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大家最熟悉的《論語》第一章,可能你的理解一直都是錯的!

近日教學《論語十二則》時,忽對教學參考書上第一則的釋義感到有些疑惑。

《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語錄體著作,《七經》之首,《四書》之一,部分內容至今仍是中小學教材必選篇目。

《學而》第一章相信大家都能倒背如流:“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教學參考書上是這樣翻譯的:“孔子說,學了能按時溫習,不也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瞭解自己卻不抱怨,不也是很有修養的君子嗎?”

不錯,如果在考試的時候,這樣回答,完全沒問題。可是,你有沒有想過,

孔子說這三句話時,為什麼要使用反問的語氣,而且還運用上了排比的修辭手法?

我們都知道,使用反問句是為了加強肯定的語氣,多用於反駁或回應別人的觀點和質疑。而排比的修辭則能讓語言更有氣勢。

那麼問題來了,難道孔子當時遇到了什麼人的批判或質疑嗎?這三句話真的只是談學習方法和個人修養嗎?

要探詢事情的真相,還得聯繫時代背景和孔子的人生經歷來加以分析。

於是找到《史記》第四十七卷《孔子世家》原文,仔細閱讀後,方略有所悟。

孔子之時,周室微而禮樂廢,諸侯相侵伐。孔子治儒學,以“仁”為核心思想,周遊列國,欲售其學,以複周禮。諸侯禮遇之,卻皆不用。於是孔子晚年返魯,一意開壇講學,終成一代宗師。

現在我們深入分析一下這三句話的意思。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習”,一般釋為“溫習”,其實,它還有另一個解釋為“演習”。

孔子的學說不為當時的為政者接受,開壇講學時,難免有人會質疑:你這些東西,學了也沒地方用,不是自尋煩惱嗎?

孔子回答:我這些都是經世之學,

現實中隨時都有實踐(演習)的機會呢,難道不能從中獲得成功的快樂嗎?

孔子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在諸侯國做官的也不少,如子路、冉有等,官位都很高。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孔子困于陳蔡之間,不得行,糧絕。於是弟子們皆感到前途渺茫,一時間人心渙散,孔子很鬱悶。只有顏回意志堅定,說:“先生您的學說博大精深,所以天下容納不下您。”聽了顏回的話,

孔子的心情才稍微好了一點。

由此可見,孔子開壇講學之初,必有人質疑他的學說得不到世人的認同,很難堅持下去。

於是孔子回答說:你看,這些人從四海八荒而來,都是和我們有著共同理想的同道中人,跟他們一起互相切磋,這難道不是很令人愉快的事情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春秋末期,周室式微,社會動盪,有識之士紛紛著書立說,傳播自己的思想,漸成百家爭鳴之局面。作為儒家學派創始人的孔子,在當時雖有廣泛影響力,但不認同、甚至攻擊他的人也不少。

於是孔子教導他的門人說:別人不瞭解我們,我們犯不著跟他們一般見識,也不必抱怨生氣。這不正是有君子修養的表現嗎?

綜上,孔子當初說這三句話,主要是為了捍衛自己的學術立場,以及回應他人的攻擊和質疑的。我們讀書,一定要知人論世,才能真正讀懂文字背後的意思。

當然,後世對孔子的言論進行闡述時,依據時代和現實需要,不斷深挖內涵、拓展外延,賦予其新的含義,只要能得到社會廣泛認同,也是可以的。

作為儒家學派創始人的孔子,在當時雖有廣泛影響力,但不認同、甚至攻擊他的人也不少。

於是孔子教導他的門人說:別人不瞭解我們,我們犯不著跟他們一般見識,也不必抱怨生氣。這不正是有君子修養的表現嗎?

綜上,孔子當初說這三句話,主要是為了捍衛自己的學術立場,以及回應他人的攻擊和質疑的。我們讀書,一定要知人論世,才能真正讀懂文字背後的意思。

當然,後世對孔子的言論進行闡述時,依據時代和現實需要,不斷深挖內涵、拓展外延,賦予其新的含義,只要能得到社會廣泛認同,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