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永葆一顆人民政黨的初心——把握住我們的新時代③|評論員觀察

許多外國政黨都搞不清楚,為何中國共產黨的決定總能夠獲得人民的廣泛支持?為何中國共產黨總能夠在新的時代迅速校準前進方向?在中國共產黨的“產床”,重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

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的第一次集體出行,讓人看到中國共產黨的成功密碼。

“中共不僅僅是一個執政黨,更是一個使命黨”,十九大期間,有外媒發出這樣的感歎。十九大報告吹響了在新時代奪取偉大勝利的號角,更堅定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信念。

“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繼續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鏗鏘有力的承諾,說進了每一個中國人的心坎。初心如磐,使命在肩,讓這個凝聚了8900多萬黨員的大党臨近百年依然風華正茂,今日執政黨煥發出的勃勃生機,今日中國日漸成熟的制度體系,
盡源於此。

一個政黨,一個政權,其前途命運取決於人心向背。在馬克思看來,人民群眾是否得到真正解放,“不僅僅決定於生產力的發展,而且還決定於生產力是否歸人民所有”。西方經濟學把人抽象成“理性人”,而我們是把人還原成一個個具體的“人”,關注滿足人的各種現實需求,關注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以人民立場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新論斷,

用人民視角發現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新特點,向人民承諾分兩步走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目標,為人民擔當提出党的建設的新要求。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歷史是人民書寫的,一切成就歸功於人民”。十九大在政治上、理論上、實踐上取得的重大成果,莫不蘊含著“深深紮根人民、緊緊依靠人民”的實踐底蘊。

使命呼喚擔當,使命引領未來。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一部中共“創業史”動畫這樣描述:幾十人的團隊,資本金接近於0,卻因為不斷進行“自主創新”,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始終站在時代的“風口”,一直走到了無比接近偉大復興的時代前沿。

“當年的那艘小船,一不小心開成航母了”——十九大期間,網友自豪的話語,道出了人民對黨的情誼,也道出了對復興偉業的期盼與自信。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任務已經寫入了黨章,下一個勝利正等待我們去奪取。

法國前總統薩科齊曾說,中國執政者給他印象最深的是,每隔一段時間,都會為人民提出一種能夠看到實現更好生活的願景,他將此看作是國家凝聚共識、推動發展的希望所在。5年來,各項事業迎風破浪、大刀闊斧、上下聯動、蹄疾步穩,而達到更美好的願景,絕不是輕輕鬆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對於中國共產黨而言,只有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排除一切困難阻礙;深入推進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強化政治保證;始終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彰顯時代風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夢想才能漸行漸近。“四個偉大”緊密聯繫、相互貫通、相互作用,而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則是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強大的黨是中國國家治理的政治主體,為解決中國發展中面臨的問題提供了好的平臺”,恰如國外政治學者的觀察,只要共產黨更加堅強有力,中國人民的生活必將一年更比一年好。

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新近數萬條留言中,頻率最高的是“不忘初心”。沒有什麼,比實現13億多人民的共同夢想更偉大。初心和使命,把黨和人民在新征程上緊緊聯結在一起。困難挑戰不容回避,歷史機遇不容錯過,保持不忘初心的歷史定力,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以更強烈的進取精神破局開路,我們方能不負人民重托,創造出更多無愧於時代的業績。

法國前總統薩科齊曾說,中國執政者給他印象最深的是,每隔一段時間,都會為人民提出一種能夠看到實現更好生活的願景,他將此看作是國家凝聚共識、推動發展的希望所在。5年來,各項事業迎風破浪、大刀闊斧、上下聯動、蹄疾步穩,而達到更美好的願景,絕不是輕輕鬆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對於中國共產黨而言,只有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排除一切困難阻礙;深入推進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強化政治保證;始終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彰顯時代風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夢想才能漸行漸近。“四個偉大”緊密聯繫、相互貫通、相互作用,而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則是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強大的黨是中國國家治理的政治主體,為解決中國發展中面臨的問題提供了好的平臺”,恰如國外政治學者的觀察,只要共產黨更加堅強有力,中國人民的生活必將一年更比一年好。

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新近數萬條留言中,頻率最高的是“不忘初心”。沒有什麼,比實現13億多人民的共同夢想更偉大。初心和使命,把黨和人民在新征程上緊緊聯結在一起。困難挑戰不容回避,歷史機遇不容錯過,保持不忘初心的歷史定力,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以更強烈的進取精神破局開路,我們方能不負人民重托,創造出更多無愧於時代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