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沒有都江堰,天府之國什麼都不是

說起天府之國不能不說都江堰,它澤陂成都,被譽為是比長城還偉大的工程。它不僅是一項重要的水利工程,也是川西水文化的集中展現,也是川西旅遊生態資源的集大成者。

都江堰作為四川青城山—都江堰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2000年被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2007年5月8日,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旅遊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但都江堰的價值不僅僅是作為景區而存在的,更多的是由於它的長期使用,保證了成都人的日常生活的供應,從而給天府之國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水患成就了都江堰

成都,在古代歷史上是一個水旱災害十分嚴重的地方。李白在《蜀道難》這篇著名的詩歌中“蠶叢與鳥鳧,開國何茫然”、“人或成魚鱉”的感歎和慘狀,就是那個時代的真實寫照。這種狀況是由岷江和成都平原“惡劣”的自然條件造成的。

岷江是長江上游的一大支流,主要水源來自山勢險峻的右岸,大的支流黑水河、雜穀腦河、大渡河、青衣河等都是由右岸山間嶺隙溢出,雨量主要集中在雨季,所以岷江之水漲落迅猛,水勢湍急。它發源於四川與甘肅交界的岷山南麓,分為東源和西源,東源出自弓杠嶺,西源出自郎架嶺。兩源在松潘境內漳臘的無壩匯合。向南流經四川省的松潘縣、都江堰市、樂山市,在宜賓市匯入長江。

長期以來,由於缺乏治理的策略,岷江是影響成都經濟發展的原因之一。

另外,岷江出岷山山脈,從成都平原西側向南流去,對整個成都平原是地道的地上懸江,而且懸得十分利害。成都平原的整個地勢從岷江出山口玉壘山,向東南傾斜,坡度很大,都江堰距成都50公里,而落差竟達273米,由此造成的水患更為嚴重,幾乎每年都有或大或小的水患發生。

因此,如何治理水患成為地方當政者的政績考察因素之一。

秦時,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稱叫“湔堋”,這是因為都江堰旁的玉壘山,秦漢以前叫“湔山”,而那時都江堰周圍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們把堰叫做“堋”,都江堰也被叫成“湔堋”。

三國蜀漢時期,都江堰地區設置都安縣,因縣得名,都江堰稱“都安堰”。同時,又叫“金堤”,這是突出魚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稱。

到了唐代,

都江堰改稱為“楗尾堰”。這是因為當時用以築堤的材料和辦法,主要是“破竹為籠,圓徑三尺,以石實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籠裝石,稱為“楗尾”。

直到宋代,在歷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的名稱:“永康軍歲治都江堰,籠石蛇決江遏水,以灌數郡田。”此後,把整個都江堰水利系統工程概括起來,叫都江堰,這才較為準確地代表了整個水利工程系統。

關於都江堰這一名稱的來源,《蜀水考》說:“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流江是檢江的另一種稱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檢江,它們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內江分流的柏條河和走馬河。《括地志》說:“都江即成都江”。考察成都的歷史,我們不難發現,自從有了都江堰,成都才有了3000多年的穩定發展,不再遭受水患,成都才有了富足的生活,可謂是川西千里沃土的締造者。

偉大的生態工程

都江堰的修建,講求的是生態環保,儘管在當時沒提出這樣的理念,但在實踐中,以不破壞自然資源,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為前提,變害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協合統一,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僅存的一項偉大的“生態工程”。都江堰還開創了中國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紀元。

都江堰水利工程,歷經2260多年而不衰,是當今世界年代久遠、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它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成功的水利傑作,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古為今用”、碩果僅存的奇觀。與之興建時間大致相同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侖的灌溉系統,以及中國陝西的鄭國渠和廣西的靈渠,都因滄海變遷和時間的推移,或湮沒、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獨樹一幟,自興建時即源遠流長,至今還滋潤著天府之國的萬頃良田。

都江堰渠首樞紐主要由魚嘴、飛沙堰、寶瓶口三大主體工程構成。三者有機配合,相互制約,協調運行,引水灌田,分洪減災,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妙用。

值得一說的是,人們在長期實踐中創造了都江堰水文化,其內涵深刻,是都江堰工程長盛不衰的重要因素。“乘勢利導、因時制宜”的原則,是治理都江堰工程的準則,人們稱之為“八字格言”。都江堰的治水三字經,更是人們治理都江堰工程的經驗總結和行為準則:“深淘灘,低作堰,六字旨,千秋鑒,挖河沙,堆堤岸,砌魚嘴,安羊圈,立湃闕,鑿漏罐,籠編密,石裝健,分四六,平潦旱,水畫符,鐵椿見,歲勤修,預防患,遵舊制,勿擅變”。而這一準則成了“生態工程”的有效保障,岷江即便是發生再大的水患,也能被都江堰化解掉。

與其他的水利工程相比,都江堰似乎有著先天的優勢,比如三峽工程要定期組織人力物力清除泥沙,而都江堰卻不需要這樣,因而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這其中的奧妙在哪裡?

對此,水利專家認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科學奧妙之處,集中反映在魚嘴、飛沙堰、寶瓶口三大工程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大系統,形成無壩限量引水並且在岷江不同水量情況下的分洪除沙、引水灌溉的能力,使成都平原“水旱從人、不知饑饉”。而都江堰的內外江根據江河出山口處特殊的地形、水脈、水勢,乘勢利導,無壩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洩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為體系,保證了防洪、灌溉、水運和社會用水綜合效益的充分發揮,有效地對泥沙進行分流,這在當時可能有些異想天開,從實施上看,卻功用非凡。1872年,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稱讚“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無與倫比”。

清明放水節

都江堰四季都可以去旅遊,對成都人來說,它是後花園,也是休閒聖地。但都江堰最為引人矚目的是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和六月二十六日為中心的廟會活動。活動當天,舉行模擬碼榪槎放水儀式和傳統的祭祀活動,還舉辦燈會、大型街頭文藝表演、花卉和物資交流會活動。

李冰主持創建都江堰,使長期苦於水旱災害的川西平原一下子成為富庶的、世人矚目的“天府之國”,人民對他的感戴之情是沒齒難忘的。兩千多年來,李冰父子鑿離堆,開堰建渠為天府之國帶來的福澤一直為世人所崇敬、感激,二王廟從古至今不但香火鼎盛,而且在歷史上一直既有官方主持的祭奠活動,也有老百姓的民間祭祀活動,只是官方的祭祀活動更為隆重些。

有關史料記載,官方的祭祀活動正式頒定,是在宋開寶七年(929年),初定為每年祭祀一次,後改為每年春秋祭祀兩次。早期的祭祀十分隆重,有十分隆重的血祭遺風。大典通常由四川高級官司員主持。放水前一日,有關人員先到郫縣望從祠祭祀望帝、叢帝。放水之日,儀仗隊抬著祭品,鼓樂前導,主祭官率眾人出玉壘關至二王廟、祭祀李冰父子。隨後主祭官朗誦《迎神辭》。眾人肅立,唱《紀念歌》。歌畢,獻花、獻錦、獻爵、獻食。主祭官讀完《祝辭》,與全體祭者向李冰塑像三鞠躬,祈願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然後,砍榪槎放水。榪槎是將三根木棒的頂端都紮在一起構成的三角架,它和籤子、捶笆等一起,填土築堤,可截斷流水。主持都一聲令下,“咚咚咚”三聲禮炮,身強力壯的堰工奮力砍斷魚嘴前阻斷內江的榪槎上綁索,河灘上的人群用力拉繩,榪槎解體倒下,江水頃刻奔湧而出。此時,年輕人跟著水流奔跑,並不斷用石頭向水流的最前端打去,稱為“打水頭”。人們爭舀“頭水”祭神,認為這樣可以消災祈福,求得神靈庇佑,該俗現仍流行。

1990年,都江堰市委為了弘揚民族文化,決定恢復都江堰清明模擬放水活動。1994是都江堰建堰2250周年,四川省人民政府都江堰管理處,都江堰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規模宏大的都江堰國際清明放水節,更是盛況空前。今天的“清明放水節”慶典活動,已成為都江堰特有的民風民俗。

都江堰清明放水節,因其具有特殊的意義,在2006年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另外,它還是國際文化交流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良好舞臺。每年的清明時節,前來觀摩放水節的中外嘉賓多達數百名,他們既為這一古老的民俗感到震撼,同時又陶醉于成都優美的自然人文環境。清明放水節再現了成都平原農耕文化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和民俗文化,體現了中華民族崇尚先賢、崇德報恩的優秀品質,具有弘揚傳統文化的現實意義。

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流江是檢江的另一種稱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檢江,它們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內江分流的柏條河和走馬河。《括地志》說:“都江即成都江”。考察成都的歷史,我們不難發現,自從有了都江堰,成都才有了3000多年的穩定發展,不再遭受水患,成都才有了富足的生活,可謂是川西千里沃土的締造者。

偉大的生態工程

都江堰的修建,講求的是生態環保,儘管在當時沒提出這樣的理念,但在實踐中,以不破壞自然資源,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為前提,變害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協合統一,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僅存的一項偉大的“生態工程”。都江堰還開創了中國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紀元。

都江堰水利工程,歷經2260多年而不衰,是當今世界年代久遠、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它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成功的水利傑作,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古為今用”、碩果僅存的奇觀。與之興建時間大致相同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侖的灌溉系統,以及中國陝西的鄭國渠和廣西的靈渠,都因滄海變遷和時間的推移,或湮沒、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獨樹一幟,自興建時即源遠流長,至今還滋潤著天府之國的萬頃良田。

都江堰渠首樞紐主要由魚嘴、飛沙堰、寶瓶口三大主體工程構成。三者有機配合,相互制約,協調運行,引水灌田,分洪減災,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妙用。

值得一說的是,人們在長期實踐中創造了都江堰水文化,其內涵深刻,是都江堰工程長盛不衰的重要因素。“乘勢利導、因時制宜”的原則,是治理都江堰工程的準則,人們稱之為“八字格言”。都江堰的治水三字經,更是人們治理都江堰工程的經驗總結和行為準則:“深淘灘,低作堰,六字旨,千秋鑒,挖河沙,堆堤岸,砌魚嘴,安羊圈,立湃闕,鑿漏罐,籠編密,石裝健,分四六,平潦旱,水畫符,鐵椿見,歲勤修,預防患,遵舊制,勿擅變”。而這一準則成了“生態工程”的有效保障,岷江即便是發生再大的水患,也能被都江堰化解掉。

與其他的水利工程相比,都江堰似乎有著先天的優勢,比如三峽工程要定期組織人力物力清除泥沙,而都江堰卻不需要這樣,因而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這其中的奧妙在哪裡?

對此,水利專家認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科學奧妙之處,集中反映在魚嘴、飛沙堰、寶瓶口三大工程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大系統,形成無壩限量引水並且在岷江不同水量情況下的分洪除沙、引水灌溉的能力,使成都平原“水旱從人、不知饑饉”。而都江堰的內外江根據江河出山口處特殊的地形、水脈、水勢,乘勢利導,無壩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洩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為體系,保證了防洪、灌溉、水運和社會用水綜合效益的充分發揮,有效地對泥沙進行分流,這在當時可能有些異想天開,從實施上看,卻功用非凡。1872年,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稱讚“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無與倫比”。

清明放水節

都江堰四季都可以去旅遊,對成都人來說,它是後花園,也是休閒聖地。但都江堰最為引人矚目的是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和六月二十六日為中心的廟會活動。活動當天,舉行模擬碼榪槎放水儀式和傳統的祭祀活動,還舉辦燈會、大型街頭文藝表演、花卉和物資交流會活動。

李冰主持創建都江堰,使長期苦於水旱災害的川西平原一下子成為富庶的、世人矚目的“天府之國”,人民對他的感戴之情是沒齒難忘的。兩千多年來,李冰父子鑿離堆,開堰建渠為天府之國帶來的福澤一直為世人所崇敬、感激,二王廟從古至今不但香火鼎盛,而且在歷史上一直既有官方主持的祭奠活動,也有老百姓的民間祭祀活動,只是官方的祭祀活動更為隆重些。

有關史料記載,官方的祭祀活動正式頒定,是在宋開寶七年(929年),初定為每年祭祀一次,後改為每年春秋祭祀兩次。早期的祭祀十分隆重,有十分隆重的血祭遺風。大典通常由四川高級官司員主持。放水前一日,有關人員先到郫縣望從祠祭祀望帝、叢帝。放水之日,儀仗隊抬著祭品,鼓樂前導,主祭官率眾人出玉壘關至二王廟、祭祀李冰父子。隨後主祭官朗誦《迎神辭》。眾人肅立,唱《紀念歌》。歌畢,獻花、獻錦、獻爵、獻食。主祭官讀完《祝辭》,與全體祭者向李冰塑像三鞠躬,祈願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然後,砍榪槎放水。榪槎是將三根木棒的頂端都紮在一起構成的三角架,它和籤子、捶笆等一起,填土築堤,可截斷流水。主持都一聲令下,“咚咚咚”三聲禮炮,身強力壯的堰工奮力砍斷魚嘴前阻斷內江的榪槎上綁索,河灘上的人群用力拉繩,榪槎解體倒下,江水頃刻奔湧而出。此時,年輕人跟著水流奔跑,並不斷用石頭向水流的最前端打去,稱為“打水頭”。人們爭舀“頭水”祭神,認為這樣可以消災祈福,求得神靈庇佑,該俗現仍流行。

1990年,都江堰市委為了弘揚民族文化,決定恢復都江堰清明模擬放水活動。1994是都江堰建堰2250周年,四川省人民政府都江堰管理處,都江堰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規模宏大的都江堰國際清明放水節,更是盛況空前。今天的“清明放水節”慶典活動,已成為都江堰特有的民風民俗。

都江堰清明放水節,因其具有特殊的意義,在2006年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另外,它還是國際文化交流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良好舞臺。每年的清明時節,前來觀摩放水節的中外嘉賓多達數百名,他們既為這一古老的民俗感到震撼,同時又陶醉于成都優美的自然人文環境。清明放水節再現了成都平原農耕文化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和民俗文化,體現了中華民族崇尚先賢、崇德報恩的優秀品質,具有弘揚傳統文化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