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8090們,還記得你小時候語文課本裡的美食嗎?

小時候最喜歡的課文是有食物描寫的文章,小心翼翼地捧著書本,對著那些插圖看啊看啊,口水不知不覺沾濕了一整面書頁...

高郵的咸鴨蛋、叔叔的牡蠣、孔乙己的茴香豆...那些年的語文課本,分明就是一本本地道的中國美食指南啊!今天我們就來歷數一番,語文課本裡那些讓人流口水的美味!

班長的魚湯 出自:《金色的魚鉤》

一天,他在一個水塘邊給我們洗衣裳,忽然看見一條魚跳出水面。他喜出望外地跑回來,取出一根縫衣針,

燒紅了,彎成個釣魚鉤。這天夜裡,我們就吃到了新鮮的魚湯。儘管沒加佐料,可我們覺得沒有比這魚湯更鮮美的了,端起碗來吃了個精光。以後,老班長盡可能找有水塘的地方宿營,把我們安頓好,就帶著魚鉤出去了。第二天,他總能端著熱氣騰騰的鮮魚野菜湯給我們吃。

當時看到老班長煮魚湯,不停地在咽口水,以至於現在沉迷吃魚中不可自拔,怕就是從“班長”的魚湯開始的!

叔叔的牡蠣 出自:《我的叔叔于勒》

她們用一種優雅的姿態吃起來,一面用一塊精美的手帕托起了牡蠣,一面又向前伸著嘴巴免得在裙袍上留下痕跡。隨後她們用一個很迅速的小動作喝了牡蠣的汁子,就把殼子扔到了海面去。

小時候根本不曉得牡蠣是啥子,看到那樣的描寫,覺得一定是人間美味。後來才知道,牡蠣就是生蠔。之後嘗試過書中這種生吃的吃法,差點沒吐了!還是老老實實的吃烤生蠔吧~

烤松雞 出自:《大森林的主人》

“我們做晚飯吧。”他說。他把火堆移到一邊,用刀子在剛才燒火的地上挖了個洞。

我把松雞拔了毛,掏了內臟。獵人又找來幾片大樹葉,把松雞裹好,放進洞裡,蓋上薄薄的一層土,然後在上面又燒起一堆火。等我們把衣服烘乾,松雞也燒好了,扒開洞,就聞到一股香味。我們倆大吃起來,我覺得從來沒吃過這麼鮮美的東西。

當年看到這兒,根本就沒有心思上課了好嘛!每次電視劇裡有人在荒郊野外撐個樹丫丫烤雞吃,隔著螢幕都能聞到香味一樣,饞得夠嗆!

羅漢豆 出自:魯迅《社戲》

離平橋村還有一裡模樣,船行卻慢了,搖船的都說很疲乏,因為太用力,而且許久沒有東西吃。這回想出來的是桂生,說是羅漢豆正旺相,柴火又現成,我們可以偷一點來煮吃。大家都贊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裡,烏油油的都是結實的羅漢豆。

看社戲這篇課文巴適妹印象可深了,一群小夥伴結伴去看社戲,岸邊摘豆還生了柴火來燒熟,滿滿的香氣飄散!羅漢豆其實就是平時我們吃的蠶豆啦~

鹹鴨蛋 出自:《端午的鴨蛋》

鴨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說,帶殼切開,是一種,那是席間待客的辦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頭”用筷子挖著吃。筷子頭一紮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

鹹鴨蛋=喝粥必備!巴適妹口味比較重,喝粥如果不就著鹹鴨蛋的話,還真感覺沒滋味!但別個都是愛吃鴨蛋黃,我是光吃蛋白的那種......

爸爸做的糖葫蘆 出自:《萬年牢》

我父親是走街串巷賣糖葫蘆的。他做的糖葫蘆在天津非常有名。父親的糖葫蘆做得好,用的都是最好的材料。早晨起來,父親去市上買來紅果、海棠、山藥、紅小豆等,先把這些東西洗乾淨。紅果、海棠去了把兒和尾,有一點兒掉皮損傷的都要挑出來,選出上好的在陽光下晾曬。青絲、玫瑰也是要上等的。蘸糖葫蘆必須用冰糖,綿白糖不行,蘸出來不亮。煮糖用銅鍋,鐵鍋煮出的糖發黑。

《萬年牢》裡的那個冰糖葫蘆巴適妹記到現在,那些牙疼也不甘休的糖衣,和那些咬開糖衣後,藏在裡面的,酸得讓人皺起眼眉的山楂,就是童年時代最為熱衷的味道。

歲月變遷,美食越來越多,舌尖上的欲望卻越來越難以滿足。也許,我們感興趣的不再只是這些美食,而是關於那些年的甜蜜而美好的記憶。如今,小時候那些不包含任何雜味的美食你還記得哪些呢?

烏油油的都是結實的羅漢豆。

看社戲這篇課文巴適妹印象可深了,一群小夥伴結伴去看社戲,岸邊摘豆還生了柴火來燒熟,滿滿的香氣飄散!羅漢豆其實就是平時我們吃的蠶豆啦~

鹹鴨蛋 出自:《端午的鴨蛋》

鴨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說,帶殼切開,是一種,那是席間待客的辦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頭”用筷子挖著吃。筷子頭一紮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

鹹鴨蛋=喝粥必備!巴適妹口味比較重,喝粥如果不就著鹹鴨蛋的話,還真感覺沒滋味!但別個都是愛吃鴨蛋黃,我是光吃蛋白的那種......

爸爸做的糖葫蘆 出自:《萬年牢》

我父親是走街串巷賣糖葫蘆的。他做的糖葫蘆在天津非常有名。父親的糖葫蘆做得好,用的都是最好的材料。早晨起來,父親去市上買來紅果、海棠、山藥、紅小豆等,先把這些東西洗乾淨。紅果、海棠去了把兒和尾,有一點兒掉皮損傷的都要挑出來,選出上好的在陽光下晾曬。青絲、玫瑰也是要上等的。蘸糖葫蘆必須用冰糖,綿白糖不行,蘸出來不亮。煮糖用銅鍋,鐵鍋煮出的糖發黑。

《萬年牢》裡的那個冰糖葫蘆巴適妹記到現在,那些牙疼也不甘休的糖衣,和那些咬開糖衣後,藏在裡面的,酸得讓人皺起眼眉的山楂,就是童年時代最為熱衷的味道。

歲月變遷,美食越來越多,舌尖上的欲望卻越來越難以滿足。也許,我們感興趣的不再只是這些美食,而是關於那些年的甜蜜而美好的記憶。如今,小時候那些不包含任何雜味的美食你還記得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