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爸媽不記得吃過藥了沒,孩子怎麼辦?“計時藥罐”解決這個問題!

爸媽不記得吃過藥了沒,孩子怎麼辦?「計時藥罐」解決這個問題!迎接高齡化的臺灣,我們最需要的長照創新!

作者:廖翊淳

「咦!我吃過藥了嗎?好像吃過,又好像沒吃過。」不僅是年長者,許多人當事情一忙起來,也常常忘記自己吃過藥了沒。Timercap 於是設計了計時裝置,讓人們避免重複吃藥,並透過醫療雲端平臺的連結,讓家人們掌握病患用藥的次數、時間,使全家放心。

創新點:「平易近人」的設計,讓使用者不需要改變習慣,學習繁複的使用規則,

讓年長者,也能夠輕鬆使用這樣的產品。

1. Timercap的計時裝置,避免重複服藥,並「增強」意志力。

年紀越來越大,記憶力一年不如一年,但每天要服用的處方簽和保健食品卻逐年增加,因此常常忘記自己吃過藥了沒。而再度服用藥物,可能導致藥物過量,造成各種副作用,

甚至有生命危險。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Timercap決定在用藥者每次吃藥時,一定會注意的地方下手:蓋子。Timercap在藥蓋上,加上簡單計時裝置,當我們吃完藥,將蓋子轉緊的時候,它就會自動開始計時,打開蓋子就會重新計算時間,因此當我們不清楚是否有吃過藥,看一下蓋子上所顯示的時間,就能夠知曉。

除了避免重複用藥之外,Timercap計時裝置當初設計的理念,其實是希望能夠幫助服用止痛藥的病患,

「戰勝」過度用藥的欲望。

而這樣的理念背後,來自於Timercap 創辦人Larry Twersky 在童年看到當母親,難以忍受身體的痛楚,一直祈求Larry Twersky 讓她服用止痛藥的記憶。

Larry Twersky 瞭解服用止痛藥的患者,病痛發作的難耐,許多這類的患者,都因為無法忍受身體的病痛,導致過度服用止痛藥,甚至造成對藥物上癮。

Timercap可以在病患要再伸手拿止痛藥的時候,看到計時裝置上的數位,就好像提醒他們「你其實才剛剛服用過,

再忍耐一下!」,作為幫助患者「增強意志力」的工具。

Timercap成功的地方在於「平易近人」,它不需要讓使用者再學習他們沒有接觸過的東西。使用者只要如常的轉開和拴緊藥罐的蓋子,就可以使用,不需要再去學習新的軟體或記得繁瑣的步驟,讓年長者,能夠輕鬆使用這樣的產品。這樣,它才能夠成為避免止痛藥患者過度服用、對藥物上癮的最後一道有力防線。

2. Medisafe醫療雲端平臺,讓吃藥不再考驗「記憶力」。

其實「吃藥」真的是一件考驗記憶力的事情,多數年長者每天要補充的保健食品,再加上處方簽的藥丸,少說都有十幾顆以上,除了要清楚地瞭解每一顆的功效,還要記得自己每餐要服用哪些藥丸及用量。

如果有個平臺能夠提醒我們吃藥的時間,每餐要服用哪些藥以及用量,並說明每種藥的功效,不僅可以大大降低不當用藥所造成的風險,還可以透過平臺中幫我們紀錄的用藥時間、次數、以往的用藥內容,來追蹤自己的用藥情形。

五年前,Omri Shor 和Rotem Shor 這對兄弟的父親,因為注射過量的胰島素,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經歷這個可怕的經驗後,Omri 和Rotem 發現許多人也因為不當用藥而造成悲劇,因此他們決定要找出方法,不要讓「吃藥」這件事情變成最致命的疾病。

Medisafe醫療雲端平臺就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誕生,Medisafe 的使用方式就像安排自己的行事曆一樣。使用者在Medisafe平臺上排定每天的用藥行程,並為每餐藥服用的藥物,開設類似待辦事項的清單。吃完了某顆藥後就打勾代表完成,讓使用者不遺漏和重複服用任何藥物,有效並正確地,管理自己所使用的藥物。

Timercap解決了重複用藥的問題,Medisafe也打造了精准的用藥行事曆,但如果完全忘了要吃藥呢?

因此,Timercap 和Medisafe 合作,讓計時裝置連結醫療雲端平臺,當開、關蓋子的時候,就可以自動記錄用藥的時間,並立即將用藥的資訊,傳送提示到所選定的親朋好友手機,讓他們能夠放心。而當長輩忘記吃藥的時候,親友們也能夠及時提醒他們。

3. 智慧醫療平臺,讓病患時時刻刻都能獲得醫生們的關心。

Medisafe醫療雲端平臺除了幫助患者,管理自己用藥情形,它同時可以讓醫生有效的管理並追蹤他們病人的健康狀況。

病患在電腦那一端紀錄自己的心跳、血壓、血糖等健康資訊,醫生則可以在另一端看到病人的狀況,瞭解病人有沒有定期服用藥物,藥物有否服用正確。一但發現病患的健康指標有異常,醫生就可以即時提醒病患,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

此外,人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當知道有別人在監督的時候,我們會比較容易遵守規則。Medisafe 透過讓病患定期上傳健康資料給醫生,就好像醫生不時在身旁叮嚀他們一般,使病患會更注意自己的飲食控制,並按時服用藥物。

4. 預防和疾病預警,將成為未來醫療體系的發展趨勢。

而中國在面對高齡社會、醫療人力不足,及醫療資源城鄉差距等問題時,也開始透過行動醫療的應用,來改善長期醫療問題。

《team+》原本是企業即時通訊工作協作平臺,看到了中國行動醫療的需求,將即時通訊的平臺的功能,進一步整合龐大複雜的醫療資訊系統,讓所有醫療資訊的掌握、醫護人員與患者間的諮詢互動,在同一個平臺就可以完成,大幅改善醫療行政效率。

其中,醫院透過更《team+》平臺提供「床邊照護」的服務,讓病患時時刻刻都能獲得醫護人員們的關心。

病患可利用病床旁的平板電腦與主治醫生傳訊互動,當醫生巡房時間和病患家屬在病房照料時間沒有對上的時候,家屬也可以透過《team+》平臺向醫生詢問病情,或是瞭解有什麼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當醫生收到家屬的訊息,便可以直接回覆,提供了病患家屬與醫生間溝通的橋樑,強化雙向互動的醫病關係、減少醫療隔閡,同時也讓病患能獲得最即時的照護。

面對人口高齡化社會,會有愈來愈多「管理」和「溝通」的平臺或是穿戴式裝置,攻往醫療保健領域。

而全世界健康醫療體系也正面臨轉型期,期望從傳統的醫療照護,透過各個智慧平臺、穿戴式裝置的應用,轉以達成預防和疾病預警為主的醫療體系。

推薦閱讀:

1.面對愈演愈烈的醫鬧,海外這家醫療新創公司告訴你如何減少不必要的衝突:就診前放這個影片!

2.健力寶面對競爭對手毫無辦法,但這家飲料公司卻輕易撂倒可口可樂!汽水新秀和健力寶差距到底在哪裡?

3.3種經營「社群」的技巧,讓這家健身房的店數跟星巴克一樣多!

還可以透過平臺中幫我們紀錄的用藥時間、次數、以往的用藥內容,來追蹤自己的用藥情形。

五年前,Omri Shor 和Rotem Shor 這對兄弟的父親,因為注射過量的胰島素,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經歷這個可怕的經驗後,Omri 和Rotem 發現許多人也因為不當用藥而造成悲劇,因此他們決定要找出方法,不要讓「吃藥」這件事情變成最致命的疾病。

Medisafe醫療雲端平臺就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誕生,Medisafe 的使用方式就像安排自己的行事曆一樣。使用者在Medisafe平臺上排定每天的用藥行程,並為每餐藥服用的藥物,開設類似待辦事項的清單。吃完了某顆藥後就打勾代表完成,讓使用者不遺漏和重複服用任何藥物,有效並正確地,管理自己所使用的藥物。

Timercap解決了重複用藥的問題,Medisafe也打造了精准的用藥行事曆,但如果完全忘了要吃藥呢?

因此,Timercap 和Medisafe 合作,讓計時裝置連結醫療雲端平臺,當開、關蓋子的時候,就可以自動記錄用藥的時間,並立即將用藥的資訊,傳送提示到所選定的親朋好友手機,讓他們能夠放心。而當長輩忘記吃藥的時候,親友們也能夠及時提醒他們。

3. 智慧醫療平臺,讓病患時時刻刻都能獲得醫生們的關心。

Medisafe醫療雲端平臺除了幫助患者,管理自己用藥情形,它同時可以讓醫生有效的管理並追蹤他們病人的健康狀況。

病患在電腦那一端紀錄自己的心跳、血壓、血糖等健康資訊,醫生則可以在另一端看到病人的狀況,瞭解病人有沒有定期服用藥物,藥物有否服用正確。一但發現病患的健康指標有異常,醫生就可以即時提醒病患,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

此外,人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當知道有別人在監督的時候,我們會比較容易遵守規則。Medisafe 透過讓病患定期上傳健康資料給醫生,就好像醫生不時在身旁叮嚀他們一般,使病患會更注意自己的飲食控制,並按時服用藥物。

4. 預防和疾病預警,將成為未來醫療體系的發展趨勢。

而中國在面對高齡社會、醫療人力不足,及醫療資源城鄉差距等問題時,也開始透過行動醫療的應用,來改善長期醫療問題。

《team+》原本是企業即時通訊工作協作平臺,看到了中國行動醫療的需求,將即時通訊的平臺的功能,進一步整合龐大複雜的醫療資訊系統,讓所有醫療資訊的掌握、醫護人員與患者間的諮詢互動,在同一個平臺就可以完成,大幅改善醫療行政效率。

其中,醫院透過更《team+》平臺提供「床邊照護」的服務,讓病患時時刻刻都能獲得醫護人員們的關心。

病患可利用病床旁的平板電腦與主治醫生傳訊互動,當醫生巡房時間和病患家屬在病房照料時間沒有對上的時候,家屬也可以透過《team+》平臺向醫生詢問病情,或是瞭解有什麼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當醫生收到家屬的訊息,便可以直接回覆,提供了病患家屬與醫生間溝通的橋樑,強化雙向互動的醫病關係、減少醫療隔閡,同時也讓病患能獲得最即時的照護。

面對人口高齡化社會,會有愈來愈多「管理」和「溝通」的平臺或是穿戴式裝置,攻往醫療保健領域。

而全世界健康醫療體系也正面臨轉型期,期望從傳統的醫療照護,透過各個智慧平臺、穿戴式裝置的應用,轉以達成預防和疾病預警為主的醫療體系。

推薦閱讀:

1.面對愈演愈烈的醫鬧,海外這家醫療新創公司告訴你如何減少不必要的衝突:就診前放這個影片!

2.健力寶面對競爭對手毫無辦法,但這家飲料公司卻輕易撂倒可口可樂!汽水新秀和健力寶差距到底在哪裡?

3.3種經營「社群」的技巧,讓這家健身房的店數跟星巴克一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