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安徽有一城市,大張旗鼓建了6年,差點成為首都,如今淪為小縣城

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明,建立過許多朝代,一些城市在歷史王朝中成為了首都,城市的地位也發生了重要的轉變。歷史上比較出名的古都有:西安、洛陽、北京、南京等等。

明朝的歷史上有兩個首都,

一個是應天府南京,另一個則是順天府北京。但是很少人知道,其實在明朝還有一個大興土木,花費了6年建造的都城,那就是明朝中都鳳陽,當年朱元璋拍板要把它作為首都,但是建設6年後,朱元璋再次視察鳳陽時卻放棄了。

鳳陽這城市是歷史文化名城,

鳳陽花鼓很多人肯定都聽過,傳言八仙之一的藍采和就是在這裡成仙的。而在明朝,鳳陽還有一個重要的角色,那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老家。朱元璋可以說白手起家當上皇帝,話說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當上皇帝之後,時刻想著自己的家鄉也是很正常的事,這也是中國人骨子裡的一種情懷。

西元1368年,朱元璋號召群臣開會,商量著在哪裡建立都城。

不少大臣建議把都城建立在中原地帶,原因一是中原地帶富裕,二是 中原地帶地處大明中心,方便控制南北地區。

但朱元璋卻提出了自己的主張:“前江後淮,以險可恃,以水可漕,朕欲以為中都,何如?”意思就是在的臨濠設立中都,大臣也不好反對,紛紛投了贊成票。

朱元璋後來又將臨濠府改名為鳳陽府,以朱元璋雷厲風行的性格,很快說幹就幹,不惜花費大量金錢,以全國之力去建設鳳陽,想要把鳳陽建成歷史上最豪華,最大氣的都城。

西元1374年,鳳陽已經建設了6年,朱元璋回鳳陽視察,突然下旨宣佈停止中都的建設。

而停止的原因眾說風雲,有說是因為劉伯溫說了:鳳陽雖帝鄉,非建都地也。也有說是朱元璋回鄉看到故鄉父老因為建設中都,使得家鄉百姓被迫流離失所,有曲子唱道:家住廬州非鳳陽,鳳陽原是好地方,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朱元璋看到鄉黨勢力對皇權潛在威脅,身邊有不少部將都是跟隨自己從家鄉出去打天下,如果正式在鳳陽建都,

這些功臣利用家鄉的宗族擴大勢力,那將是得不償失。而在《明太祖實錄》中也給出了說法:以勞費罷之。永樂年間,鳳陽府改為南直隸,地位同樣出眾,南直隸在清朝則演變成江南省,全國最富省份。

清朝中期,鳳陽地位開始不如以前,江南省被拆分,有雄厚經濟基礎的劃到了江蘇,鳳陽開始變成一個普通的州府。1938年,安徽省省會落戶在鳳陽的蚌埠。1947年,蚌埠單獨成為一個市,鳳陽縣的規模開始變小。

如今的鳳陽雖然沒有明朝的光輝,但是鳳陽八景同樣吸引著眾多遊客,鳳陽花鼓更是享譽全國。

江南省被拆分,有雄厚經濟基礎的劃到了江蘇,鳳陽開始變成一個普通的州府。1938年,安徽省省會落戶在鳳陽的蚌埠。1947年,蚌埠單獨成為一個市,鳳陽縣的規模開始變小。

如今的鳳陽雖然沒有明朝的光輝,但是鳳陽八景同樣吸引著眾多遊客,鳳陽花鼓更是享譽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