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幼稚園看門20年”的大叔,如何抓住幼教行業第二次升級?

創業者潘險峰正在幼教領域進行他的第三次創業。他是1998年正式進入幼教行業,那一年他在北京創辦了匯佳幼稚園。至今為止,他在幼教領域從業時間將近20年。

(圖片來自“喬智大叔”)

他是一個非常感性的人,不僅對員工,即便看到陌生人隨地吐痰也會去說兩句,收到小朋友送的禮物,要畫一幅畫表達感謝。他也是一個非常理性的人,每一次業務的發展規劃都要是在深思熟慮之後作出決定,不跟風。

不炒作。如果百度搜索“潘險峰、青苗薈”,

會出來29各相關結果,3個頁面。29個結果中,還有很多相似內容。

他就是這樣一個少數派。

沒有為兒子找到滿意的幼稚園怎麼辦?自己辦!

潘險峰在1998年創辦匯佳幼稚園,原因是“看了一圈,沒有找到滿意的,手裡又有點資源,那就自己辦一個吧。”幾年後園所數量發展到了23所,成為了當時北京地區園所數量最多的、最高端的連鎖幼稚園。

匯佳從1所發展到10幾所的過程中,面臨著管理上的壓力和人才缺失。

當發展到23所連鎖幼稚園時,只有13名園長,因為招不到合適的園長。當時有800多名員工,每天處理的是各種突發事情。

“到我32歲那年,有一次理髮,發現髮際線往上走。我心裡想,怎麼會這樣,我才32歲。其實就是操心,辛苦。從那次理髮之後,我每天思考的不再是具體的事情,而是人生的理想是什麼?當時匯佳的狀態已經完全脫離了我最初創辦時的初衷。”潘險峰對多知網說道。

說到匯佳幼稚園的創辦初衷,潘險峰表示:“自己開幼稚園原本就是為了服務更多像自己這樣的家長,但現在離初衷越來越遠。想創辦更多幼稚園,服務更多孩子幾乎不可能。”

從32歲到36歲,潘險峰糾結了4年時間,每天思考“人生的理想是什麼”,最後決定退出。2006年,他用一年時間交接了自己在匯佳負責的事情。

人還沒有徹底離開,聞風而動的投資人已經紛紛找上門來。

當時很多的投資人希望能夠借助潘險峰的經驗,重新開辦幼稚園。但是潘險峰知道,過去的模式還會遇上與匯佳類似的問題。所以他離開匯佳,是希望能夠找到突破幼稚園的圍牆、服務更多家長的方式。所以投資人得到的答覆都是拒絕的。

為了和潘險峰合作,投資人願意等8年

離開匯佳後,潘險峰創辦了童研文化,主要負責研究To B 和 To C的互聯網內容。比如幼稚園整體解決方案,

園所的課程內容等。

在8年時間中,潘險峰想通了一件事情:幼稚園與K12不同。幼稚園不像中小學有各種考試、成績做標準化衡量,所以是一個百花齊放的行業。每一家幼稚園的特色是取決於幼稚園的園長,而且沒有標準去衡量哪家特色的好壞。所以幼稚園的個性化很明顯。

基於每一家園所都具有自己的特點,那麼就幫助這些幼稚園打造自己特色、自己品牌。因為對於幼稚園來說,無論需要什麼樣的內容,都離不開品牌形象體系、教育教學體系、運營管理體系,這三個體系包含了幼稚園的所有環節。

所以,潘險峰希望創辦一個整合各種資源,能夠滿足幼稚園各種需求的公司。

到2014年,潘險峰用8年的時間搭好產品架構、想好了將來的運營模式,並很快選擇與一位投資人合作。

之所以選擇這位投資人作為合作夥伴,是因為當年眾多找他的投資人,他是比較獨特的一個。這是一位非常有耐心的投資人,為了能夠和潘險峰合作,這位投資人前後等了他8年時間。

兩個8年的積累,抓住幼教產業的第二次升級

青苗薈現有的業務分為4部分,分別是實體幼稚園、幼教聯盟、互聯網、孵化平臺。

其中,實體幼稚園有8家直營園,截止到今年底預計有18家直營園正常開園。

幼教聯盟的核心是幫助所有幼稚園做自己的品牌,主要內容是提供幼稚園整體解決方案,包括品牌設計、裝修、教學設施、教材內容等眾多環節在內的服務。

青苗薈官方表示,2016年,幼教聯盟已經實現盈虧平衡。2017年盈利目標是1000萬元。

據潘險峰介紹,互聯網平臺在2016年同樣實現了盈虧平衡。

四塊業務中,青苗薈將幼稚園整體解決方案作為青苗薈的利潤中心。之所以作出這樣安排,在潘險峰看來,幼教行業正處在一個升級的十字路口。

具體表現為:隨著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才常委會通過了《關於修改的決定》。這一決定明確了可以合法合規的創辦營利性民辦幼稚園。

由於政策利好,資本加速進入幼教板塊。在政策和資本的雙重作用下,幼稚園的品牌形象體系、教育教學體系、運營管理體系三大體系都將面臨著升級。

而以上述三大體系為基礎,拓展到幼稚園運營的各個環節,是青苗薈未來的發展方向。

“但是,目前市場上還沒有一家能夠提供全環節服務的公司,這就是機會。”潘險峰說到。

如果想要提供所有環節的服務,除了幼稚園三大體系以外,還需要整合裝修設計、印刷、教育內容、教學設備等不同行業的人才和資源。

如何聚集這些不同行業的人才?換句話說,這些行業的人為什麼願意與青苗薈合作?

上述問題的答案,一個是潘險峰自身在幼教行業的積累,另一個青苗薈在幼教行業的影響力。

在創辦青苗薈之前,潘險峰有連鎖幼稚園運營經歷,既有連鎖幼稚園管理的思路和實踐經驗,除了幼教專業背景和多年從業經歷的人才以外還積累了裝修、設計和互聯網等人才。

另一方面,潘險峰認為,目前的幼教行業存在的特點是,品牌集中度低,小規模的園所佔據了絕大部分。行業相對封閉,跨界的意識、主動接觸互聯網的意識比較弱。

對於青苗薈而言,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幼稚園內外的意識差別。如何縮小幼稚園圍牆內外的意識差距,順暢溝通?是青苗薈在思考的。

“我們這個團隊除了有教育相關的團隊外,還有自己的設計公司、視頻製作公司、課程研發公司、裝修團隊。這些團隊因為在幼教行業服務多年,基本上自帶翻譯功能。”

舉例來說,幼稚園的管理平臺製作、裝修、品牌設計需求、校服被服需求等與其他行業相比有很大區別。

“我們懂得這個行業,所以我們可以幫助其他行業的公司進入這個行業。”

這其中,青苗薈扮演的是一個溝通翻譯器或者溝通的橋樑的作用。

在2017年,青苗薈進一步優化幼稚園全流程管理體系,並在該體系的基礎上,開發出更多單項服務,升級服務效能。目的是為幼稚園提供從建園開始到開園、管園的服務方案。

在潘險峰將近20年的從業經歷中,他先經歷並抓住了中國幼教行業第一次升級的機遇。

在他創辦幼稚園那一年,幼教行業正在經歷從“看孩子”向“教孩子”轉變,順應了新時代家長對教育的更高要求。一字之差,意義卻千差萬別。

那一次,潘險峰抓住機遇,創辦匯佳幼稚園。等他退出時,匯佳已成為當時全國的高端幼稚園連鎖品牌。

3年前創辦青苗薈,2016年遇到了幼教行業的第二次行業升級:在政策推動和資本注入的大環境下,幼教行業面臨著整體升級。

行業大環境的變化,也意味著其中的從業者迎來了機遇和挑戰。(多知網 車錦文)

【多知商學院】開年第一課,獲取0市場費用3年做到5億營收的獨家秘笈。

查看課程詳情請掃描以下二維碼。

無論需要什麼樣的內容,都離不開品牌形象體系、教育教學體系、運營管理體系,這三個體系包含了幼稚園的所有環節。

所以,潘險峰希望創辦一個整合各種資源,能夠滿足幼稚園各種需求的公司。

到2014年,潘險峰用8年的時間搭好產品架構、想好了將來的運營模式,並很快選擇與一位投資人合作。

之所以選擇這位投資人作為合作夥伴,是因為當年眾多找他的投資人,他是比較獨特的一個。這是一位非常有耐心的投資人,為了能夠和潘險峰合作,這位投資人前後等了他8年時間。

兩個8年的積累,抓住幼教產業的第二次升級

青苗薈現有的業務分為4部分,分別是實體幼稚園、幼教聯盟、互聯網、孵化平臺。

其中,實體幼稚園有8家直營園,截止到今年底預計有18家直營園正常開園。

幼教聯盟的核心是幫助所有幼稚園做自己的品牌,主要內容是提供幼稚園整體解決方案,包括品牌設計、裝修、教學設施、教材內容等眾多環節在內的服務。

青苗薈官方表示,2016年,幼教聯盟已經實現盈虧平衡。2017年盈利目標是1000萬元。

據潘險峰介紹,互聯網平臺在2016年同樣實現了盈虧平衡。

四塊業務中,青苗薈將幼稚園整體解決方案作為青苗薈的利潤中心。之所以作出這樣安排,在潘險峰看來,幼教行業正處在一個升級的十字路口。

具體表現為:隨著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才常委會通過了《關於修改的決定》。這一決定明確了可以合法合規的創辦營利性民辦幼稚園。

由於政策利好,資本加速進入幼教板塊。在政策和資本的雙重作用下,幼稚園的品牌形象體系、教育教學體系、運營管理體系三大體系都將面臨著升級。

而以上述三大體系為基礎,拓展到幼稚園運營的各個環節,是青苗薈未來的發展方向。

“但是,目前市場上還沒有一家能夠提供全環節服務的公司,這就是機會。”潘險峰說到。

如果想要提供所有環節的服務,除了幼稚園三大體系以外,還需要整合裝修設計、印刷、教育內容、教學設備等不同行業的人才和資源。

如何聚集這些不同行業的人才?換句話說,這些行業的人為什麼願意與青苗薈合作?

上述問題的答案,一個是潘險峰自身在幼教行業的積累,另一個青苗薈在幼教行業的影響力。

在創辦青苗薈之前,潘險峰有連鎖幼稚園運營經歷,既有連鎖幼稚園管理的思路和實踐經驗,除了幼教專業背景和多年從業經歷的人才以外還積累了裝修、設計和互聯網等人才。

另一方面,潘險峰認為,目前的幼教行業存在的特點是,品牌集中度低,小規模的園所佔據了絕大部分。行業相對封閉,跨界的意識、主動接觸互聯網的意識比較弱。

對於青苗薈而言,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幼稚園內外的意識差別。如何縮小幼稚園圍牆內外的意識差距,順暢溝通?是青苗薈在思考的。

“我們這個團隊除了有教育相關的團隊外,還有自己的設計公司、視頻製作公司、課程研發公司、裝修團隊。這些團隊因為在幼教行業服務多年,基本上自帶翻譯功能。”

舉例來說,幼稚園的管理平臺製作、裝修、品牌設計需求、校服被服需求等與其他行業相比有很大區別。

“我們懂得這個行業,所以我們可以幫助其他行業的公司進入這個行業。”

這其中,青苗薈扮演的是一個溝通翻譯器或者溝通的橋樑的作用。

在2017年,青苗薈進一步優化幼稚園全流程管理體系,並在該體系的基礎上,開發出更多單項服務,升級服務效能。目的是為幼稚園提供從建園開始到開園、管園的服務方案。

在潘險峰將近20年的從業經歷中,他先經歷並抓住了中國幼教行業第一次升級的機遇。

在他創辦幼稚園那一年,幼教行業正在經歷從“看孩子”向“教孩子”轉變,順應了新時代家長對教育的更高要求。一字之差,意義卻千差萬別。

那一次,潘險峰抓住機遇,創辦匯佳幼稚園。等他退出時,匯佳已成為當時全國的高端幼稚園連鎖品牌。

3年前創辦青苗薈,2016年遇到了幼教行業的第二次行業升級:在政策推動和資本注入的大環境下,幼教行業面臨著整體升級。

行業大環境的變化,也意味著其中的從業者迎來了機遇和挑戰。(多知網 車錦文)

【多知商學院】開年第一課,獲取0市場費用3年做到5億營收的獨家秘笈。

查看課程詳情請掃描以下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