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半導體大廠重點佈局AI 台積電拿下兩大訂單

隨著平行異質運算效能突飛猛進,加上雲端運算技術趨於成熟,人工智慧(AI)已經是未來10年一大顯學,台積電近年積極佈局高效能運算(HPC)市場,今年可望開始收成,包括拿下英偉達(NVIDIA)針對AI打造的新一代Volta繪圖晶片的12納米代工訂單,

以及取得高通Centriq處理器10納米代工訂單。

受到蘋果等大客戶的新舊產品週期迴圈影響,台積電上半年營運表現不算強勁,要等到下半年才會見到強勁成長,不過,台積電仍積極加快10納米及7納米的制程微縮速度,其中,HPC處理器就是推升今後營運成長的四大動能之一。

隨著自動駕駛車概念興起,透過HPC處理器及高效能繪圖晶片打造的AI運算生態系統,

是今年各大半導體廠佈局重點。

為了搶攻AI市場龐大商機,包括英特爾、英偉達、超微、高通、賽靈思等大廠,均已加快投資及研發腳步,而台積電因為在半導體制程推進上優於競爭同業,可望成為最大贏家。

英偉達正全力加快建構AI平臺,

繼推出採用台積電16納米生產的Pascal架構繪圖晶片及ARM架構Parker應用處理器的DRIVE PX2超級電腦後,近日再度推出體積僅信用卡大小的Jetson TX2,內建台積電16納米生產的Pascal繪圖晶片及Denver 2處理器,將AI導入智慧工廠機器人、商用無人機、AI城市中智慧攝影機等終端設備。

另外,英偉達計畫明年底推出專為自動駕駛汽車打造的超級電腦晶片Xavier,將搭載全新一代Volta繪圖處理器核心架構,每秒可以執行20萬億次運算。

其中,Volta繪圖晶片將是英偉達加快AI運算的重要產品線,已由台積電拿下12納米代工訂單。

高通在AI的佈局上則由資料中心及雲端運算著手,近日宣佈透過子公司QDT與微軟合作,並向開放運算計畫(OCP)提交一份搭載10納米高通Centriq 2400平臺的伺服器規格,目的是讓各種不同雲端工作量都可在採用高通Centriq 2400伺服器解決方案的微軟Azure雲端平臺上運作,同時也與微軟奧林帕斯計畫相容。

高通Centriq 2400開放運算主機板搭配最新推出的10納米制程HPC伺服器處理器,

是全新ARM架構48核心伺服器處理器,由台積電拿下代工訂單。高通表示,新平臺能讓OCP開放運算計畫社群利用以ARM為基礎的伺服器進行存取與設計,加上被納入標準1U伺服器系統,可為運算密集的資料中心等級工作量創造定制化的創新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