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如果機器人搶了你的工作崗位,你還要不要聽主流經濟學家們胡說?

主流經濟學家們認為,即便是由於技術的進步時的工作場所、工作性質和工作模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勞動力的規模仍將持續增長。

這些經濟學家在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通常會認為失去了低技能工作的人將會被釋放出來,尋求更多的培訓和更好的機會。

他們經常援引的一個資料就是,即便自動化技術已經快速發展,1964年以後隨著經濟的增長仍新增了7400萬的就業崗位。

另一個資料來自麥肯錫的報告,2001-2009年期間,交易和生產相關的崗位都出現了下降,但480萬個關於交互和問題解決的白領崗位被創造了出來。

然而,今天,這些崗位恰恰成為首當其衝被人工智慧取代的白領型工作,市場經濟的基本假設決定了它並不會保護人類勞動力免受人工智慧的影響。

麻省理工學院的經濟學家大衛·奧特爾指出,工作崗位的損失並不是發生在所有領域之內的,而是主要集中在勞動結構中那些程式化的工作中,這部分工作恰恰正是二戰之後迅速擴張的白領群體的工作領域。

二戰之後,美國白領力量的發展也要歸功於通信網路的快速傳播,

電話銷售、電話運營商以及技術和銷售支持型的崗位,都涉及到通過基礎設施連接客戶和員工,這使得重複性的白領崗位快速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