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序貫放化療與同步放化療在I/II期NK/T細胞淋巴瘤效果對比

結外NK/T細胞淋巴瘤,鼻型是一種侵襲性很高的腫瘤。儘管早期的研究表明,對於I/II期的患者,放療可以治癒,但是不少患者會不可避免的出現復發。含有門冬酶的化療方案序貫放療,

在此類患者中療效顯著;同步放化療是否可以提高療效目前尚不清楚,近期,在Annals of Oncology雜誌上,來自香港瑪麗皇后醫院的鄺沃林教授發表了一篇研究,或許會給這個問題帶來一些思路。

研究背景

結外NK/T細胞淋巴瘤,鼻型侵襲性強。傳統含蒽環類藥物的化療方案,如CHOP(環磷醯胺、阿黴素、長春新堿和潑尼松)或CHOP樣方案,療效差,復發率高,I/II期患者復發率達50%。I/II期患者單純放療,復發率達40-50%,多為全身性復發,

提示早期可能發生隱匿性播散。

在實體瘤中,鉑類藥物可以增強對放療的敏感性,因此將化療(順鉑)同步聯合放療(CCRT)應用於NK/T細胞淋巴瘤的治療。在兩項2期I/II期NK/T細胞淋巴瘤臨床試驗中,證實CCRT與傳統CHOP或CHOP樣化療相比,總反應率(ORR)明顯提高。新型聯合左旋門冬酶,不含蒽環類藥物的化療方案顯著提高了NK/T細胞淋巴瘤的療效,40-50%患者可獲得持續緩解,I/II期患者ORR達80%。序貫放療,可使80%的I/II患者獲得持續緩解。

既往研究僅將CCRT與傳統CHOP或CHOP樣方案進行比較,其在不含蒽環類藥物方案中的地位尚不明確。理論上來講,放療可能無法立即實施,因此CCRT臨床應用較困難,且CCRT對鼻、口腔粘膜毒性明顯。臨床實踐中許多中心採用序貫化療(不含蒽環類藥物)+放療。本研究對國際多中心初診I/II期NK/T細胞淋巴瘤患者CCRT與序貫化療+放療的療效進行回顧性分析比較。

研究方法

回顧性分析國際多中心接受不含蒽環類藥物化療和/放療的初診I/II期NK/T細胞淋巴瘤患者。

兩種CCRT方案:日本方案:3療程2/3DeVIC(地塞米松、依託泊苷、異環磷醯胺、卡鉑)化療同步50Gy放療;韓國方案:40-52.8Gy放療聯合順鉑+3療程VIPD(依託泊苷、異環磷醯胺、順鉑、地塞米松)化療或CCRT後+MIDLE(甲氨蝶呤、依託泊苷、異環磷醯胺、地塞米松、左旋門冬酶)化療。未接受CCRT的患者,接受序貫3-6療程化療+至少50Gy受累野放療,少數患者接受單純放療或化療。
對完全緩解(CR)率、無進展生存期(PFS)和總生存期(OS)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比較。

研究結果

303例患者納入最終分析(男性207例,中位年齡51歲),其中190例患者接受CCRT治療,54例患者接受序貫化療+放療。所有化療方案均不含蒽環類藥物,79%的患者取得了CR。

單因素分析顯示分期、B症狀、ECOG、LDH、KIPI(韓國國際預後評分)、PINK(年齡、分期、結外病變、鼻腔外)、初始治療、放化療順序與CR相關。多因素分析顯示分期、PINK和初始治療與CR顯著相關。

單因素分析顯示ECOG、LDH、分期、EB病毒DNA載量、初始治療、放化療順序、IPI、KIPI、PINK與PFS有關。僅ECOG和PINK-E(EB病毒DNA載量)是PFS的獨立影響因素。單因素分析顯示ECOG、分期、初始治療、KIPI、PINK與OS有關。僅ECOG 和分期是OS的獨立影響因素。

接受CCRT 及序貫化療+放療的患者臨床病理特徵相似,與序貫化療+放療患者相比,CCRT治療患者迴圈血中EB病毒DNA載量較低、PINK-E評分較低。接受序貫化療+放療的患者中,83%的患者接受既往證實在NK/T細胞淋巴瘤中具有較好療效的方案(SMILE(地塞米松、甲氨蝶呤、異環磷醯胺、左旋門冬酶、依託泊苷),IMEP(異環磷醯胺、甲氨蝶呤、依託泊苷、潑尼松),含左旋門冬酶或吉西他濱的方案,DeVIC),11%的患者接受較傳統含蒽環類藥物更強的方案。單因素分析顯示CCRT治療患者CR率更高,PFS延長,多因素分析中兩組無統計學差異。CCRT與序貫化療+放療組總生存曲線幾乎重疊,5年後72–74%達平臺期(圖1)。

圖1:各預後因素與治療方式對I/II期NK/T細胞淋巴瘤患者生存的影響。

結論

I/II期NK/T細胞淋巴瘤,給予有效的化療方案,同步放化療與序貫化療+放療效果相當。

點評

該研究表明,CCRT並不優於序貫化療+放療,因此,在目前的臨床實踐中,臨床醫生可以去選擇序貫化療+放療的治療方式去治療早期NK/T細胞淋巴瘤,以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但是,因為該研究屬於回顧性研究,要想真正解決這個問題,還有待新的隨機對照研究進行證實。

參考文獻

Kwong YL, Kim SJ, Tse E, Oh SY, Kwak JY, Eom HS, Do YR, Mun YC, Lee SR, Shin HJ, Suh C, Chuang SS, Lee YS, Lim ST, Izutsu K, Suzuki R, Relander T, d'Amore F, Schmitz N, Jaccard A, Kim WS. Sequential chemotherapy/radiotherapy was comparable with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for stage I/II NK/T-cell lymphoma. Ann Oncol. 2017 Oct 24. doi: 10.1093/annonc/mdx684. [Epub ahead of print]

責任編輯:腫瘤資訊-宋小編

IMEP(異環磷醯胺、甲氨蝶呤、依託泊苷、潑尼松),含左旋門冬酶或吉西他濱的方案,DeVIC),11%的患者接受較傳統含蒽環類藥物更強的方案。單因素分析顯示CCRT治療患者CR率更高,PFS延長,多因素分析中兩組無統計學差異。CCRT與序貫化療+放療組總生存曲線幾乎重疊,5年後72–74%達平臺期(圖1)。

圖1:各預後因素與治療方式對I/II期NK/T細胞淋巴瘤患者生存的影響。

結論

I/II期NK/T細胞淋巴瘤,給予有效的化療方案,同步放化療與序貫化療+放療效果相當。

點評

該研究表明,CCRT並不優於序貫化療+放療,因此,在目前的臨床實踐中,臨床醫生可以去選擇序貫化療+放療的治療方式去治療早期NK/T細胞淋巴瘤,以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但是,因為該研究屬於回顧性研究,要想真正解決這個問題,還有待新的隨機對照研究進行證實。

參考文獻

Kwong YL, Kim SJ, Tse E, Oh SY, Kwak JY, Eom HS, Do YR, Mun YC, Lee SR, Shin HJ, Suh C, Chuang SS, Lee YS, Lim ST, Izutsu K, Suzuki R, Relander T, d'Amore F, Schmitz N, Jaccard A, Kim WS. Sequential chemotherapy/radiotherapy was comparable with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for stage I/II NK/T-cell lymphoma. Ann Oncol. 2017 Oct 24. doi: 10.1093/annonc/mdx684. [Epub ahead of print]

責任編輯:腫瘤資訊-宋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