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分時租賃未必是唐僧肉,友友用車倒閉帶來的五點啟示

日前,友友用車正式宣佈停止運營,這是國內分時租賃運營商倒閉的首例,但絕不會是最後一例。對於行業來說,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沒有人猜到分時租賃運營商的倒閉之始來的如此悄無聲息而又突然,

然而行業的發展過程中必然有人入局、有人出局。但是,在國內分時租賃開展的熱火朝天的情況下,友友用車的倒閉既給群情激昂的進入者潑了一瓢冷水,又給行業運營商帶來了五點啟示。

一、戰略轉型埋下失敗禍根。

友友用車的前身是友友租車,成立於2014年3月,定位于私家車共用平臺,主攻P2P租車模式。然而由於P2P模式在國內難以行得通,在運營不足2年後,也即2015年7月,友友租車宣佈戰略轉型升級,匆忙轉向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同樣在不足2年後的2017年3月,友友用車分時租賃平臺宣佈停止運營。究其原因,可能業務戰略的全面轉型是友友用車倒閉的主要原因之一,之前業務定位於P2P租車模式,

採取的是平臺接入私家車的輕資產運作,轉型之後的分時租賃則需要購置大量的新能源汽車,屬於重資產操作模式。從輕資產運作到重資產運營,友友用車在組織架構、人員配置、資金以及運營經驗等方面沒能支撐起企業運營的實際需求,某種程度上導致了友友用車的敗局。

二、融資燒錢再融資行不通。

互聯網企業的典型打法就是融資——燒錢——再融資,以此模式來擊退對手、搶佔市場份額,

比如出行領域的滴滴。友友用車帶著部分互聯網基因切入了P2P租車和分時租賃領域,面對直接的競爭對手,為了在市場站穩,友友有車(租車)先後進行了A和A+輪融資,融資額達2000萬美元。通過融資加速業務佈局,2015年下半年,友友用車僅用了48天的時間就完成了iOS、Android正式版本的上線,同時在北京快速投放運營車輛近300輛,佈局網點近70個覆蓋國貿、望京、中關村、西二旗等重要商圈。

然而,投資人的進入雖是好事,但同樣迫使友友用車不斷的向前奔跑,試圖通過增加車輛規模和網點、積累客戶、提升訂單數量實現快速擴張,來滿足投資人對企業規模、市場佔有率和盈利的要求,最終迫使友友用車通過不斷的融資——燒錢——再融資來做大企業,然而後果就是在沒有盈利預期的情況下,融資不暢很容易造成企業資金鏈斷裂。當前,部分國內分時租賃運營商靠的就是這種模式匆忙進入到市場之中,

在整個行業盈利不清晰,或者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比如資本寒冬的延續,可能是最早也是最容易出局的一批企業。

三、企業發展還需內外兼修。

對於分時租賃運營商來說,要生存、要發展,必須練好內外兼修的功夫。首先,苦練外功。面對發展需要,一方面要建立起順暢的融資管道,來保證企業和專案的運營有持續的資金保障,避免融資不暢造成的資金鏈斷裂,從而造成項目的失敗和企業的倒閉,友友租車就是倒在了融資不到位的路上;另一方面要結成攻守同盟,話說背靠大樹好乘涼,尋找地方政府支援或者與整車企業建立聯繫,目前整車企業開始入局汽車共用,這是一個結盟的最佳時機。其次,苦練內功。對於分時租賃運營商來說,要生存與發展,自身必須過硬,必須增強自身的造血功能,友友租車並未形成自身良好的造血機制。

第一,目前僅靠分時租賃並不能盈利,運營商還需要調整運營策略,適當採取短租、長租與分時租賃相結合的模式,來保證有穩定的、足夠的現金流入,用於支撐分時租賃的業務。第二、還要不斷探討與調整商業模式,衍生出新的盈利方式。第三、必須注重降本、控制成本費用。最後,企業的規模擴張要與企業的資源和能力適應,切忌貪大求全。跑馬圈地需要量力而行,目前大部分運營商認為分時租賃風口已起,雄心勃勃的大舉進入,採取高舉高打策略,在全國各城市跑馬圈地、全面開花,如某運營商已在全國20個城市佈局,還將在2017年擴展至50個,對於這些企業,弱弱的問一句,你們真的盈利麼,你們的模式成熟到可以複製的地步沒有?但人家也許回一句“關你鳥事”,恩,確實不關,我只是個吃瓜群眾而已。

四、分時租賃運營難題待解。

眾所周知,盈利是分時租賃行業最大的難點,以法國AUTOLIB’項目為例,自2011年10月推出以來仍然持續虧損,可見分時租賃盈利之難之艱。友友租車的經營情況同樣證明了盈利難題,據相關媒體報導,2015年友友用車的利潤總額為-1417.1514萬元,淨利潤為-1417.1514萬元。目前分時租賃的盈利模式相對單一,主要靠收取租車費用,以及少量的廣告費等增值服務費和衍生服務費用。

除了盈利難題,分時租賃還面臨著以下問題:車輛規模與網點制約、成本投入大、電動汽車里程焦慮與充電難、牌照資源稀缺制約、使用率低以及傳統租車者的競爭等。一系列難題和痛點橫亙在分時租賃運營商的發展之路上,如何解決亟待行業參與者共同思考和探索。

五、分時租賃未必是唐僧肉。

友友用車的倒閉,帶來的不僅是啟示,還讓我們看到了行業的痛點,如何解決痛點是才是企業破局的關鍵所在。分時租賃市場有千億元之局,面對如此龐大而誘惑的蛋糕,各方秣兵曆馬,磨刀霍霍,仿佛看到了唐僧肉一樣,趨之如騖。近兩年進入分時租賃領域的企業猶如過江之鯽,玩家眾多,有整車企業、汽車經銷商、新能源運營企業、互聯網創業公司、租車公司及分時技術服務商等,據統計,截止到2016年11月底,國內進入新能源汽車租賃的運營商已經超過100家。那麼,分時租賃真的猶如唐僧肉這麼好嗎,在找到明確的盈利模式和合適的商業模式之前,也許未必吧,友友用車倒閉就是一個例子,但我相信這絕不會是最後一個例子。

作者:彼岸花開

避免融資不暢造成的資金鏈斷裂,從而造成項目的失敗和企業的倒閉,友友租車就是倒在了融資不到位的路上;另一方面要結成攻守同盟,話說背靠大樹好乘涼,尋找地方政府支援或者與整車企業建立聯繫,目前整車企業開始入局汽車共用,這是一個結盟的最佳時機。其次,苦練內功。對於分時租賃運營商來說,要生存與發展,自身必須過硬,必須增強自身的造血功能,友友租車並未形成自身良好的造血機制。

第一,目前僅靠分時租賃並不能盈利,運營商還需要調整運營策略,適當採取短租、長租與分時租賃相結合的模式,來保證有穩定的、足夠的現金流入,用於支撐分時租賃的業務。第二、還要不斷探討與調整商業模式,衍生出新的盈利方式。第三、必須注重降本、控制成本費用。最後,企業的規模擴張要與企業的資源和能力適應,切忌貪大求全。跑馬圈地需要量力而行,目前大部分運營商認為分時租賃風口已起,雄心勃勃的大舉進入,採取高舉高打策略,在全國各城市跑馬圈地、全面開花,如某運營商已在全國20個城市佈局,還將在2017年擴展至50個,對於這些企業,弱弱的問一句,你們真的盈利麼,你們的模式成熟到可以複製的地步沒有?但人家也許回一句“關你鳥事”,恩,確實不關,我只是個吃瓜群眾而已。

四、分時租賃運營難題待解。

眾所周知,盈利是分時租賃行業最大的難點,以法國AUTOLIB’項目為例,自2011年10月推出以來仍然持續虧損,可見分時租賃盈利之難之艱。友友租車的經營情況同樣證明了盈利難題,據相關媒體報導,2015年友友用車的利潤總額為-1417.1514萬元,淨利潤為-1417.1514萬元。目前分時租賃的盈利模式相對單一,主要靠收取租車費用,以及少量的廣告費等增值服務費和衍生服務費用。

除了盈利難題,分時租賃還面臨著以下問題:車輛規模與網點制約、成本投入大、電動汽車里程焦慮與充電難、牌照資源稀缺制約、使用率低以及傳統租車者的競爭等。一系列難題和痛點橫亙在分時租賃運營商的發展之路上,如何解決亟待行業參與者共同思考和探索。

五、分時租賃未必是唐僧肉。

友友用車的倒閉,帶來的不僅是啟示,還讓我們看到了行業的痛點,如何解決痛點是才是企業破局的關鍵所在。分時租賃市場有千億元之局,面對如此龐大而誘惑的蛋糕,各方秣兵曆馬,磨刀霍霍,仿佛看到了唐僧肉一樣,趨之如騖。近兩年進入分時租賃領域的企業猶如過江之鯽,玩家眾多,有整車企業、汽車經銷商、新能源運營企業、互聯網創業公司、租車公司及分時技術服務商等,據統計,截止到2016年11月底,國內進入新能源汽車租賃的運營商已經超過100家。那麼,分時租賃真的猶如唐僧肉這麼好嗎,在找到明確的盈利模式和合適的商業模式之前,也許未必吧,友友用車倒閉就是一個例子,但我相信這絕不會是最後一個例子。

作者:彼岸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