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用iPhone用華為?

在蘋果iPhone X正式發售的第二天,一位黃牛告訴新京報記者,管道商的報價已經跌破官網價格,銀色iPhone X報價為8228元,已低於發售價格。業內專家認為,降價的直接原因就是“供過於求”。而隨著雙十一的臨近,

將會有更大的優惠等著。。。靜靜期待。

其實主要的關鍵,還是定位問題

定位在我的理解裡有三層:一是資源戰略定位, 二是能力模式定位, 三是認知定位;認知定位裡又有品類定位和品牌定位. 這樣從五力分析落到競爭戰略的三種, 道理就順了, 再分支而下。

有人說,喜愛定位的人誤讀了特勞特,討厭定位的人因為討厭這些誤讀的人,進而討厭定位。

從事這麼多年的品牌行銷工作,

結合這種來回在國際公司和國內公司之間跳躍的思路,有些融合,少些極端。在外企工作久了的人,多多少少對那些人人都喜歡用的理論和工具是嗤之以鼻的,而對很多新穎罕見的東西是內心追捧的,見的多了,經的事情多了,再仔細想想,其實這也是定位。

外企的市場行銷的朋友們,尤其是那些離了英文單詞就似乎無法表達的人,他們時時刻刻想給大家傳遞的就是,我不是你們,我和你們不一樣,我不看那些陳詞濫調的理論,我不喜歡那些被大眾傳頌的寶典。

就像早些年,他們癡迷星巴克,現在他們選擇Costa,問為什麼?不是星巴克啊,因為星巴克普及了;還有一些人,他們不用iPhone,用華為,問他們為什麼?因為不是蘋果啊,

因為蘋果太普及了。這也是定位。

那些明明表達我是誰的,我是中國定制家居第一人的,我是什麼理論開創者的,我是定位理論忠誠學生的,也是定位。定位就是一個身份的確定,給自己,給別人,給未來,我是什麼,必然我不是什麼,我有什麼獨特點,我必然沒有什麼大眾的毛病,我憑什麼這麼說有什麼資格,然後用盡各種綜合方法傳遞給方方面面。

似乎就是這樣,

如果就是這樣,那所有公司都在這樣做:歐美公司用了那麼多年的方式,但沒有人知道特勞特和艾爾裡斯很正常啊;但是在我們這個市場,定位理論和大師遠遠比大洋彼案重要。

最近很迫切的事情是:品牌幾何在構建自己的品牌行銷知識體系,想把各種散落的知識點串成線,讓各條線成為一個幾何模型,因此閱讀工作緊鑼密鼓,配合著自己博士論文的進展,需要取得思考的完整和通透。

所以在Kindle上買了所有定位的電子書,一個小時一本地看了些時間。這些書寫得很好,很淺顯,各種事後總結的例子,也是非常有道理;很多文字,以前的確在各種文章裡看到過。這樣的文字和訴說是非常適合普及的,也非常容易讓人理解。

看到這裡,不禁想,這才是理論普及的力量,把深奧的知識變得簡單有趣,可以讓每個知識層級的人都能夠欣然理解和接受,並且深受鼓舞,肅然起敬,真是應該學習的榜樣。

看到這裡,不禁想,這才是理論普及的力量,把深奧的知識變得簡單有趣,可以讓每個知識層級的人都能夠欣然理解和接受,並且深受鼓舞,肅然起敬,真是應該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