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全民直播的未來在哪裡?幾大命門可能讓它成為曇花一現!

直播的未來在哪裡呢?似乎看不到出路。

一度大家都覺得直播很火,

VC們也瘋狂追捧,都想趕上這輪移動互聯新領域的快車。

除了類似虎牙、鬥魚、熊貓主打遊戲直播的平臺外,鮮有獲得盈利的直播平臺。

映客給人的感覺似乎很火,然而卻也遮掩不住單一的秀場模式,變現方式同樣捉襟見肘。

直播平臺一般來講面臨著這幾類成本:流量獲取成本、頻寬成本、審核成本、運營成本。

其中,流量獲取成本與頻寬成本是諸多直播們最為放血、心痛的地方。

據統計,截止現在已經有118款直播軟體,,秀場直播類應用佔據了大半江山,占比達到大半,遊戲直播類占比大致三成,成為直播界的兩大主流。

面臨內容同質化嚴重的問題,大多數主播都不得不選擇同一條路,那就是簽約大主播,相互挖人。

比如,前一段時間,鬥魚豪擲6000萬從虎牙連挖6人,虎牙毫不示弱從鬥魚挖了其他主播回來,龍珠和熊貓也從行業老大鬥魚挖走幾十人。

直播對於大牌主播的掌控力越來越小,合同一旦到期,優秀主播完全就可以自主選擇其他直播平臺。

為了爭搶優質主播,各大平臺最主要的盈利模式,禮品分成的比例越來越低。常見如同三七分成的模式將會受到大的挑戰,平臺的盈利分成將被壓得越來越低。

眾所周知,互聯網商業模式相對簡單,要麼賣貨,要麼賣廣告,要麼賣特權虛擬產品,只不過,直播平臺對於主播的掌控力都很低,

也沒有持續性的內容產出作為載體,很難獲得廣告投資商的青睞。

對於直播平臺來說,還有一個方向就是自主打造綜藝類節目, 試圖打通電視和直播的聯動,除了看好內容對平臺差異化的影響,更重要的覬覦綜藝帶來的廣告營收。

可現實是如今直播上的綜藝類節目實在是太low,與各大門戶或衛視的同檔期綜藝節目相比,簡直是不可同日而語。

一方面,刷流水資料進行造假已是直播行業的潛規則,某電競主播曾爆料所在直播平臺人數造假的規則,例如你直播間來1個人就顯示1,100顯示231,200個人顯示500,500顯示2000,10000顯示5萬,你直播真實人數越多,乘的倍數越多,倍數封頂是10.5倍。

另一方面,版權問題也會是直播的命門。比如,如火如荼的遊戲直播大多是沒有限制,如果有一天騰訊宣佈LOL只有授權才可以直播,如果有一天暴雪宣佈爐石只有網易平臺可以直播,可以想見,許多直播平臺將會受到極大的衝擊。

而涉黃問題也一直是直播監管的短板,因為到底什麼程度上才是涉黃?畢竟說實話,很多直播已經在走秀和涉黃方面打著擦板球,但畢竟有幾款直播軟體在央視就被點名批評過,不知道究竟誰將會是下一個快播。

在應對直播內容方面,一般都是採取明星+全民直播,這就會給各直播造成一種困境,那就是一方面大牌明星留不住,直播也不會成為他們的常態,另一方面,普通直播用戶就會缺少存在感,而直播又沒有社交關係鏈,當普通用戶的新鮮感過去,直播勢必走向衰落。

直播行業刷流水資料造假,監管風險和版權風險,同質化內容趨同嚴重,商業化受阻等等問題,成為擺在直播桌前的現實問題,邁過去則生,邁不過去,那等待直播的就是曇花一現的美麗傳說。

另一方面,版權問題也會是直播的命門。比如,如火如荼的遊戲直播大多是沒有限制,如果有一天騰訊宣佈LOL只有授權才可以直播,如果有一天暴雪宣佈爐石只有網易平臺可以直播,可以想見,許多直播平臺將會受到極大的衝擊。

而涉黃問題也一直是直播監管的短板,因為到底什麼程度上才是涉黃?畢竟說實話,很多直播已經在走秀和涉黃方面打著擦板球,但畢竟有幾款直播軟體在央視就被點名批評過,不知道究竟誰將會是下一個快播。

在應對直播內容方面,一般都是採取明星+全民直播,這就會給各直播造成一種困境,那就是一方面大牌明星留不住,直播也不會成為他們的常態,另一方面,普通直播用戶就會缺少存在感,而直播又沒有社交關係鏈,當普通用戶的新鮮感過去,直播勢必走向衰落。

直播行業刷流水資料造假,監管風險和版權風險,同質化內容趨同嚴重,商業化受阻等等問題,成為擺在直播桌前的現實問題,邁過去則生,邁不過去,那等待直播的就是曇花一現的美麗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