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廣州睇法」調解為民 排憂解難——記全國模範調解員、荔灣區海龍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主任何成義

點擊↑“廣州普法”關注微信號

何成義是廣州市荔灣區海龍街海龍司法所調解員,

平時話語不多,但做起人民調解工作來,卻自有一套。海龍街是廣州市荔灣區最大的行政區,也是廣州市有名的城中村,地處廣佛交界,社情複雜,矛盾糾紛頻發,但各種矛盾糾紛遇到何成義都能成功化解。

“社情觀察老何調解工作室”

20多年來,何成義參與調解的矛盾糾紛上百起,調解成功率均在99%以上,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近千萬元。因業務能力突出,

調解成功率高,何成義的調解經驗成為了街道調解的品牌。

在2014年8月,以“老何”的名字命名成立了“社情觀察老何調解工作室”,開闢了一個專門為解決群眾解決矛盾糾紛的品牌工作室。工作室成立近二年來,調解糾紛數百起,街道警情下降28%。

調解工作是理論和實際結合的學問

轉業後的何成義一直在基層司法所工作,因為熱愛調解事業,他刻苦鑽研各種法律知識,對《人民調解法》、《合同法》以及與業務相關的法律知識都學精學透。通過不斷積累,並不斷將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相結合,何成義成為了化解矛盾糾紛的行家裡手,形成自己的調解特點和手法。他經常說“調解工作不簡單,它是一門理論知識和實際工作相結合的學問,

要多實踐,要于情於理相結合。”

有一年,廣州某醫院一孕婦產下三胞胎後死亡,孕婦的家屬採取過激行為,當天就在醫院門口聚集、拉橫額、燒紙錢,醫院門口聚集了許多圍觀的群眾,醫院秩序嚴重受到影響。期間,相關部門組織醫患雙方多次進行協調,

但因孕婦家屬情緒激動,場面混亂無法進行。

關鍵時刻,叫來了何成義。何成義到達現場後,他讓醫院的工作人員馬上收拾一間小會議室,將孕婦家屬帶到小會議室,情緒安撫,待家屬情緒平復後,何成義通知醫院代表到達現場,在醫調委的工作人員和何成義的于情於理的調解下,

雙方達成協議,醫患糾紛圓滿解決。次日孕婦的家屬到司法所,給何成義和司法所的工作人員送上錦旗,並感激的說:“當時在現場看到你就覺得你值得信任,一定會為我們討回公道。”

“你是好人啊!”

有一年春節前,臘月二十八的下午,司法所來了7位50歲左右的外來務工婦女,向司法所反應情況,大致是老闆拖欠工資,馬上過年了,還一直不給,並且電話聯繫不上。其中一位婦女眼眶濕潤了,激動地說:“想趁著過年前掙點工錢過個好年。可是年還沒過,工錢也沒著落。找法院,法院要求寫起訴狀。”因此七位女外來工請求司法所幫助代寫起訴狀。何成義接訪後,一邊安慰她們,一邊答應幫助她們寫起訴書。

在工作中,何成義考慮到,打官司時間較長,一場官司打下來至少要幾個月,最快也要幾十天,當前臨近過年,最主要的是為她們討回欠薪,讓她們開心回家過年。於是,第二天一早,何成義決定找到老闆,通過調解的手段幫助她們討回欠薪。二月的廣州,寒氣逼人,何成義不畏寒冷,騎著摩托車,通過四處打聽,幾經周折找到了欠薪老闆。何成義向老闆擺事實講道理,解釋相關法律法規,並嚴厲告知其拖欠工資的違法行為。老闆再三狡辯資金緊張,手頭沒錢。何成義反復做工作,並提出了讓其先發一部分工資讓外來工先過好年的方案,老闆最後同意了該方案。

7位外來務工人員

在年前領到了部分工錢,

他們特意感激何成義,

說:“你是好人啊!”

一句話,

道出對司法幹部的感激之意。

廣佛交界的9.49平方公里土地上,留下了何成義無數忙碌奔走的腳印。他時常到轄區各個角落裡傾聽轄區群眾的聲音,為群眾排憂解難。在調解糾紛的過程中,他還經常向群眾宣傳法律知識,教他們如何用法律武器維護合法權益,讓他們明白學法懂法的重要性。他總是說:“為群眾排憂解難是我的責任,群眾之事無小事,對待每宗糾紛都要盡心盡力,做到小事不出門,大事不出村居。”

拓展閱讀

來源 | 廣州司法簡報

並且電話聯繫不上。其中一位婦女眼眶濕潤了,激動地說:“想趁著過年前掙點工錢過個好年。可是年還沒過,工錢也沒著落。找法院,法院要求寫起訴狀。”因此七位女外來工請求司法所幫助代寫起訴狀。何成義接訪後,一邊安慰她們,一邊答應幫助她們寫起訴書。

在工作中,何成義考慮到,打官司時間較長,一場官司打下來至少要幾個月,最快也要幾十天,當前臨近過年,最主要的是為她們討回欠薪,讓她們開心回家過年。於是,第二天一早,何成義決定找到老闆,通過調解的手段幫助她們討回欠薪。二月的廣州,寒氣逼人,何成義不畏寒冷,騎著摩托車,通過四處打聽,幾經周折找到了欠薪老闆。何成義向老闆擺事實講道理,解釋相關法律法規,並嚴厲告知其拖欠工資的違法行為。老闆再三狡辯資金緊張,手頭沒錢。何成義反復做工作,並提出了讓其先發一部分工資讓外來工先過好年的方案,老闆最後同意了該方案。

7位外來務工人員

在年前領到了部分工錢,

他們特意感激何成義,

說:“你是好人啊!”

一句話,

道出對司法幹部的感激之意。

廣佛交界的9.49平方公里土地上,留下了何成義無數忙碌奔走的腳印。他時常到轄區各個角落裡傾聽轄區群眾的聲音,為群眾排憂解難。在調解糾紛的過程中,他還經常向群眾宣傳法律知識,教他們如何用法律武器維護合法權益,讓他們明白學法懂法的重要性。他總是說:“為群眾排憂解難是我的責任,群眾之事無小事,對待每宗糾紛都要盡心盡力,做到小事不出門,大事不出村居。”

拓展閱讀

來源 | 廣州司法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