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你瞭解頸動脈斑塊嗎?

每天為您送上市中醫院重點專科、專家介紹、原創科普、杏林微視頻、杏林微普法等優質內容。關注微信,瞭解醫院的最新資訊,好文章要與大家分享哦!

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人在體檢過程中,

會發現形成了頸動脈斑塊。但究竟為什麼會長頸動脈斑塊?它有什麼危害?平時應該注意什麼?大家仍然有諸多不解。今天就為大家簡單普及一下頸動脈斑塊的相關知識。

問題1:頸動脈為什麼會長斑塊?

研究顯示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與血脂,

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密切相關,因此,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至關重要。此外,斑塊的形成還和很多因素有關,如高血壓、糖尿病、吸煙、肥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也就是說斑塊的形成與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密切相關,因此在控制好血脂的前提下,還要控制一切相關危險因素,比如戒煙、減肥、避免高脂食物的攝入。

問題2:頸動脈長了斑塊,一定會得腦卒中嗎?

答案是“不一定”。

首先,斑塊形成腦卒中一般有以下機制:第一是斑塊逐漸長大,頸動脈管徑越來越小,導致腦供血不足,嚴重時腦中風。第二是斑塊破裂脫落,堵塞腦血管引起腦中風。其次,斑塊的風險需要綜合評估,頸動脈超聲是最簡單的無創檢查,此外還有CTA、高分辨核磁共振等也可評估斑塊風險。總之,頸動脈斑塊確實有的腦卒中的風險,但並不是頸動脈有斑塊就一定得腦血栓,

斑塊的風險需要綜合評估。

問題3:得了頸動脈斑塊,應該如何治療呢?

頸動脈斑塊的治療和狹窄的程度有關,輕度狹窄(<50%);中度狹窄(50-69%);重度狹窄(70-90%);閉塞(100%)。輕度的狹窄一般內科口服藥物治療,常規的調整穩定斑塊的藥物有他汀類藥物;中重度狹窄可能需要手術介入(包括放支架或內膜剝脫術)等方式治療,具體個體化治療需要諮詢神經科介入醫生或血管外科醫生來綜合評估。

問題4:頸動脈斑塊形成後,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什麼呢?多長時間再複查呢?

一般不需要介入放支架或手術治療的頸動脈斑塊,他汀類是最重要的調脂穩定斑塊藥,對腦卒中預防是起基石作用的藥物,應該長期口服,並定期監測肝功能、心肌酶、血脂等。日常生活中控制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險因素,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但正常的體育鍛煉和日常活動不會導致斑塊脫落。

一旦發現有頸動脈斑塊,最初2年內每半年複查一次,觀察斑快有無增大,是不是穩定,如果斑塊2年內保持不變,改為1年複查一次。

綜上所述,頸動脈斑塊雖然是腦卒中的重要危險因素,但是發現頸動脈斑塊不代表一定得腦卒中,及時向心腦血管科醫生諮詢斑塊易損風險,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必要時口服穩定斑塊的藥物,甚至進行介入支架或頸動脈手術,積極做到防患於未然尤為重要。

積極做到防患於未然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