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此人是“中華第一勇士”, 威震匈奴十餘年,下場卻很淒慘

蒙恬出生於西元前259年,於西元前210年含恨服毒自盡,曾為秦朝鎮守西北邊疆長達十餘年的秦朝大將就這樣退出歷史的舞臺,不免讓人唏噓不已,英雄雖然已經遠離我們,但是民間關於蒙恬的傳說卻從未斷絕,

其中最富傳奇的就是他與公子扶蘇的千古之謎。

眾所周知,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他曾修建了著名的萬里長城,關於秦始皇修建長城有這樣一個傳說,有一日,秦始皇派到全國各地尋找長生不老藥的方士帶回一樣東西,

上面寫著“亡秦者,胡也”,這句話直接促使秦始皇下定決心修建長城。

因為當時匈奴經常攻城掠地,讓秦始皇頭疼不已,這件事毫無疑問更加重了秦始皇對匈奴的擔憂,但是歷史證明了一件事,那就是滅亡秦國的並不是匈奴,而是胡亥,

那麼秦始皇有沒有想到這件事呢?綜合多種史料,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秦始皇對胡亥確實有防範之心。

雖然秦始皇死的比較突然,但秦始皇死的時候卻有遺詔,儘管內容已經無法考證,但絕對不會是讓胡亥接班,因為公子扶蘇性格相對溫和,

做事考慮周到,缺少的是宮廷鬥爭的心計,秦始皇為了保護長子扶蘇便將他交給了鎮壓“胡人”的蒙恬,希望他能夠在邊境多立戰功,體察民情。

而蒙恬的三十萬軍隊,也正是當年秦始皇一掃六國最精銳的部隊,趙高,李斯等人的奸詐秦始皇不可能不明白,

一旦發生變故蒙恬可以幫助扶蘇上位,只可惜扶蘇接到聖旨後居然放棄了抵抗,最終被奸臣殺害。而蒙恬也落得個家破身亡的下場。

據說蒙恬曾經改良毛筆和古箏,被因此成就被後世尊稱為“筆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