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明知道吸煙有害健康還要抽,你要怪誰?

總是有人為自己吸煙辯解,或者懟小編放屁,明知道吸煙有害健康還要抽,難道心裡沒點B數?如果沒有,那就請仔細再看一遍下面的文章:

香煙是模範毒☆禁☆品,就像流感在病毒界的地位。

它便宜,易吸食,藥效不強,但是副作用和戒斷反應也相對較輕。

而且,它的最主要危害多是發生在遙不可及的幾十年後,一些人因為幸運和基因可以逃過一劫,所以癮君子們對這些危害可以輕易的否認,或是存在頑固的僥倖心理。

香煙作為一種藥效不強的毒☆禁☆品,易吸食的特點適合癮君子打發碎片時間的無聊和提神。

吸食它對判斷力、操作能力等思維能力沒有顯著影響,

不會像飲酒那樣影響操作機器,從事簡單、刻板、繁重、重複性勞動,缺乏其他休閒方式的癮君子會有充分的理由,覺得自己可以從吸食中受益。

雖然相當的證據表明,煙草不會增強人的記憶力,不會使人保持頭腦敏捷,會降低吸食者對突發事件的反應速度,所謂提神的刺激是飲鴆止渴;但是這一類癮君子不需要把這些能力保持在較高水準,危害與他們無關。

香煙的這些特徵,對那些被高強度、高壓力、快節奏的工業化生產異化的人格,非常的受用。這也是為什麼香煙的消費會在兩次大戰期間和其後大幅增長。戰爭中,不管是執行作戰任務的軍人,還是因為戰爭需要,必須承擔更繁重生產任務——或曰應對因為戰爭需要,

更有效率的攫取他們勞動能力的生產力進步的平民,都比往常更需要香煙的麻醉。

現代宣傳技術的發展,使得廣告業給香煙賦予了新的功能:它不僅可以麻醉癮君子適應加劇的人格異化,還能夠廉價的為癮君子異化的人格賦予源於刻板印象的美化:“廣告上說,抽什麼煙,意味著我是擁有哪些自認為積極的價值的人”。這個新功能可以抵消相當多的癮君子,

特別是尚未體驗到癮癖對身體影響的初學者的健康顧慮。

因此,我對未來的控煙形勢不樂觀,因為經濟的迅速發展,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中國人的人格異化加劇的年代。

有人提到香煙的外部性,它的外部性除了公共衛生問題,同時也包括增加就業和稅負,以及減少養老金支出。

香煙對人健康危害發生在多年之後,足夠絕大多數癮君子們完成產品和人口的生產任務。

無論壽限長短,人們死前多數都要在醫院花掉終生醫療開支的大部分,這是一大筆錢。

至於火災,現在的煙草工業正在提升技術標準,要求煙頭觸地即滅。煙草工業會在香煙中加入新的、符合食品衛生標準、沒有危害人體證據的化學添加劑,降低香煙的火災隱患,就像他們追求其他技術指標一樣。

不禁煙甚至暗地裡支持一定的煙草消費的邏輯在於:

吸煙帶來的危害不會危害一個人的生產行為,然後危害來的時候通常是這個人開始領退休金的時候。已經被壓榨的差不多了再快速的死亡,不妨礙他為國家健康工作30年,這種買賣簡直不能再划算。當然也不能過度鼓勵,否則抽得太多,導致太年輕就死亡就划不來了。

從功利主義角度來說,中國現階段的控煙著眼於控制二手煙三手煙,而不是控制一手煙。大致邏輯如下:

1. 煙草產業=稅=GDP,吸煙有害健康但有益於國家2. 二手煙危害公眾健康,增加國家公共衛生開支3. 現階段以“基本醫療,多交多得”為方針的中國醫療政策說明,國家可以不考慮底層人民的進階醫療需求(也考慮不起),但必須考慮中產階級及以上的進階醫療需求。

總結:底層人民抽煙得多,壽命低,國家可以少付養老醫保費用(這個很好理解);中產階級以上抽煙得少,對吸煙的危害的認識也比較清晰,所以為了滿足他們的需求(比如我們要活得更長,二手煙侵犯了我們的權利)同時降低養老醫療負擔(這個不一定,但是不會大幅增加),要控制二手煙和室內吸煙。據此,你會發現國家強調在一二線城市室內控煙,不會大幅而是小幅提高煙草稅(否則太貴了,底層人民就不吸了;底層人民需求得不到滿足,對維穩不利)。上面這些話不代表我贊同“為了減少醫療及社福支出、允許大規模殺害窮人”的邏輯,我想強調,政策是大眾利益博弈下的產物。

所以,我不知道怪這個怪那個有什麼意思,明知道吸煙有害健康還要抽,現在心裡有點B數了嗎?

噢,對了,利益相關,本人十四年煙民,戒煙中。

然後危害來的時候通常是這個人開始領退休金的時候。已經被壓榨的差不多了再快速的死亡,不妨礙他為國家健康工作30年,這種買賣簡直不能再划算。當然也不能過度鼓勵,否則抽得太多,導致太年輕就死亡就划不來了。

從功利主義角度來說,中國現階段的控煙著眼於控制二手煙三手煙,而不是控制一手煙。大致邏輯如下:

1. 煙草產業=稅=GDP,吸煙有害健康但有益於國家2. 二手煙危害公眾健康,增加國家公共衛生開支3. 現階段以“基本醫療,多交多得”為方針的中國醫療政策說明,國家可以不考慮底層人民的進階醫療需求(也考慮不起),但必須考慮中產階級及以上的進階醫療需求。

總結:底層人民抽煙得多,壽命低,國家可以少付養老醫保費用(這個很好理解);中產階級以上抽煙得少,對吸煙的危害的認識也比較清晰,所以為了滿足他們的需求(比如我們要活得更長,二手煙侵犯了我們的權利)同時降低養老醫療負擔(這個不一定,但是不會大幅增加),要控制二手煙和室內吸煙。據此,你會發現國家強調在一二線城市室內控煙,不會大幅而是小幅提高煙草稅(否則太貴了,底層人民就不吸了;底層人民需求得不到滿足,對維穩不利)。上面這些話不代表我贊同“為了減少醫療及社福支出、允許大規模殺害窮人”的邏輯,我想強調,政策是大眾利益博弈下的產物。

所以,我不知道怪這個怪那個有什麼意思,明知道吸煙有害健康還要抽,現在心裡有點B數了嗎?

噢,對了,利益相關,本人十四年煙民,戒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