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孫中山最後的時光——抱病北上,病榻上怒斥段祺瑞賣國求榮

1924年,北方發生了馮玉祥所發動的“首都革命”,此後段祺瑞被擁為“臨時總統執政”,要解決中國統一的問題,是不能沒有孫中山參加的,馮玉祥考慮再三,熱情地給孫中山拍發電報,

邀請他北上“共商國是”。

此時段祺瑞也明白,正面和孫中山對抗是沒什麼好結果的,於是故作姿態,與張作霖聯名邀請孫中山北上。一個尖銳地問題擺到了 孫中山面前:是去,還是不去?段祺瑞是個反復無常地政客,同他會談是不會有什麼成效的,而且此人心狠手辣,

還要考慮自己的安全,但是為了中國的統一問題,孫中山還是認為去為上策,此時的孫中山與中國共產黨合作,還有一支較強的軍隊。即使談不成也能宣傳自己的革命主張,為人民伸張正義,為了救國救民,求得和平統一,召開國民會議,孫中山決定去冒一下險,毅然挺身而出,北上與那些人再做一搏。

出行前,孫中山就覺得肝區隱隱作痛,但是他並沒有聲張,十二月四日,孫中山抵達天津大沽口,那幾日,朔風呼嘯,氣候轉冷,久居南方的孫中山長時間在船頭歡迎群眾揮手致意,儘管衣服很厚,還是受了風寒,肝病夾著感冒,當晚體溫就升到四十度以上,肝區更是疼痛不已,經過德國醫生會診,說他是患了重感冒,

只要服藥休息,不久就會見好的。

次日,張作霖來到寓所,孫中山正在靜臥中,謝絕會客。張作霖卻昂然而入,一邊走一邊說:“我今天向孫中山先生講話,孫先生可以睡在床上,不必開口回答‘,接著張作霖勸孫中山不要反對帝國主義,孫中山聽了又氣又好笑,

對其置之不理。

過了幾天後,段祺瑞也裝模做樣派人來探病,勸孫中山說話緩和一些,不要過於激烈,免得列強不滿,孫中山當即從病床上霍然起坐,怒不可遏地斥責說”我在外面要廢除那些不平等條約,你們在北京偏偏要尊重那些外國人,這是何道理!你們要升官發財,

怕那些外國人,要尊重他們,為什麼不歡迎我呢“,孫中山從病榻旁地書堆裡拿了一份報紙,妻子有”外崇國信“等字樣,這就是等於承認幾十年列強地所有不平等條約。晚清的條約還要我們來償還,荒謬!孫中山憤怒地說:”我明天就到北京,到那裡反對段某,看他能把我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