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玉家灣鎮賀家灣村第一書記李園園:“哪裡需要到哪裡”

“她就像我們娃娃的親姨姨,給我們娃買衣服、買書包,幫這幫那的......”貧困戶李光玉抹了一把額頭的汗水說道。

“她幫賀家灣村協調資金,解決用電問題,每次看到她都是忙忙碌碌的樣子,

她真的是國家的好幹部啊!”供電公司的李書記豎起拇指說道。

這倆個人口中說的她,就是玉家灣鎮賀家灣村第一書記李園園。“我是女同志,雖然要照顧家庭事務比男同志多,但絕不在工作上拖後腿。”這是她任職第一書記時的表態。

她紮根於基層,紮根於群眾之中,她用自己堅實的腳步在平凡的道路上踏出了一串串閃亮的光環,用熱血、勤勞和汗水,書寫著自己不一樣的青春。

87年出生的李園園,善良、熱情、開朗,大學本科文化,2009年到玉家灣鎮工作,2016年8月份調整為賀家灣村第一書記。她工作勤勤懇懇、腳踏實地,她待人熱情誠懇,為人善良正直。正是她的勤懇和腳踏實地工作,讓她收穫了榮譽。2016年被推選為縣黨代表,並獲得縣“三八”紅旗手的榮譽稱號。

在工作上,她雷厲風行,凡事必以身作則,敢做敢為,抓黨建、帶班子,上產業、促脫貧,各項工作都沒落下,

走在了全鎮的前列。玉家灣鎮賀家灣村是一個轄3個自然村,11個村民小組421戶1629人的複雜村,經她三個月的堅持工作,就將其帶向了正軌,走在全鎮前列。抓班子,作為第一書記必須要以身作則,帶頭示範。駐村後,首先找村“兩委”班子成員談話,逐人瞭解工作情況,掌握村上的工作重點和存在的主要問題。隨後,帶著工作和問題,逐戶走訪群眾,瞭解群眾對村班子的意見和建議,
找准工作的發力點。通過走訪,她發現賀家灣村的村幹部值班情況差、部分黨員的黨性意識不強,群眾意見大。針對這一情況,她決定將村書記和村主任分開值班,自己天天值班,每天8點30時準時到村。

“一開始,我們以為她是假把式,堅持不了幾天,沒想到這娃還真能行,

是個‘真’幹部。”賀家灣村的劉主任說。

針對部分黨員黨性意識不強的問題,她從學習“兩學一做”教育抓起,提出了每名黨員寫一篇體會、抄一遍入黨誓詞、參觀一次賀氏三將軍故居、觀看一次革命傳統教育電影、做一件好事的“五個一”活動抓起。以前每次黨員活動日,只有三五人參加,現在幾乎次次滿員。村黨員都能夠經常聚在一起談心交流,暢所欲言,既探討了工作,

又增進了感情,形成了工作合力。

她結合賀家灣村實際,決定繼續堅持“壯大蘋果業、做強種植業”的發展思路,培育主導產業,增加農民收入。針對賀家灣山地蘋果園,協調資金8萬元,新建1000立方米高位蓄水池2座,安裝引水管道2000米,解決了果園灌溉問題。動員群眾栽植蘋果300畝,全村蘋果栽植累計達3000畝。發動黨員群眾建成百畝苗圃一個,新建大棚2座,發展養牛大戶2戶,全面完成了玉米秸稈收貯工作,收貯玉米2000多畝。協調供電公司,更換大功率變壓器一台,更換了全部高低壓線路,為村民生產生活提供了基本保障。維修了村集體活動廣場,添置了體育健身設施,公路沿線安裝了太陽能路燈27盞,維修了賀氏三將軍故居,初步建成村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一處。

當然,李園園不僅是賀家灣村的第一書記,也是鎮政府的一名得力幹部,政府工作頭緒多、任務重,她是哪裡需要她就到哪裡,到處都留下了她的足跡。

扶貧工作是第一書記的重要工作。到賀家灣村工作以後,她每月到村貧困戶、五保戶、困難戶家走訪一次,問寒問暖,督促幫扶人落實幫扶措施,盡力為貧困戶排憂解難、幫脫貧。

賀家灣村有勞動能力貧困人口14戶47人,無勞動能力貧困人口58戶113人,是全鎮貧困人口最多的一個村。對14戶有勞動能力的人家,她通過各方面協商,協調資金1.9萬元,幫助3戶貧困群眾發展種植業,2戶發展養豬業,幫9戶外出務工。對村上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她充分發揮兩委幹部和黨員幹部的正能量,主動與貧困戶結窮親,幫助貧困戶發展生產、關心生活、代辦日常事務,讓所有貧困戶都能脫貧。

“雖然這些所有的工作看上去都是這樣的瑣碎、細小,但是真正地讓一個人能堅持地做下去,那實在是不容易!”的確是這樣,正是她的堅持,讓她與眾不同,讓她有了不一樣的人生

動員群眾栽植蘋果300畝,全村蘋果栽植累計達3000畝。發動黨員群眾建成百畝苗圃一個,新建大棚2座,發展養牛大戶2戶,全面完成了玉米秸稈收貯工作,收貯玉米2000多畝。協調供電公司,更換大功率變壓器一台,更換了全部高低壓線路,為村民生產生活提供了基本保障。維修了村集體活動廣場,添置了體育健身設施,公路沿線安裝了太陽能路燈27盞,維修了賀氏三將軍故居,初步建成村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一處。

當然,李園園不僅是賀家灣村的第一書記,也是鎮政府的一名得力幹部,政府工作頭緒多、任務重,她是哪裡需要她就到哪裡,到處都留下了她的足跡。

扶貧工作是第一書記的重要工作。到賀家灣村工作以後,她每月到村貧困戶、五保戶、困難戶家走訪一次,問寒問暖,督促幫扶人落實幫扶措施,盡力為貧困戶排憂解難、幫脫貧。

賀家灣村有勞動能力貧困人口14戶47人,無勞動能力貧困人口58戶113人,是全鎮貧困人口最多的一個村。對14戶有勞動能力的人家,她通過各方面協商,協調資金1.9萬元,幫助3戶貧困群眾發展種植業,2戶發展養豬業,幫9戶外出務工。對村上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她充分發揮兩委幹部和黨員幹部的正能量,主動與貧困戶結窮親,幫助貧困戶發展生產、關心生活、代辦日常事務,讓所有貧困戶都能脫貧。

“雖然這些所有的工作看上去都是這樣的瑣碎、細小,但是真正地讓一個人能堅持地做下去,那實在是不容易!”的確是這樣,正是她的堅持,讓她與眾不同,讓她有了不一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