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生奉獻醫學事業,89歲高齡的他是民眾家喻戶曉的“好醫生”

何廣登生於1928年,今年已是89歲高齡了。他的故事,剛開始是發生在一個和平而美好的年代裡,那個時候家家戶戶過著安逸的生活,當大門敞開就是說明這戶人家有人在,你不用敲門就可以進去,

大門關閉就是沒人在家,從來沒有偷偷摸摸的事。

何廣登出生在一個殷實的商人家裡,家裡共有八個兄弟姐妹。女的在家繡花做針織,男的可以在家族開的私塾裡讀書。何廣登分別在當時的流慶學院、大有學院讀過小學,期間因日本鬼子的侵略曾停學兩年,

之後在百朋小學讀完小學,再考上區立中學即現在的(小欖中學)念初中,高中考上廣州的廣雅中學,後考進了廣州中山大學醫學院念大學。

醫術精湛——來到民眾他就再也沒離開過

何廣登剛到民眾醫院工作,當時沒有任何的醫療器械和藥物,

做手術時是架一個床板,用磚頭墊腳作手術床,打著手電筒幫患者做手術,有時候下雨還要用磚塊墊高手術臺,房子還會漏水。醫療環境非常惡劣,工具十分簡陋。但由於他的知識面廣,記憶力好,一生都在不斷鑽研、不斷探索、不斷總結經驗,他精通內、外科、五官科、兒科、婦科的治療,深得群眾信賴,民眾醫院的外科還是由他創建的呢。何廣登對甲狀腺疾病、慢性腰腿痛、老年性疾病和一些疑難雜症有特殊的治療方法和獨到的治療效果,
在珠江三角洲久負盛名,經常有順德、中國澳門、番禺、東鳳、南頭等地的病人慕名前來求醫。

治病救人——上了診台就要全力以赴

有一天,他剛要下班,發現在收費處有一個婦人背著一個小孩,

小孩“呃、呃......”地叫了幾聲,然後沒了聲音,臉色蒼白。據經驗何廣登知道這個小孩是小兒腹瀉症狀,他立即返回幫小孩看病,由於搶救及時,救回了一條生命,但這個婦人還懵然不知,不知道孩子病情的嚴重性。

何廣登(中間)與親戚們在一起

還有一回,一個病人呼吸困難,幾乎死去,何廣登一看就看出是“氣胸”,立即幫病人做了開胸手術,把空氣抽出,就是那麼幾分鐘又救回了一條生命。這樣的病例個案數不清,道不完。何廣登不但醫療技術精湛,而且醫德高尚,心地善良,想的總是病人的疾苦,對病人盡心盡力。由於他經驗豐富,工作認真,藥到病除,求醫者絡繹不絕,經常到下班的時間,他的診臺上依然放滿了掛號單,無論候診病人多少,或輕或重,他都不會因為下班時間到了就叫病人下次或第二天再來,而要把已經掛號的病人看完才回家吃飯。本來11點30分下班,可他經常要到下午1點多鐘才能離開崗位,下午2點多不到他又回到診室。他就是這樣時時刻刻處處為病人著想,通常他每天要看一百多個病號,下午三點還要做手術,最多一個月90多台手術,平均每天3台。他忙碌著、勞累著,但他毫無怨言,每天總是默默地送走每一位病號。

何廣登(右)與侄子在一起

拒絕高薪--他一直堅守民眾醫院那一方“小天地”

有一年,小欖人民醫院瞭解到何廣登是小欖籍的醫生且醫術精湛,想極力說服他回到故土從業,待遇是擔任小欖人民醫院的院長的職務,但面對高薪高職位, 何廣登拒絕了。還有一年,市人民醫院想組建一個專門做心臟病手術的科室,聽聞在民眾醫院工作的他對心臟病手術有過硬本領,就想調任他過去任職,一直在徵求他的意見,但權衡再三後,他也同樣拒絕了邀請。

何廣登捨不得與他朝夕相處的同事,也放不下民眾的病患者。何廣登行醫如做人,非常清正廉潔且從不接受“紅包”。有幾次,病人出於感激之情,給他送去自己養的雞、鴨等,他連門也不開堅決拒收。他給人看病從不“講人情”,連醫院職工請他看病,只要不是特急,他也一視同仁要求排隊等候,人們稱他為“冷面王”,但還是很喜歡他。

何廣登幾十年來勤勤懇懇地工作,任勞任怨,用自己的醫術認真對待每一個病人,時刻保持不拋棄不放棄的工作態度。也因此,他每年都被評為“先進工作者”,還做了十幾年的“廣東省人大代表”。甚至到了退休年齡民眾醫院還返聘他回來繼續工作,但也正是因為這種對工作的無限熱忱,讓他一再耽誤了自己的婚姻,至今依然獨自一人。

如今,在民眾醫院整整工作了56年的他已正式退休,返回小欖頤養天年,此時的他依然身體健朗,精神矍鑠。每天還在家閱讀醫學類書籍,早晚都到社區的花園裡散步和鍛煉身體。他說,生命在於運動,有好的身體才能更好的服務病人。有更多的科學知識才不會落後於社會。

何廣登說到:那一年他申請調回中山,當時如果沒能回來,現在可能已在上海醫院當上醫學教授了。但這些算得上什麼,在民眾醫院務實的工作,救回了這麼多條生命,今生無悔!

作者:何生傑

本文系作者何生傑本人親自授權發佈。

無論候診病人多少,或輕或重,他都不會因為下班時間到了就叫病人下次或第二天再來,而要把已經掛號的病人看完才回家吃飯。本來11點30分下班,可他經常要到下午1點多鐘才能離開崗位,下午2點多不到他又回到診室。他就是這樣時時刻刻處處為病人著想,通常他每天要看一百多個病號,下午三點還要做手術,最多一個月90多台手術,平均每天3台。他忙碌著、勞累著,但他毫無怨言,每天總是默默地送走每一位病號。

何廣登(右)與侄子在一起

拒絕高薪--他一直堅守民眾醫院那一方“小天地”

有一年,小欖人民醫院瞭解到何廣登是小欖籍的醫生且醫術精湛,想極力說服他回到故土從業,待遇是擔任小欖人民醫院的院長的職務,但面對高薪高職位, 何廣登拒絕了。還有一年,市人民醫院想組建一個專門做心臟病手術的科室,聽聞在民眾醫院工作的他對心臟病手術有過硬本領,就想調任他過去任職,一直在徵求他的意見,但權衡再三後,他也同樣拒絕了邀請。

何廣登捨不得與他朝夕相處的同事,也放不下民眾的病患者。何廣登行醫如做人,非常清正廉潔且從不接受“紅包”。有幾次,病人出於感激之情,給他送去自己養的雞、鴨等,他連門也不開堅決拒收。他給人看病從不“講人情”,連醫院職工請他看病,只要不是特急,他也一視同仁要求排隊等候,人們稱他為“冷面王”,但還是很喜歡他。

何廣登幾十年來勤勤懇懇地工作,任勞任怨,用自己的醫術認真對待每一個病人,時刻保持不拋棄不放棄的工作態度。也因此,他每年都被評為“先進工作者”,還做了十幾年的“廣東省人大代表”。甚至到了退休年齡民眾醫院還返聘他回來繼續工作,但也正是因為這種對工作的無限熱忱,讓他一再耽誤了自己的婚姻,至今依然獨自一人。

如今,在民眾醫院整整工作了56年的他已正式退休,返回小欖頤養天年,此時的他依然身體健朗,精神矍鑠。每天還在家閱讀醫學類書籍,早晚都到社區的花園裡散步和鍛煉身體。他說,生命在於運動,有好的身體才能更好的服務病人。有更多的科學知識才不會落後於社會。

何廣登說到:那一年他申請調回中山,當時如果沒能回來,現在可能已在上海醫院當上醫學教授了。但這些算得上什麼,在民眾醫院務實的工作,救回了這麼多條生命,今生無悔!

作者:何生傑

本文系作者何生傑本人親自授權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