長8葡萄 葡萄種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葉向四面展開,就像搭起了一個個綠色的涼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掛在綠葉底下,有紅的、白的、紫的、暗紅的、淡綠的,五光十色,美麗極了。要是這時候你到葡萄溝去,熱情好客的維吾爾族老鄉,准會摘下最甜的葡萄,讓你吃個夠。收下來的葡萄有的運到城市去,有的運到陰房裡製成葡萄乾。——節選自權寬浮《葡萄溝》

說實話其實那時我看不懂課文講了什麼,但那副插圖加之老師的描述真的很讓人神往,吐魯番。那時候就想,一定要去吃個夠。——梔己ZHJ9青稞面 “不。你先走,我還要等我的同伴呢。”陳賡同志無可奈何,從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遞給小紅軍,說:“你把它吃了。”小紅軍把身上的乾糧袋一拉,輕輕的拍了拍,說:“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還多呢。”陳賡同志終於被這個小紅軍說服了,只好爬上馬背,朝前走去。他騎在馬上,心情老平靜不下來,從剛才遇見的小紅軍,想起一連串的孩子。從上海、廣州直到香港的碼頭上,跟他打過交道的那些窮孩子,一個個浮現在他眼前。“不對,我受騙了!”陳賡同志突然喊了一聲,立刻調轉馬頭,狠踢了幾下馬肚子,向來的路奔跑起來,等他找到那個小紅軍,小紅軍已經倒在草地上了。——節選自陳靖《倔強的小紅軍》

課本裡的青稞面,讓我無數次神遊。我小時候也一直以為青稞面超級好吃,至少也是油潑菠菜面的級別。——王祖甜10荔枝 趁著她高興的勁兒,我掏出荔枝:“媽!今兒我給您也買了好東西。”母親一見荔枝,臉立刻沉了下來:“你財主了怎麼著?這麼貴的東西,你……”我打斷母親的話:“這麼貴的東西,不興咱們嘗嘗鮮!”母親撲啼一聲笑了,筋脈突兀的手不停地撫摸著荔枝,然後用小拇指甲蓋劃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剝開皮又不讓皮掉下,手心托著荔枝,像是托著一隻剛剛啄破蛋殼的小雞。——節選自肖復興《荔枝》

小時候的語文課本真的給我們安利過太多好吃的,我對荔枝情有獨鍾,就是因為那篇出現在小學課本裡的《荔枝》。

——舊時光旅者

11糖葫蘆 我父親是走街串巷賣糖葫蘆的。他做的糖葫蘆在天津非常有名。父親的糖葫蘆做得好,用的都是最好的材料。早晨起來,父親去市上買來紅果、海棠、山藥、紅小豆等,先把這些東西洗乾淨。紅果、海棠去了把兒和尾,有一點兒掉皮損傷的都要挑出來,選出上好的在陽光下晾曬。青絲、玫瑰也是要上等的。蘸糖葫蘆必須用冰糖,綿白糖不行,蘸出來不亮。煮糖用銅鍋,鐵鍋煮出的糖發黑。——節選自新鳳霞《萬年牢》

我的天,沒人記得小學課本裡的萬年牢嗎?那個冰糖葫蘆我記到現在。——靄妹 12苦柚 正是柚子上市的旺季,一筐筐黃澄澄的柚子擺在街道兩旁,賣的人在吆喝:“賣柚子,好甜的柚子!”“先嘗後買,不甜不要錢!”我們東瞧瞧,西看看,不知買誰的好。往前走,來到一個賣柚子的小姑娘跟前,她大約和堂妹一樣年紀。紅紅的臉蛋上印著兩個淺淺的酒窩,胸前,別著一枚中學校徽。她安靜地坐在那裡,一雙美麗的大眼睛出神地盯著打開的書,看樣子她早已忘了自己是賣柚子的了。“多少錢一個?”伯父指著她那筐又大又黃的柚子問。“一毛”。“這麼便宜”。“今天是星期天,我幫媽媽賣柚子,她說自己家的,賣便宜點”。“這是什麼柚子?” 伯父又問。“這叫棉花柚,個兒大,其實裡面的肉不多。”姑娘合上書,鄭重其事的說。伯父的臉上,露出滿意的微笑。 接著問:“甜嗎?”小姑娘害羞地搖搖頭:“有點苦。”——節選自尹風庭《苦柚》

當時上課的時候,我想如果給我吃,我肯定不覺得苦。——SUNZERUIII13楊梅 我的故鄉在江南,我愛故鄉的楊梅。細雨如絲,一棵棵楊梅樹貪婪地吮吸著春天的甘露。它們伸展著四季常綠的枝條,一片片狹長的葉子在雨霧中歡笑著 。端午節過後,楊梅樹上掛滿了楊梅。楊梅圓圓的,和桂圓一樣大小,遍身生著小刺。等楊梅漸漸長熟,刺也漸漸軟了,平了。摘一個放進嘴裡,舌尖觸到楊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細膩而且柔軟。楊梅先是淡紅的,隨後變成深紅,最後幾乎變成黑的了。它不是真的變黑,因為太紅了,所以像黑的。你輕輕咬開它,就可以看見那新鮮紅嫩的果肉,嘴唇上舌頭上同時染滿了鮮紅的汁水。——節選自王魯彥《我愛故鄉的楊梅》

北方的孩子基本是吃不到南方的水果的,所以楊梅我一直是既陌生又熟悉。現在我每每看到楊梅,我腦中首先浮現的就是“細雨如絲,一棵棵楊樹貪婪地吮吸著春天的甘露”。

——SnowSweethome

14花生米 這時候,值班室的同志送來兩杯熱騰騰的綠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寫字臺上。總理讓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並不多,可以數得清顆數,好像並沒有因為多了一個人而增加了分量。——節選自何其芳《一夜的工作》

“兩杯清茶,數的清個數的花生米”當時好想知道這感覺是什麼。不知道為啥,學完《一夜的工作》後,就特想吃花生米,吃花生米也愛就著茶。

——想要棉拖鞋

15覆盆子 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遠。——節選自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那時候一直想知道覆盆子什麼樣子,有多好吃呢?桑椹已經很好吃了,居然還有比桑椹更好吃的。後來才知道,覆盆子就是山裡長的刺泡,很常見。——秦城16粽子 他一邊看,一邊用筆摘錄重要章節,到了吃飯的時候,親戚幾次來請他,他都捨不得把書放下。親戚見他這樣用功就不忍再打擾他了,就把糖和粽子給他端去。陳毅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書本和摘錄上,粽子本來是蘸糖吃的,可他竟把粽子伸到書桌上的墨硯裡蘸著墨汁往嘴裡送,一連吃了兩個粽子,竟然沒有品出異味來。——節選自《陳毅吃墨水》

還記得上陳毅吃墨的課文,老師提問為啥他吃墨。我起來回答:不小心把墨當糖了,老師卻說,是因為他學習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現在想想被忽悠了,忘食了還能記得吃粽子蘸糖。——TCBBOBO17烤松雞 “你照看火堆。我去打些野味來。”獵人說著,轉到樹背後就不見了。只聽見樹林裡響了幾槍。我還沒撿到多少乾柴,他已經回來了。幾隻松雞掛在他腰上,搖搖晃晃的。“我們做晚飯吧。”他說。他把火堆移到一邊,用刀子在剛才燒火的地上挖了個洞。我把松雞拔了毛,掏了內臟。獵人又找來幾片大樹葉,把松雞裹好,放進洞裡,蓋上薄薄的一層土,然後在上面又燒起一堆火。等我們把衣服烘乾,松雞也燒好了,扒開洞,就聞到一股香味。我們倆大吃起來,我覺得從來沒吃過這麼鮮美的東西。——節選自《大森林的主人》

當年看到這兒,我真的快要餓昏過去了,根本就沒有心思上課了,電視劇《射雕英雄傳》裡,洪七公不就是這樣烤的叫化雞嗎?——軟軟糯糯的18西瓜 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地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節選自魯迅《少年閏土》

小時候,離家不遠的地裡就種著一大片西瓜,每次路過都饞得不行。後來讀書到了另外一個小鎮,看到“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思緒不自覺地就飄遠了。——佚名19杏子 我家院子裡有一棵大杏樹。夏天,到了麥收時節,樹上就結滿了杏兒,一顆一顆,橙黃橙黃的。從我家門前路過的人,總忍不住要望一望杏樹,羡慕地說道:“呵,好杏兒呀!”杏樹是奶奶親手栽的。聽她說,栽杏樹那陣兒,還沒有我呢。我是在奶奶身邊長大的。有一回,我依偎在奶奶懷裡,天真地問奶奶:“奶奶,咱們家杏樹上的杏子有多少?”“數不清啊,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多,要不,你數數看。”我仰起頭“一、二、三……”數哇,數哇,數到後來就糊塗了。奶奶爽朗地笑了。我不知道奶奶是笑我傻,還是笑杏兒多。——節選自《杏兒熟了》

“像天上的星星那樣多,”那時候看到課文,配著插圖,常常幻想自己家院子裡要是有這樣一棵杏樹該有多好啊,小朋友都該羡慕我了。——夢醒了20烤鵝 亮光落在牆上,那兒忽然變得像薄紗那麼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裡。桌上鋪著雪白的臺布,擺著精緻的盤子和碗,肚子裡填滿了蘋果和梅子的烤鵝正冒著香氣。更妙的是這只鵝從盤子裡跳下來,背上插著刀和叉,搖搖擺擺地在地板上走著,一直向這個窮苦的小女孩走來。這時候,火柴又滅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牆。——節選自安徒生《賣火柴的小女孩》

那時候很可憐小女孩,心裡想如果那晚賣火柴的小女孩遇到了聖誕老人,是不是就不會有這悲劇啦,說不定還能吃上烤鵝。——CL月亮彎彎像小船

文字為「拾遺」編輯整理,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節選自陸定一《金色的魚鉤》

讀這篇課文,長征之艱辛看得我小小的心頭好苦,相當長一段時間對家裡的針都很珍惜。文字早已模糊,炊事班長煮魚湯給大家喝,自己吃魚骨頭的故事直到現在還讓我感動。——choco哩5楊桃 有一次學校上圖畫課,老師把兩個楊桃擺在講桌上,要同學們畫。我的座位在前排靠邊的地方。講桌上那兩個楊桃的一端正對著我。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五個角的什麼東西。——節選自岑桑《畫楊桃》

雖然課本寫的是畫楊桃,但是上課的時候,一直在看課文裡的插圖。那時候從來沒有見過楊桃,更談不上吃。不過圖片看起來很誘人,想著等我長大有錢了,我也要買來吃。——常量6羅漢豆 離平橋村還有一裡模樣,船行卻慢了,搖船的都說很疲乏,因為太用力,而且許久沒有東西吃。這回想出來的是桂生,說是羅漢豆正旺相,柴火又現成,我們可以偷一點來煮吃。大家都贊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裡,烏油油的都是結實的羅漢豆。——節選自魯迅《社戲》

備課《社戲》,讀到迅哥兒和小夥伴兒搖船歸來偷羅漢豆吃,想起小時候,外公也曾帶我偷偷去他相識的友人莊家地裡掰豌豆兒,拔小蘿蔔,看老山羊的鬍子,如今想來,外公也去了十年了。

——涼戈未眠城不夜

7牡蠣 我的父親忽然看見兩位先生在請兩位打扮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蠣。一個衣服襤褸的年老水手拿小刀撬開牡蠣,遞給了兩位先生,再由他們傳給兩位太太。他們的吃法也很文雅,一方精緻的手帕托著蠣殼,把嘴稍稍向前伸著,免得弄髒了衣服;然後嘴很快地微微一動就把汁水喝了進去,蠣殼就扔在海裡。——節選自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那時候讀了課文,可是我長那麼大根本不知道牡蠣是什麼,就吵著找我爸要,爸爸說沒有,後來媽媽做給我吃,好多年以來,我都以為我吃的是牡蠣,後來才知道我被媽媽騙了,吃的一直是鮑魚。——鍋務院院長8葡萄 葡萄種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葉向四面展開,就像搭起了一個個綠色的涼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掛在綠葉底下,有紅的、白的、紫的、暗紅的、淡綠的,五光十色,美麗極了。要是這時候你到葡萄溝去,熱情好客的維吾爾族老鄉,准會摘下最甜的葡萄,讓你吃個夠。收下來的葡萄有的運到城市去,有的運到陰房裡製成葡萄乾。——節選自權寬浮《葡萄溝》

說實話其實那時我看不懂課文講了什麼,但那副插圖加之老師的描述真的很讓人神往,吐魯番。那時候就想,一定要去吃個夠。——梔己ZHJ9青稞面 “不。你先走,我還要等我的同伴呢。”陳賡同志無可奈何,從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遞給小紅軍,說:“你把它吃了。”小紅軍把身上的乾糧袋一拉,輕輕的拍了拍,說:“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還多呢。”陳賡同志終於被這個小紅軍說服了,只好爬上馬背,朝前走去。他騎在馬上,心情老平靜不下來,從剛才遇見的小紅軍,想起一連串的孩子。從上海、廣州直到香港的碼頭上,跟他打過交道的那些窮孩子,一個個浮現在他眼前。“不對,我受騙了!”陳賡同志突然喊了一聲,立刻調轉馬頭,狠踢了幾下馬肚子,向來的路奔跑起來,等他找到那個小紅軍,小紅軍已經倒在草地上了。——節選自陳靖《倔強的小紅軍》

課本裡的青稞面,讓我無數次神遊。我小時候也一直以為青稞面超級好吃,至少也是油潑菠菜面的級別。——王祖甜10荔枝 趁著她高興的勁兒,我掏出荔枝:“媽!今兒我給您也買了好東西。”母親一見荔枝,臉立刻沉了下來:“你財主了怎麼著?這麼貴的東西,你……”我打斷母親的話:“這麼貴的東西,不興咱們嘗嘗鮮!”母親撲啼一聲笑了,筋脈突兀的手不停地撫摸著荔枝,然後用小拇指甲蓋劃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剝開皮又不讓皮掉下,手心托著荔枝,像是托著一隻剛剛啄破蛋殼的小雞。——節選自肖復興《荔枝》

小時候的語文課本真的給我們安利過太多好吃的,我對荔枝情有獨鍾,就是因為那篇出現在小學課本裡的《荔枝》。

——舊時光旅者

11糖葫蘆 我父親是走街串巷賣糖葫蘆的。他做的糖葫蘆在天津非常有名。父親的糖葫蘆做得好,用的都是最好的材料。早晨起來,父親去市上買來紅果、海棠、山藥、紅小豆等,先把這些東西洗乾淨。紅果、海棠去了把兒和尾,有一點兒掉皮損傷的都要挑出來,選出上好的在陽光下晾曬。青絲、玫瑰也是要上等的。蘸糖葫蘆必須用冰糖,綿白糖不行,蘸出來不亮。煮糖用銅鍋,鐵鍋煮出的糖發黑。——節選自新鳳霞《萬年牢》

我的天,沒人記得小學課本裡的萬年牢嗎?那個冰糖葫蘆我記到現在。——靄妹 12苦柚 正是柚子上市的旺季,一筐筐黃澄澄的柚子擺在街道兩旁,賣的人在吆喝:“賣柚子,好甜的柚子!”“先嘗後買,不甜不要錢!”我們東瞧瞧,西看看,不知買誰的好。往前走,來到一個賣柚子的小姑娘跟前,她大約和堂妹一樣年紀。紅紅的臉蛋上印著兩個淺淺的酒窩,胸前,別著一枚中學校徽。她安靜地坐在那裡,一雙美麗的大眼睛出神地盯著打開的書,看樣子她早已忘了自己是賣柚子的了。“多少錢一個?”伯父指著她那筐又大又黃的柚子問。“一毛”。“這麼便宜”。“今天是星期天,我幫媽媽賣柚子,她說自己家的,賣便宜點”。“這是什麼柚子?” 伯父又問。“這叫棉花柚,個兒大,其實裡面的肉不多。”姑娘合上書,鄭重其事的說。伯父的臉上,露出滿意的微笑。 接著問:“甜嗎?”小姑娘害羞地搖搖頭:“有點苦。”——節選自尹風庭《苦柚》

當時上課的時候,我想如果給我吃,我肯定不覺得苦。——SUNZERUIII13楊梅 我的故鄉在江南,我愛故鄉的楊梅。細雨如絲,一棵棵楊梅樹貪婪地吮吸著春天的甘露。它們伸展著四季常綠的枝條,一片片狹長的葉子在雨霧中歡笑著 。端午節過後,楊梅樹上掛滿了楊梅。楊梅圓圓的,和桂圓一樣大小,遍身生著小刺。等楊梅漸漸長熟,刺也漸漸軟了,平了。摘一個放進嘴裡,舌尖觸到楊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細膩而且柔軟。楊梅先是淡紅的,隨後變成深紅,最後幾乎變成黑的了。它不是真的變黑,因為太紅了,所以像黑的。你輕輕咬開它,就可以看見那新鮮紅嫩的果肉,嘴唇上舌頭上同時染滿了鮮紅的汁水。——節選自王魯彥《我愛故鄉的楊梅》

北方的孩子基本是吃不到南方的水果的,所以楊梅我一直是既陌生又熟悉。現在我每每看到楊梅,我腦中首先浮現的就是“細雨如絲,一棵棵楊樹貪婪地吮吸著春天的甘露”。

——SnowSweethome

14花生米 這時候,值班室的同志送來兩杯熱騰騰的綠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寫字臺上。總理讓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並不多,可以數得清顆數,好像並沒有因為多了一個人而增加了分量。——節選自何其芳《一夜的工作》

“兩杯清茶,數的清個數的花生米”當時好想知道這感覺是什麼。不知道為啥,學完《一夜的工作》後,就特想吃花生米,吃花生米也愛就著茶。

——想要棉拖鞋

15覆盆子 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遠。——節選自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那時候一直想知道覆盆子什麼樣子,有多好吃呢?桑椹已經很好吃了,居然還有比桑椹更好吃的。後來才知道,覆盆子就是山裡長的刺泡,很常見。——秦城16粽子 他一邊看,一邊用筆摘錄重要章節,到了吃飯的時候,親戚幾次來請他,他都捨不得把書放下。親戚見他這樣用功就不忍再打擾他了,就把糖和粽子給他端去。陳毅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書本和摘錄上,粽子本來是蘸糖吃的,可他竟把粽子伸到書桌上的墨硯裡蘸著墨汁往嘴裡送,一連吃了兩個粽子,竟然沒有品出異味來。——節選自《陳毅吃墨水》

還記得上陳毅吃墨的課文,老師提問為啥他吃墨。我起來回答:不小心把墨當糖了,老師卻說,是因為他學習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現在想想被忽悠了,忘食了還能記得吃粽子蘸糖。——TCBBOBO17烤松雞 “你照看火堆。我去打些野味來。”獵人說著,轉到樹背後就不見了。只聽見樹林裡響了幾槍。我還沒撿到多少乾柴,他已經回來了。幾隻松雞掛在他腰上,搖搖晃晃的。“我們做晚飯吧。”他說。他把火堆移到一邊,用刀子在剛才燒火的地上挖了個洞。我把松雞拔了毛,掏了內臟。獵人又找來幾片大樹葉,把松雞裹好,放進洞裡,蓋上薄薄的一層土,然後在上面又燒起一堆火。等我們把衣服烘乾,松雞也燒好了,扒開洞,就聞到一股香味。我們倆大吃起來,我覺得從來沒吃過這麼鮮美的東西。——節選自《大森林的主人》

當年看到這兒,我真的快要餓昏過去了,根本就沒有心思上課了,電視劇《射雕英雄傳》裡,洪七公不就是這樣烤的叫化雞嗎?——軟軟糯糯的18西瓜 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地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節選自魯迅《少年閏土》

小時候,離家不遠的地裡就種著一大片西瓜,每次路過都饞得不行。後來讀書到了另外一個小鎮,看到“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思緒不自覺地就飄遠了。——佚名19杏子 我家院子裡有一棵大杏樹。夏天,到了麥收時節,樹上就結滿了杏兒,一顆一顆,橙黃橙黃的。從我家門前路過的人,總忍不住要望一望杏樹,羡慕地說道:“呵,好杏兒呀!”杏樹是奶奶親手栽的。聽她說,栽杏樹那陣兒,還沒有我呢。我是在奶奶身邊長大的。有一回,我依偎在奶奶懷裡,天真地問奶奶:“奶奶,咱們家杏樹上的杏子有多少?”“數不清啊,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多,要不,你數數看。”我仰起頭“一、二、三……”數哇,數哇,數到後來就糊塗了。奶奶爽朗地笑了。我不知道奶奶是笑我傻,還是笑杏兒多。——節選自《杏兒熟了》

“像天上的星星那樣多,”那時候看到課文,配著插圖,常常幻想自己家院子裡要是有這樣一棵杏樹該有多好啊,小朋友都該羡慕我了。——夢醒了20烤鵝 亮光落在牆上,那兒忽然變得像薄紗那麼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裡。桌上鋪著雪白的臺布,擺著精緻的盤子和碗,肚子裡填滿了蘋果和梅子的烤鵝正冒著香氣。更妙的是這只鵝從盤子裡跳下來,背上插著刀和叉,搖搖擺擺地在地板上走著,一直向這個窮苦的小女孩走來。這時候,火柴又滅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牆。——節選自安徒生《賣火柴的小女孩》

那時候很可憐小女孩,心裡想如果那晚賣火柴的小女孩遇到了聖誕老人,是不是就不會有這悲劇啦,說不定還能吃上烤鵝。——CL月亮彎彎像小船

文字為「拾遺」編輯整理,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