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90後”女孩美容店割雙眼皮開眼角 美容變毀容

“黑醫生”正在做微整型手術

天津網訊 天津日報記者 高立紅 實習生 王明婉 文/攝

▼讀者來信

天津日報:

我是一名外地來津務工的“90後”女孩。2016年,我在津南雙港租房住,常到樓下一個小美容店──“上海伊蓓諾工作室”買護膚品,跟店主混熟。店主稱可割雙眼皮。2016年12月27日,一個女“醫生”背個包來到店裡,店主說這是她請來的大專家。“醫生”讓我躺美容床上,給我眼部畫了兩道印就開始手術,事先沒做檢查和皮試。手術做完,我給了她3660元。半個月後,

埋線處紅癢。“醫生”讓我抹百多邦,抹完沒幾天又過敏,眼皮又紅又腫。“醫生”說:“那你加點兒錢,到我自己的診室來。”

2017年2月24日,美容店主帶我坐公車,到了南開區紅旗南路上的禦湖花園社區,進入一棟居民樓21層的“海燕微整形工作室”。術前,“醫生”說:“開眼角吧,你眼角小,開一點兒就漂亮了。”我被說蒙,稀裡糊塗地答應了。“醫生”沒怎麼消毒,就給我做手術,全切加開眼角,又收了我將近6000元錢。

當晚我的眼角流了好多血。第二天,我按“醫囑”拿生理鹽水擦,又抹紅黴素。七天后,雙眼角各出現一個傷疤。我拍照片發給“醫生”問怎麼回事。她說:“你買點兒疤克。”我買來抹上不管用,她讓我再拍個遠照看看。我拍完發給她,她說:“沒事,過過就好了。”又過了五個月,傷疤不但沒消,反而越來越大,兩個眼角豁開長口子還帶著疤,外出時常有人用異樣的目光打量我。美容沒成,反成醜八怪了,

我很鬱悶,又問“醫生”怎麼辦。她說:“給你打點兒生長的藥。”

8月份,我又去“工作室”,“醫生”從我胳膊上取了管血,用機器攪了攪,弄出“血清”,給我注射進眼角傷疤處,讓我回去等,說慢慢會長好。當時我看傷疤的硬結確實摸不到了,但隔了一天,又有硬結了。

折騰了好多次之後,我終於意識到“被騙了,這個‘專家’不靠譜”。我多次去美容店交涉,但沒人理我,後來店主和“醫生”都把我的微信拉黑了,

電話也不接。

無奈之下,我在兩個月前花了32000元去北京的一家大醫院做了修復手術。我把手裡的全部積蓄都掏了出來,付了1萬元首付,在網上貸款2萬多元,月供1330多元。現在我又找了份工作,每天努力上班掙錢還貸。我知道我遭遇了黑整形,呼籲相關部門管一管,別讓他們再害人了。讀者 小芳(化名)

▼記者暗訪

無證無照黑醫生啥都敢做

記者在西青經濟開發區採訪了小芳。

她在附近一家電子廠當操作工,一個月掙兩三千元。見面的時候,她已經做完整形修復,但依然可看出手術痕跡。她說:“比我原來強多了,修復之前難看得厲害。”記者從她提供的照片上看到,修復之前她的雙眼眼角特別大,成豁口狀,還有疤痕,整體特別難看。記者又查看了小芳手術之前的照片,發現原先的樣子更顯俊秀可愛。花了4萬元做了手術、修復術,現在的樣子反倒不如原來更自然美觀。

記者以患者名義,添加給小芳做手術的“醫生”為微信好友。在她的朋友圈,記者看到她羅列著不少微整形手術“實例”,包括割雙眼皮、開眼角、玻尿酸隆鼻、溶脂等,手術物件有“員警”“醫生”“空姐”等,都很“完美”。小芳這一例,也被用以“完美”“效果立顯”字樣。

記者首先來到小芳原居住地附近的津南區“上海伊蓓諾工作室”。這是一個位於一樓的單元房,設備設施簡陋,室內兩名顧客在接受服務,一個按摩,一個紋眉。店員稱,店裡什麼項目都可以做。記者並未在室內見到任何證照。

10月26日,記者來到位於南開區禦湖花園的“海燕微整形工作室”。所謂的“工作室”,門口連一個招牌都沒有,只是高層社區內的一個單元房。敲了半天門,沒有人應聲。打電話詢問,“醫生”稱正在寶坻給人做手術。

10月31日,記者以患者名義再次來到該“工作室”,“醫生”身穿白大褂開門,幾經盤問,才讓記者進屋。這套一居室內,客廳牆上有幾張整形海報。臥室內有張小床,一名女士躺在上面,身上蓋著塊布,正在做雙眼皮手術。“醫生”讓記者在外面等著,她拿把剪刀,接著給該女士做手術。記者看到床邊有片片血跡,環顧四周,未見消毒、無影燈等設備。記者問:“你們這兒有許可證和工商執照嗎?”“醫生”不耐煩地說:“看什麼看,外面等著。”等忙完手術,“醫生”出來給記者“面診”。她拿根牙籤在記者的臉上反復比劃著說:“你得做隆鼻和紋眉,再打點玻尿酸,把臉雕一雕……”記者問:“你還能做什麼?”“醫生”說:“我什麼都能做。”記者詢問過程中,多人來電諮詢,又來了兩位顧客做整形手術。記者說考慮一下,藉故離開。

▼專家建議

做微整形一定選擇正規機構

連日來,記者在多家小美容店採訪中瞭解到,儘管店內沒有任何執照,設備簡陋,但都打出“微整”“微雕”“吸脂”等宣傳口號,報出的價格比正規醫院低四至六成,並“保證不出問題”。

誠基中心內一家整形機構內甚至養了只狗,店主稱可聯繫大醫院的醫生帶著醫療器械來這做整形手術。在誠基中心旁一居民社區內,記者找到一家專做微整形的工作室,集廚房、衛生間、整形室於一體,各種醫療器械、藥物堆放在一起。女店主稱可為顧客注射美白針、玻尿酸,沒有風險。在時代奧城,記者看到天已經黑了,一家店還在營業,工作人員稱他們什麼都能做,“包你變漂亮”,記者在室內未見任何證照。

記者從市衛計委瞭解到,紋眉、割雙眼皮等在內的微整形,屬醫療美容,需要取得衛生行政部門頒發的執業許可證及工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才能營業,相關從業人員要具備醫療美容主診醫師資格。

資料顯示,中國整形協會人士預計,2017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將達到176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40%。而中國消費者協會的一項統計顯示,整形美容領域已經成為消費者投訴的熱點,2012年因整形美容導致毀容毀形的投訴達近2萬起。而隨著美容市場的迅速升溫,這個數字也在不斷擴大。

天津伊美爾美容整形醫院院長劉劍如介紹,選擇整形機構一定要慎重,否則很容易在術後出現各種不良反應,嚴重的甚至造成休克、死亡。據介紹,非法整形機構一是注射產品不正規,存在以次充好、假冒偽劣等現象,有的甚至違規使用肉毒素、玻尿酸等。二是從業人員不正規,整形外科醫生必須經過高等醫學院校的專業學習和上崗前的培訓。非法機構所謂的“專家”,有的昨天還是理髮師,有的是經過短短幾天的培訓速成,或是“自學成才”。三是美容場所不符合規定,整形手術要有全套手術器械,由有資質從業人員在無菌環境下進行。

記者以患者名義,添加給小芳做手術的“醫生”為微信好友。在她的朋友圈,記者看到她羅列著不少微整形手術“實例”,包括割雙眼皮、開眼角、玻尿酸隆鼻、溶脂等,手術物件有“員警”“醫生”“空姐”等,都很“完美”。小芳這一例,也被用以“完美”“效果立顯”字樣。

記者首先來到小芳原居住地附近的津南區“上海伊蓓諾工作室”。這是一個位於一樓的單元房,設備設施簡陋,室內兩名顧客在接受服務,一個按摩,一個紋眉。店員稱,店裡什麼項目都可以做。記者並未在室內見到任何證照。

10月26日,記者來到位於南開區禦湖花園的“海燕微整形工作室”。所謂的“工作室”,門口連一個招牌都沒有,只是高層社區內的一個單元房。敲了半天門,沒有人應聲。打電話詢問,“醫生”稱正在寶坻給人做手術。

10月31日,記者以患者名義再次來到該“工作室”,“醫生”身穿白大褂開門,幾經盤問,才讓記者進屋。這套一居室內,客廳牆上有幾張整形海報。臥室內有張小床,一名女士躺在上面,身上蓋著塊布,正在做雙眼皮手術。“醫生”讓記者在外面等著,她拿把剪刀,接著給該女士做手術。記者看到床邊有片片血跡,環顧四周,未見消毒、無影燈等設備。記者問:“你們這兒有許可證和工商執照嗎?”“醫生”不耐煩地說:“看什麼看,外面等著。”等忙完手術,“醫生”出來給記者“面診”。她拿根牙籤在記者的臉上反復比劃著說:“你得做隆鼻和紋眉,再打點玻尿酸,把臉雕一雕……”記者問:“你還能做什麼?”“醫生”說:“我什麼都能做。”記者詢問過程中,多人來電諮詢,又來了兩位顧客做整形手術。記者說考慮一下,藉故離開。

▼專家建議

做微整形一定選擇正規機構

連日來,記者在多家小美容店採訪中瞭解到,儘管店內沒有任何執照,設備簡陋,但都打出“微整”“微雕”“吸脂”等宣傳口號,報出的價格比正規醫院低四至六成,並“保證不出問題”。

誠基中心內一家整形機構內甚至養了只狗,店主稱可聯繫大醫院的醫生帶著醫療器械來這做整形手術。在誠基中心旁一居民社區內,記者找到一家專做微整形的工作室,集廚房、衛生間、整形室於一體,各種醫療器械、藥物堆放在一起。女店主稱可為顧客注射美白針、玻尿酸,沒有風險。在時代奧城,記者看到天已經黑了,一家店還在營業,工作人員稱他們什麼都能做,“包你變漂亮”,記者在室內未見任何證照。

記者從市衛計委瞭解到,紋眉、割雙眼皮等在內的微整形,屬醫療美容,需要取得衛生行政部門頒發的執業許可證及工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才能營業,相關從業人員要具備醫療美容主診醫師資格。

資料顯示,中國整形協會人士預計,2017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將達到176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40%。而中國消費者協會的一項統計顯示,整形美容領域已經成為消費者投訴的熱點,2012年因整形美容導致毀容毀形的投訴達近2萬起。而隨著美容市場的迅速升溫,這個數字也在不斷擴大。

天津伊美爾美容整形醫院院長劉劍如介紹,選擇整形機構一定要慎重,否則很容易在術後出現各種不良反應,嚴重的甚至造成休克、死亡。據介紹,非法整形機構一是注射產品不正規,存在以次充好、假冒偽劣等現象,有的甚至違規使用肉毒素、玻尿酸等。二是從業人員不正規,整形外科醫生必須經過高等醫學院校的專業學習和上崗前的培訓。非法機構所謂的“專家”,有的昨天還是理髮師,有的是經過短短幾天的培訓速成,或是“自學成才”。三是美容場所不符合規定,整形手術要有全套手術器械,由有資質從業人員在無菌環境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