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威震匈奴,被譽為“中華第一勇士”,秦王朝名將蒙恬

蒙恬

蒙恬,秦王朝名將,卻死于小人趙高之手,致使大秦王朝快速走向滅亡。

蒙恬,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齊國人 ,蒙恬出身名將世家,自幼胸懷大志。蒙恬深得秦始皇的尊寵,當時與其弟蒙毅號稱"忠信"。蒙恬曾駐守九郡十餘年,威震匈奴,被譽為"中華第一勇士"。據傳蒙恬曾改良過毛筆,因此也被譽為"筆祖"。他是中國西北最早的開發者,也是古代開發寧夏第一人。蒙恬成長於武將之家,深受家庭環境的薰陶,自幼胸懷大志,立志衝鋒陷陣,

報效國家。他天資聰穎,熟讀兵書,逐漸培養了較高的軍事素養。

蒙恬

西元前221年,蒙恬被封為將軍,攻打齊國,因破齊有功被拜為內史 , 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蒙氏兄弟深得秦始皇的尊寵,蒙恬擔任外事,蒙毅常為內謀,當時號稱"忠信"。其他諸將都不敢與他們爭寵。

秦國兼併天下後,蒙恬奉命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 ,自榆中至陰山,設三十四縣。又渡過黃河,佔據陽山,

遷徙人民充實邊縣。其後修築西起隴西的臨洮,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把原燕、趙、秦長城連為一體。長城利用地形,藉著天險,設置要塞,有力的遏制了匈奴的南進。後受遣為秦始皇巡遊天下開直道,從九原郡(今內蒙包頭市西南)直達甘泉宮,截斷山脈,填塞深谷,全長一千八百里,可惜沒有修竣完工。蒙恬駐守上郡十多年,威震匈奴。

蒙恬

秦始皇非常尊寵蒙氏,信任、誇獎蒙恬的才幹,並且親近蒙恬的弟弟蒙毅,官至上卿,外出則陪秦始皇同乘一輛車子,弟弟蒙毅法治嚴明,從不偏護權貴,滿朝文武,無人敢與之爭鋒。某日,內侍趙高犯有大罪,蒙毅依法判其死罪,除去他的宦職,但卻被秦始皇給赦免了。從此時起,蒙氏兄弟便成了趙高的心病。

西元前210年冬,秦始皇嬴政游會稽途中患病,派身邊的蒙毅去祭祀山川祈福,不久秦始皇在沙丘病死,死訊被封鎖,趙高擔心扶蘇繼位,蒙恬得到重用,對自己不利,就扣住遺詔不發,與胡亥密謀篡奪帝位。他又威逼李斯和他們合謀,假造遺詔。以捏造的罪名賜死公子扶蘇及蒙氏兄弟。扶蘇自殺,蒙恬吞藥自殺。

蒙恬

蒙恬的三軍將士得知將軍死後,都感其賢達明良,懷憤含淚。他們用戰袍撩土將其葬於綏德城西大理河川,遂形成現在的小山丘,與扶蘇墓遙遙相望。朝霜墓塵,默默傳神,猶似當年將帥精誠團結,共同禦敵,寧死不屈之狀。有詩贊雲:“春草離離墓道浸,千年塞下此冤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