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劉邦確實比項羽有當皇帝的氣運,且看這招!

劉邦遵照當時楚懷王熊心給他量身定制的西進策略,率領劉家軍首先攻下秦國首都咸陽。咸陽城破,秦王子嬰白馬素巾出城受降,秦國勢力土崩瓦解,為秦王朝走向真正意義上的滅亡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按當時楚懷王熊心“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的約定,劉邦應該封為關中王。但項羽和范曾密謀只封給他一個“漢王”,封得比其它諸侯王差,且只允許他帶走十萬劉家軍中的二萬人去封地,非但如此,項羽還派章鄣、董翳、司馬欣三人像防範亂臣賊子一樣防範劉邦。首入咸陽似乎並沒有給劉邦帶來什麼好處。如果真的這樣以為,那就目光短淺了些。

網路圖

劉邦首先攻下咸陽,得到了天下民心。首入咸陽是他事業上的一個轉折,不僅僅是封了個王,身份發生了改變,可以跟其它諸侯王並起並坐,還建立起了軍事和政治上的聲望:在軍事上他能經武關襲取咸陽,在人們的眼裡不再是個屢戰屢敗的將軍;在政治上,

他初入咸陽城除秦苛法,與民約法三章。關中老百姓聽說劉邦免除嚴刑峻法、苛捐雜稅,歡呼雀躍殺豬宰羊到灞上犒軍,劉邦獲得了民心。民心是一種軟實力,“得民心者得天下”。

劉邦首入咸陽,雖然只封得一個“漢王”,但是把項羽這個強大對手推向了人們的對立面:在人們的眼裡,劉邦是個有大功的人,卻得不到“如約”封賞,造成這原因的是項羽背信棄義、賞罰不明。

再加上項羽本身個性上的缺陷,剛愎自用,耳根軟聽到好話就飄飄然。有識之士自然會掂量是跟劉邦還是跟項羽幹一番事業。首入咸陽後的事實也證明,人們喜歡弱勢的劉邦遠勝於表面強大的項羽,大量的人才都流向了雖暫處弱勢的劉邦那裡,如“封金歸漢”的陳平,蕭何月下去追的韓信等。劉邦集團的凝聚力增強了,開小差的也不見了,人才的此漲彼消是首入咸陽帶來的功效,
楚漢之爭勝負就不再是天定而是人謀了。

劉邦首入咸陽,為大漢開疆拓土提供了事實依據。《史記》中有兩處說到首入咸陽的影響,都是做理論工作的辯士說的。其一是酈食其說服齊王田廣,我把大意在此說一下。酈生對齊王說:“您知道天下人心的歸向嗎?”齊王問:“天下人心究竟歸向誰呢?”酈食其說:“歸向漢王”“漢王和項王並為向西攻打秦朝,先攻入咸陽,但項王卻背棄了盟約,

不讓他在關中稱王,而讓他到漢中為王。項王遷徙義帝並暗殺了他,漢王發兵攻打三秦,收集天下軍隊,攻下城池給有功將領封侯,繳獲財寶分贈士兵因此天下之士都投歸漢王。”齊王田廣認為他說得有理,於是和酈生天天喝酒等待劉邦來收服。其二是陸賈說服南越王也提到首入咸陽事情。他說:“……秦朝暴虐無道,諸侯豪傑紛紛而起,只有漢王首先入關,佔據咸陽,項羽背叛盟約,自立為西楚霸王,可以稱得上強大無比,但漢王從巴蜀出兵,征服天下,平定諸侯,殺死項羽,五年間平定中國”。說服南越向漢稱臣,服從漢朝管制約束。由此可見,首入咸陽,不僅僅在當時得到了民心,還持續發揮了它的歷史作用。

孟子說“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勿亂其所為”。一帆風順的人生並不見得對一個人的成長有非常大的好處,逆境也許更能造就一個完美的人格,但世人都期盼一帆風順,遠離苦難與逆境。首入咸陽的劉邦,雖然沒有得到什麼眼前利益,或許還有一些麻煩,但是潛在的長遠的利益卻是持續的、源源不斷的。有時長遠的好處要比眼前利益更對人有益,可惜世人知曉卻並不一定會顧及長遠利益。(劉新安)

項羽背叛盟約,自立為西楚霸王,可以稱得上強大無比,但漢王從巴蜀出兵,征服天下,平定諸侯,殺死項羽,五年間平定中國”。說服南越向漢稱臣,服從漢朝管制約束。由此可見,首入咸陽,不僅僅在當時得到了民心,還持續發揮了它的歷史作用。

孟子說“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勿亂其所為”。一帆風順的人生並不見得對一個人的成長有非常大的好處,逆境也許更能造就一個完美的人格,但世人都期盼一帆風順,遠離苦難與逆境。首入咸陽的劉邦,雖然沒有得到什麼眼前利益,或許還有一些麻煩,但是潛在的長遠的利益卻是持續的、源源不斷的。有時長遠的好處要比眼前利益更對人有益,可惜世人知曉卻並不一定會顧及長遠利益。(劉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