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掌中的圖書館丨隨時隨地,開啟你的閱讀盛宴

隨時隨地·走進閱讀世界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及智慧手機的不斷普及,

資訊服務的移動化和泛在化勢不可擋。移動就是一切,通過智慧終端機享受資訊服務已經成為移動使用者的首選。可以預見,服務移動化的趨勢將會繼續進行下去,繼續深刻地影響著民眾的生活方式。移動圖書館就是圖書館在移動互聯網背景下推出的新型服務,它滿足了讀者隨時隨地閱讀文獻和享受服務的需求,使得圖書館服務無處不在、無所不在,
這正是未來圖書館發展的趨勢和目標。

雲服務在圖書館中的應用

雲計算作為一種IT 基礎設施與服務的交付和使用模式,它的出現深刻地影響著互聯網的服務模式。圖書館的職責是資訊組織和知識傳遞,圖書館歷來是IT 新技術實踐的重要場所,新技術的應用常常在圖書館率先開啟。連線電腦圖書館中心(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Inc.,OCLC)啟動的“Web級合作型圖書館管理服務”是圖書館界接受雲服務的重要標誌性事件。

2009年4 月,OCLC 宣佈推出基於WorldCat 書目資料的“Web 級合作型圖書館管理服務”,這是圖書館界公認的第一個雲計算服務,這也宣佈了圖書館界正式進入雲服務時代。美國國會圖書館與DuraSpace 公司合作的DuraCloud 專案是圖書館對雲服務進一步應用的重要見證。該試點專案的主要目的是檢測雲技術在維持數位內容永久訪問上的性能。DuraCloud 項目通過雲計算,使一個機構在不需要本地構建技術基礎設施的情況下能夠提供資料的存儲和訪問。
儘管雲服務在雲存儲、雲基礎設施服務、圖書館管理系統(LIS)等方面給圖書館帶來了機遇,但也有學者擔心雲服務會給圖書館管理帶來不小的挑戰。胡小菁與範並思認為,雲服務時代圖書館管理面臨的挑戰包括可替代性問題、標準問題、資料安全和保密問題、智慧財產權問題。機遇與挑戰並存,隨著雲計算的不斷發展,
雲計算在圖書館的應用逐漸增多,並得到圖書館界的認可。

雲計算給圖書館的自動化系統、圖書館管理系統、數位圖書館平臺帶來了新的理念,圖書館雲服務平臺層出不窮。雲計算已經深入到圖書館的業務管理平臺。OCLC 已經為圖書館提供了全套雲計算圖書館資訊管理服務產品,

該產品包括聯合合作編目、館際互借資源分享、WorldCat.org、WorldCat Local、QuestionPoint、Contentdm、流通管理、採購管理、版權管理等九個功能模組,涵蓋了圖書館幾乎所有服務和業務管理工作。對 Worldcat 數位圖書館而言,雲計算技術為其本身和成員館都帶來了巨大的效益,其效益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大幅提高資訊資源利用率、充分整合資訊資源。Proquest 公司也已宣佈將推出純SaaS 架構的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系統ITOTA。

在中國,採用雲計算打造的圖書館雲服務平臺不也少。結合雲計算、SaaS、Web2.0、SOA 等技術,基於CALIS“十五”成果和三期建設目標,王文清和陳淩提出了CALIS 雲戰略和相應的數位圖書館雲服務平臺(即Nebula 平臺)模型。該模型適合於構建大型分散式的公共數位圖書館服務網路,能將分佈在互聯網中各個圖書館的資源和服務整合為一個整體,形成一個可控的自我調整的新型服務體系。謝原等提出了圖書館聯盟雲計算服務平臺的架構設計,並實現了吉林省圖書館聯盟雲服務平臺建設,雲平臺包括書刊管理子平臺、知識發現與獲取子平臺、數位資產管理子平臺、雲存儲子平臺和基礎架構服務子平臺等。魏達賢和謝強基於雲計算技術提出的國家數位圖書館基層服務雲,旨在實現服務雲內各級數位圖書館之間的資源與服務的共建共用,為讀者提供一個資源豐富、獲取便捷的數位圖書館服務雲,主要建設內容有硬體資源的雲共用、數位資源的雲建設、業務系統的雲服務和資訊資源的雲服務。趙美凱基於Eucalypts 構建了數位圖書館私有雲服務系統,成功地將數位圖書館系統中的統一檢索、數位倉儲、資源加工、網頁採集、論文提交等各子系統,以及圖書館自動化系統靈活部署到數位圖書館私有雲中的不同虛擬機器上。劉乃強等提出了圖書館SaaS 知識服務雲平臺應用體系結構,構建圖書館SaaS模式知識服務雲平臺。2015 年6 月,內蒙古醫科大學“數位圖書館”系統門戶成功上線,圖書館攜手IBM 利用雲計算等創新技術,基於IBM-PMC 雲管理平臺,首次攜手國內高校圖書館打造“雲圖書館”。

移動圖書館走向雲服務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智慧手機的不斷普及,各項服務的移動化勢不可擋。如今通過智慧手機購物、訂票、訂酒店、上網看新聞、收發郵件、閱讀等已經司空見慣,甚至手機銀行的服務都已經非常普及。移動就是一切,以前通過個人電腦才能完成的功能和操作,現在通過智慧手機基本都能完成。可以預見,服務移動化的趨勢將會繼續進行下去,將會繼續深刻地影響民眾的生活方式。對很多學生來說,手機不再僅僅是通信工具,更是一種掌上型資訊檢索工具。移動圖書館的推出,滿足了讀者隨時隨地閱讀文獻和享受服務的需求,使得圖書館服務無處不在、無所不在,這也正是未來圖書館發展的趨勢和目標,即實現圖書館服務的泛在化。

隨著全球移動圖書館項目的推進,移動圖書館服務的普及率不斷提升,服務模式走向多樣化,移動圖書館正走向蓬勃發展的時期。但是移動圖書館的發展隱患已經呈現,目前的移動圖書館建設呈現功能單一化、資源孤島化、投入產出比不高的趨勢,移動服務基本是桌面服務的簡單移植,缺乏創新,難以吸引讀者使用;移動圖書館與數位圖書館相脫離,移動資源建設模式單一,缺乏優質的閱讀資源,難以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無法與商業閱讀平臺競爭用戶;現階段移動圖書館系統投入較大,而實際服務效益不高,使得國內外不少圖書館及其主管部門或投資方對推出移動服務的態度較為謹慎,如何降低移動圖書館的運行成本是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所以我們必須對移動圖書館現有的服務模式、運行模式進行創新,否則移動圖書館服務將逐步失去對使用者的吸引力。

雲計算和雲服務為移動圖書館的運行模式提供新的思路,雲計算將為移動圖書館注入新的活力。移動圖書館雲服務就是指採用雲服務理念的移動服務的新模式,是雲計算在移動圖書館服務中的應用案例。移動圖書館雲服務是指將雲計算理念和技術融入當前移動圖書館運行和管理模式中,打破當前孤立和封閉的移動服務系統,通過整合雲服務產業鏈,重塑雲服務生態系統,梳理圖書館、資源商、移動平臺服務商、讀者之間的角色關係和利益關係,為移動使用者提供高品質移動圖書館服務的新理念和新思路。首先,雲計算不要求終端具有很高的配置,這和智慧手機的特點非常相符;其次,通過雲服務的方式可以有效整合圖書館的數位資源,更好地解決移動資源的版權問題,真正發揮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優勢,凸顯內容為主的使用者需求,更好地滿足移動用戶的移動閱讀需求;最後,雲服務模式將有效降低移動圖書館運行和維護的成本,減輕圖書館的經費壓力,提升經費使用績效,使得更多的圖書館快速推出移動圖書館服務。

《移動圖書館雲服務研究》

魏群義 著

責任編輯 侯俊琳 劉溪 劉巧巧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3

ISBN:978-7-03-052363-1

《移動圖書館雲服務研究》以移動互聯網和泛在資訊環境為背景,對當前移動圖書館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應用現狀進行梳理,提出了移動圖書館雲服務的思路。從理論層面探討了移動圖書館雲服務的體系架構、運行機制和管理模式,從實踐應用層面論述了移動雲服務的服務規劃與實踐應用。

(本期責編:李文超)

一起閱讀科學!

專業品質 學術價值

原創好讀 科學品味

點擊“閱讀原文”可購買本書

在中國,採用雲計算打造的圖書館雲服務平臺不也少。結合雲計算、SaaS、Web2.0、SOA 等技術,基於CALIS“十五”成果和三期建設目標,王文清和陳淩提出了CALIS 雲戰略和相應的數位圖書館雲服務平臺(即Nebula 平臺)模型。該模型適合於構建大型分散式的公共數位圖書館服務網路,能將分佈在互聯網中各個圖書館的資源和服務整合為一個整體,形成一個可控的自我調整的新型服務體系。謝原等提出了圖書館聯盟雲計算服務平臺的架構設計,並實現了吉林省圖書館聯盟雲服務平臺建設,雲平臺包括書刊管理子平臺、知識發現與獲取子平臺、數位資產管理子平臺、雲存儲子平臺和基礎架構服務子平臺等。魏達賢和謝強基於雲計算技術提出的國家數位圖書館基層服務雲,旨在實現服務雲內各級數位圖書館之間的資源與服務的共建共用,為讀者提供一個資源豐富、獲取便捷的數位圖書館服務雲,主要建設內容有硬體資源的雲共用、數位資源的雲建設、業務系統的雲服務和資訊資源的雲服務。趙美凱基於Eucalypts 構建了數位圖書館私有雲服務系統,成功地將數位圖書館系統中的統一檢索、數位倉儲、資源加工、網頁採集、論文提交等各子系統,以及圖書館自動化系統靈活部署到數位圖書館私有雲中的不同虛擬機器上。劉乃強等提出了圖書館SaaS 知識服務雲平臺應用體系結構,構建圖書館SaaS模式知識服務雲平臺。2015 年6 月,內蒙古醫科大學“數位圖書館”系統門戶成功上線,圖書館攜手IBM 利用雲計算等創新技術,基於IBM-PMC 雲管理平臺,首次攜手國內高校圖書館打造“雲圖書館”。

移動圖書館走向雲服務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智慧手機的不斷普及,各項服務的移動化勢不可擋。如今通過智慧手機購物、訂票、訂酒店、上網看新聞、收發郵件、閱讀等已經司空見慣,甚至手機銀行的服務都已經非常普及。移動就是一切,以前通過個人電腦才能完成的功能和操作,現在通過智慧手機基本都能完成。可以預見,服務移動化的趨勢將會繼續進行下去,將會繼續深刻地影響民眾的生活方式。對很多學生來說,手機不再僅僅是通信工具,更是一種掌上型資訊檢索工具。移動圖書館的推出,滿足了讀者隨時隨地閱讀文獻和享受服務的需求,使得圖書館服務無處不在、無所不在,這也正是未來圖書館發展的趨勢和目標,即實現圖書館服務的泛在化。

隨著全球移動圖書館項目的推進,移動圖書館服務的普及率不斷提升,服務模式走向多樣化,移動圖書館正走向蓬勃發展的時期。但是移動圖書館的發展隱患已經呈現,目前的移動圖書館建設呈現功能單一化、資源孤島化、投入產出比不高的趨勢,移動服務基本是桌面服務的簡單移植,缺乏創新,難以吸引讀者使用;移動圖書館與數位圖書館相脫離,移動資源建設模式單一,缺乏優質的閱讀資源,難以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無法與商業閱讀平臺競爭用戶;現階段移動圖書館系統投入較大,而實際服務效益不高,使得國內外不少圖書館及其主管部門或投資方對推出移動服務的態度較為謹慎,如何降低移動圖書館的運行成本是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所以我們必須對移動圖書館現有的服務模式、運行模式進行創新,否則移動圖書館服務將逐步失去對使用者的吸引力。

雲計算和雲服務為移動圖書館的運行模式提供新的思路,雲計算將為移動圖書館注入新的活力。移動圖書館雲服務就是指採用雲服務理念的移動服務的新模式,是雲計算在移動圖書館服務中的應用案例。移動圖書館雲服務是指將雲計算理念和技術融入當前移動圖書館運行和管理模式中,打破當前孤立和封閉的移動服務系統,通過整合雲服務產業鏈,重塑雲服務生態系統,梳理圖書館、資源商、移動平臺服務商、讀者之間的角色關係和利益關係,為移動使用者提供高品質移動圖書館服務的新理念和新思路。首先,雲計算不要求終端具有很高的配置,這和智慧手機的特點非常相符;其次,通過雲服務的方式可以有效整合圖書館的數位資源,更好地解決移動資源的版權問題,真正發揮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優勢,凸顯內容為主的使用者需求,更好地滿足移動用戶的移動閱讀需求;最後,雲服務模式將有效降低移動圖書館運行和維護的成本,減輕圖書館的經費壓力,提升經費使用績效,使得更多的圖書館快速推出移動圖書館服務。

《移動圖書館雲服務研究》

魏群義 著

責任編輯 侯俊琳 劉溪 劉巧巧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3

ISBN:978-7-03-052363-1

《移動圖書館雲服務研究》以移動互聯網和泛在資訊環境為背景,對當前移動圖書館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應用現狀進行梳理,提出了移動圖書館雲服務的思路。從理論層面探討了移動圖書館雲服務的體系架構、運行機制和管理模式,從實踐應用層面論述了移動雲服務的服務規劃與實踐應用。

(本期責編:李文超)

一起閱讀科學!

專業品質 學術價值

原創好讀 科學品味

點擊“閱讀原文”可購買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