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大會址”日記|10月之後無淡季,每15分鐘就有場講解

【編者按】

10月31日,黨的十九大閉幕僅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在廣大黨員幹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

連日來,

全國各地前往一大會址紀念館參觀的黨員群眾絡繹不絕,在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他們回顧建黨歷史,重溫入黨誓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澎湃新聞推出“一大會址”日記,派出記者常駐中共一大會址,近距離觀察、感受、記錄會址每天的新聞,講述一大的紅色故事,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

11月11日,星期六,晴。

每當講解員的聲音響起,嘈雜的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展示廳一定瞬間安靜。

這時候,講解員朱蓓靚略快的語速和簡練的介紹通過擴音器在展館流淌,觀眾無論老幼都凝神傾聽,偶爾,用極小的聲音交流。

朱蓓靚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從她2008年入職一大會址紀念館至今,觀眾的熱情,今年最洶湧。

一大會址紀念館辦公室副主任林晶暉回憶,去年七月,紀念館改陳完畢,重新開放,在每週一閉館的前提下,客流同期仍上升25%。今年10月,總書記攜七常委共同瞻仰一大會址紀念館後,

客流更是同期增長60%。

11月11日早上,眾多遊客排隊等待進入中共一大會址參觀。澎湃新聞記者 鄒娟 圖

據《人民日報》報導,2017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甯、趙樂際、韓正,

專程從北京前往上海和浙江嘉興,集體瞻仰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

《人民日報》指出,回顧建黨歷史,重溫入黨誓詞,宣示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的堅定政治信念。這是十九大之後中共新的最高決策層的第一次集體活動,也是共和國歷史上第一次,全體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體在上海鄭重亮相。

這樣的到訪,成為坊間美談,也直接帶來遊客瞻仰一大會址的洶湧熱情。

為了確保觀眾以及文物的安全,紀念館人流到一定量時,啟動臨時限流措施。進入11月以來,每天上午,都是展館大客流限制入館高峰。

遊客的熱情,讓講解員們激動而忙碌。

以往,紀念館裡的講解,除為團隊提供預約服務外,每天上午10點及下午2點還為散客提供兩場定時講解。現在,館內基本每15分鐘就要講解一場,膨大海、桉葉糖、龍角散成了講解員的常備藥。

今天週末,客流更大,常備藥“斷貨”也來不及補齊了。

不過,即便聲音已略帶沙啞,每輪到自己講解時,朱蓓靚都精神抖擻,有問必答,還能“看客下菜”。比如,如果是小朋友,朱蓓靚能一個接一個講展品的故事,如果是年紀大一些的觀眾,朱蓓靚便留心觀察,他們對哪位代表感興趣,適當地講些代表們的生平。

前幾天,朱蓓靚接待幾位老紅軍,一大會址紀念館尾廳有一段視頻,講述中國共產黨從1921年成立,到現在90多年的光輝追夢歷程,老紅軍們看得特別感動,有的甚至留下眼淚,他們告訴朱蓓靚,自己親身經歷過這段歷程,對黨的艱苦而光輝的歷程特別能感同身受。

“那時候我特別肅然起敬。總書記說,這裡是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我作為精神家園的守護者,倍感光榮,也責任重大。”朱蓓靚說道。

澎湃新聞記者獲悉,以往,團隊遊客參觀一大會址紀念館需提前一周預約,目前,至少要提前兩周。林晶暉說,以往,進入11月後,一大會址客流會漸漸少一些,進入客流低谷。不過,今年10月之後,已無“淡季”。

11月11日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開館前,某海軍部隊在館門前進行了宣誓。澎湃新聞記者 鄒娟 圖

講述中國共產黨從1921年成立,到現在90多年的光輝追夢歷程,老紅軍們看得特別感動,有的甚至留下眼淚,他們告訴朱蓓靚,自己親身經歷過這段歷程,對黨的艱苦而光輝的歷程特別能感同身受。

“那時候我特別肅然起敬。總書記說,這裡是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我作為精神家園的守護者,倍感光榮,也責任重大。”朱蓓靚說道。

澎湃新聞記者獲悉,以往,團隊遊客參觀一大會址紀念館需提前一周預約,目前,至少要提前兩周。林晶暉說,以往,進入11月後,一大會址客流會漸漸少一些,進入客流低谷。不過,今年10月之後,已無“淡季”。

11月11日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開館前,某海軍部隊在館門前進行了宣誓。澎湃新聞記者 鄒娟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