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番茄上的這些症狀是不同的病毒病引起,不要讓可怕的病毒病鑽空子

番茄病毒病是番茄生產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常見的有黃化曲葉病、花葉病、條紋病和蕨葉病四種,過去花葉病發生普遍,但近年黃化曲葉病上升為最重要的病毒病害。番茄病毒病常呈現複合侵染的情況,

往往在同一顆植株上出現幾種不同的症狀。下面我就常見的這四種病害做下簡要介紹,以供農友參考。

1.黃化曲葉病。

發病植株嚴重矮化或停滯生長,節間顯著變短,無法正常生長,心葉嚴重皺縮、簇狀,新葉片變小變厚,葉片有褶皺,

邊緣向上捲曲並呈鮮黃色,葉尖端彎曲成鉤狀,葉質脆硬,植株上部葉片症狀比較典型,下部老葉症狀不明顯。枝條直立呈叢簇狀,植株頂部形似菜花;番茄植株在開花前感染病毒,常造成花蕊脫落,結果稀少,果實偏小,成熟期果實著色不均勻或果實不能轉色,僵硬,商品性差,嚴重時造成植株絕產。

病因提醒:除煙粉虱傳毒外,可經嫁接傳播,但不能經機械摩擦或種子傳毒。

煙粉虱獲毒後終生帶毒,但不經卵傳給下一代。南方地區氣溫較高,拱棚等保護地栽培也很普遍,煙粉虱周年發生和傳毒。在保護地栽培條件下,煙粉虱在北方能夠安全越冬並周年發生,成為導致番茄黃化曲葉病在北方保護地和夏季露地番茄發生嚴重的重要原因。1-4月份,日光溫室內溫度溫差越大,感病幾率越高。

2.花葉病和條斑病

①花葉病:田間常見的症狀有兩種,

一種是輕微花葉或微顯斑駁,葉片平展、大小正常,植株不矮化、不變形,對產量影響不大;另一種是明顯花葉或稱重花葉,葉片凹凸不平,扭曲畸形,葉片變小,新生葉上花葉症狀尤為明顯,植株矮化,果小,質劣,多呈花臉狀,對產量影響較大。

②條斑病:可侵染莖、葉和果實,形成條形壞死斑是該病的主要特徵,亦稱條紋病。葉片發病,上部葉片呈現或不呈現花葉症狀。莖部發病,植株莖稈上、中部初生暗綠色下陷的短條紋,

後變為深褐色下陷的油漬狀壞死條斑,逐漸蔓延擴大,植株主莖上的黑色枯斑由上向下蔓延至 20-30釐米時,病株往往整株枯萎死亡。果實發病,果面散佈不規則形褐色下陷的油漬狀壞死斑,病果畸形。

病因提醒:①花葉病。該病主要由煙草花葉病毒侵染引起,該病毒的寄主範圍很廣,有36科200多種植物,並且是一種抗性最強的植物病毒,自然傳播不需要介體生物,

靠植株間的接觸(或有些情況下,種子淺表可以帶毒)傳播。體外保毒期一般在6個月以上,在乾燥病組織記憶體活力可達50年。

②條斑病 。條斑病其物理性狀與煙草花葉病毒其他株系相似。壞死症狀是由TMV和馬鈴薯X病毒複合侵染引起的,或者是由番茄花葉病毒(Tomato mosaic virus,TomV)侵染所致。

土壤濕度大,地面板結,土溫降低,影響番茄根系的生長發育,遇到雨後高溫,番茄植株生理機能失調,降低了植株的抵抗力,導致病害流行。

3.蕨葉病

症狀多發生在植株上部,上部新葉發黃、細長呈線狀且捲曲,展開比健葉慢,葉片十分狹小,葉肉組織嚴重退化,甚至不長葉肉,僅存主脈,病株一般矮化。有時中、下部葉片向上卷起,主脈微現扭曲,葉背葉脈呈淡紫色,葉肉薄而色淡。全株腋芽所發出的側枝都生蕨葉狀小葉,上部複葉節間短縮,呈叢枝狀。

病因提醒:病原為黃瓜花葉病毒侵染引起。主要通過蚜蟲傳播,大約有70多種蚜蟲能夠傳毒,但以桃蚜和棉蚜為主,傳毒方式為口針型、非持久性,病毒在介體內無迴圈期,不增殖,也不經卵傳染,少數植物種子帶毒而傳染,種傳率一般在4%-8%之間。

連續下雨並且雨後連續晴天,會促進蕨葉病的流行。這是由於陰雨造成土壤濕度大,地面板結,土溫降低,影響番茄根系的生長發育,遇到雨後高溫,番茄植株生理機能失調,降低了植株的抵抗力,導致病害流行。

番茄病毒病綜合防治

控制番茄病毒病的發生和流行,要在番茄定植後促進其健壯生長,增強其抗病力,並在高溫出現之前使植株組織生長達到一定程度,提高對病害的抵抗性。

★選用抗病品種 根據種植地的條件和病毒病發生情況,有針對性地選用抗病毒病的品種。

溫馨提示:可以根據不同種植茬口☆禁☆交替選用品種,如保護地栽培地區,冬春番茄種植期間,煙粉虱發生較輕,可以適當選擇農藝性狀好、抗病性稍差的品種種植,提高效益,越夏和秋延遲番茄選擇抗病性好的品種以減少損失。

★輪作及深耕:實施2-3年的輪作。也可於土壤中施用石灰,石灰有助於殘根的腐爛,使煙草花葉病毒鈍化而失去侵染力。

★種子處理:煙草花葉病病毒可以附著在種子表面,因此種子播種前要處理。播種前先用清水浸泡 3-4 小時,再用10%磷酸三鈉溶液中浸種 20-30分鐘,撈出後用清水沖洗乾淨,催芽播種。

溫馨提示:可以用肥皂水代替磷酸三鈉浸種,浸種時最好用手搓洗一下種子,使消毒更徹底。

★定植前後的防病措施。把好種苗關,適時播種,培育壯苗。

操作方法:育苗床應與生產田分開,育苗前徹底清除棚內外雜草和病殘體,並閉棚熏殺殘留蟲源,以防苗期傳毒,發現病苗及時拔除。定植時酌情蹲苗5-6天,使番茄根系發育旺盛,提高幼苗抗病力。嚴格控制育苗環境,在育苗溫室通風口和緩衝間加裝50-60目防蟲網,並定期在育苗溫室週邊和內部噴撒殺蟲劑以消滅傳毒昆蟲。移苗時要用肥皂洗手消毒。在整枝、打杈、摘果等操作時,先處理健株,後處理病株,注意手和工具要充分消毒,減少人為傳播。接觸過病株的手、刀剪等工具,應以肥皂水或磷酸三鈉溶液充分洗擦。

★晚打杈、早採收。番茄前期適當晚打杈,可相應地促進根系發育、幼苗早發,同時也減少和推遲了人為接觸傳染。果實掛紅時應提早採收,這樣可以調節體內營養的分配,以減緩生殖生長和營養生長的矛盾,增強植株耐病性。

★加強肥水管理。土壤中缺少鈣、鉀等元素,能助長花葉病和條斑病的發生,底肥增施磷、鉀肥,發病初期用1%過磷酸鈣或1%硝酸鉀作根外追肥,可一定程度減輕病害發生。硼肥缺乏較普遍,砂性土壤尤為明顯,缺硼會導致碳水化合物向根部運送困難,易促發病毒病。

★防治蚜蟲和煙粉虱。做好傳毒昆蟲蚜蟲和粉虱的防治是控制病毒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鈍化劑及誘導劑的施用。 一些鈍化劑對煙草花葉病毒有較強的抑制作用,誘導劑可以通過促進發病植株的生長和產生抗病性,補償和減少損失。故可在發病初期採用病毒抑制劑和生長促進劑配合施用的方法,促進植株健壯生長,減少發病損失。

溫馨提示:常用的病毒鈍化劑和誘導劑有:植病靈、嗎啉胍乙酮、病毒A、NS-83增抗劑、氨基寡糖素、嘧肽黴素等。在番茄分苗、定植、綁蔓等操作時噴灑,可減少農事操作時的接觸傳染幾率。

★弱毒疫苗以及病毒衛星的利用。 國內成功應用到生產上的弱毒疫苗是番茄花葉病毒的弱毒疫苗N14 ,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研製,處理田塊的番茄條斑病比對照降低病情指數50%,增產5%-68%,效果明顯。後來該研究所又研製了CMV生防製劑衛星病毒S52,可以單獨使用也可與N14混合使用,可同時防治兩種病毒病害。

以上內容僅供大家交流參考,希望大家能積極發言、評論,以期有更好、更多的技術方法以供廣大農民朋友參考。

降低了植株的抵抗力,導致病害流行。

3.蕨葉病

症狀多發生在植株上部,上部新葉發黃、細長呈線狀且捲曲,展開比健葉慢,葉片十分狹小,葉肉組織嚴重退化,甚至不長葉肉,僅存主脈,病株一般矮化。有時中、下部葉片向上卷起,主脈微現扭曲,葉背葉脈呈淡紫色,葉肉薄而色淡。全株腋芽所發出的側枝都生蕨葉狀小葉,上部複葉節間短縮,呈叢枝狀。

病因提醒:病原為黃瓜花葉病毒侵染引起。主要通過蚜蟲傳播,大約有70多種蚜蟲能夠傳毒,但以桃蚜和棉蚜為主,傳毒方式為口針型、非持久性,病毒在介體內無迴圈期,不增殖,也不經卵傳染,少數植物種子帶毒而傳染,種傳率一般在4%-8%之間。

連續下雨並且雨後連續晴天,會促進蕨葉病的流行。這是由於陰雨造成土壤濕度大,地面板結,土溫降低,影響番茄根系的生長發育,遇到雨後高溫,番茄植株生理機能失調,降低了植株的抵抗力,導致病害流行。

番茄病毒病綜合防治

控制番茄病毒病的發生和流行,要在番茄定植後促進其健壯生長,增強其抗病力,並在高溫出現之前使植株組織生長達到一定程度,提高對病害的抵抗性。

★選用抗病品種 根據種植地的條件和病毒病發生情況,有針對性地選用抗病毒病的品種。

溫馨提示:可以根據不同種植茬口☆禁☆交替選用品種,如保護地栽培地區,冬春番茄種植期間,煙粉虱發生較輕,可以適當選擇農藝性狀好、抗病性稍差的品種種植,提高效益,越夏和秋延遲番茄選擇抗病性好的品種以減少損失。

★輪作及深耕:實施2-3年的輪作。也可於土壤中施用石灰,石灰有助於殘根的腐爛,使煙草花葉病毒鈍化而失去侵染力。

★種子處理:煙草花葉病病毒可以附著在種子表面,因此種子播種前要處理。播種前先用清水浸泡 3-4 小時,再用10%磷酸三鈉溶液中浸種 20-30分鐘,撈出後用清水沖洗乾淨,催芽播種。

溫馨提示:可以用肥皂水代替磷酸三鈉浸種,浸種時最好用手搓洗一下種子,使消毒更徹底。

★定植前後的防病措施。把好種苗關,適時播種,培育壯苗。

操作方法:育苗床應與生產田分開,育苗前徹底清除棚內外雜草和病殘體,並閉棚熏殺殘留蟲源,以防苗期傳毒,發現病苗及時拔除。定植時酌情蹲苗5-6天,使番茄根系發育旺盛,提高幼苗抗病力。嚴格控制育苗環境,在育苗溫室通風口和緩衝間加裝50-60目防蟲網,並定期在育苗溫室週邊和內部噴撒殺蟲劑以消滅傳毒昆蟲。移苗時要用肥皂洗手消毒。在整枝、打杈、摘果等操作時,先處理健株,後處理病株,注意手和工具要充分消毒,減少人為傳播。接觸過病株的手、刀剪等工具,應以肥皂水或磷酸三鈉溶液充分洗擦。

★晚打杈、早採收。番茄前期適當晚打杈,可相應地促進根系發育、幼苗早發,同時也減少和推遲了人為接觸傳染。果實掛紅時應提早採收,這樣可以調節體內營養的分配,以減緩生殖生長和營養生長的矛盾,增強植株耐病性。

★加強肥水管理。土壤中缺少鈣、鉀等元素,能助長花葉病和條斑病的發生,底肥增施磷、鉀肥,發病初期用1%過磷酸鈣或1%硝酸鉀作根外追肥,可一定程度減輕病害發生。硼肥缺乏較普遍,砂性土壤尤為明顯,缺硼會導致碳水化合物向根部運送困難,易促發病毒病。

★防治蚜蟲和煙粉虱。做好傳毒昆蟲蚜蟲和粉虱的防治是控制病毒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鈍化劑及誘導劑的施用。 一些鈍化劑對煙草花葉病毒有較強的抑制作用,誘導劑可以通過促進發病植株的生長和產生抗病性,補償和減少損失。故可在發病初期採用病毒抑制劑和生長促進劑配合施用的方法,促進植株健壯生長,減少發病損失。

溫馨提示:常用的病毒鈍化劑和誘導劑有:植病靈、嗎啉胍乙酮、病毒A、NS-83增抗劑、氨基寡糖素、嘧肽黴素等。在番茄分苗、定植、綁蔓等操作時噴灑,可減少農事操作時的接觸傳染幾率。

★弱毒疫苗以及病毒衛星的利用。 國內成功應用到生產上的弱毒疫苗是番茄花葉病毒的弱毒疫苗N14 ,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研製,處理田塊的番茄條斑病比對照降低病情指數50%,增產5%-68%,效果明顯。後來該研究所又研製了CMV生防製劑衛星病毒S52,可以單獨使用也可與N14混合使用,可同時防治兩種病毒病害。

以上內容僅供大家交流參考,希望大家能積極發言、評論,以期有更好、更多的技術方法以供廣大農民朋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