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銅鏡製作千年實踐,隋唐銅鏡質地優良

齊家文化時期和稍晚時候發現的銅鏡,處於青銅冶鑄的早期階段,屬紅銅和青銅並存時期,即紅銅冶煉和製作技術已趨成熟,對合金青銅已有初步認識的階段。這時青銅的冶煉,

以銅和矽、鉛、錫的氧化物伴生礦為原料,只需熔煉就可直接獲得青銅。因此這個時期所鑄之銅鏡,用錫有限,雜質較多,銅質的性質也不穩定,這是自然青銅時期的必然現象。

漢代:雙龍鏡

得到合格的銅合金,去除雜質也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問題。現代冶金對一些有害物質是加添加劑、採用真空技術去除的。

古代當然沒有這些技術和真空設備,採用的手段較為原始,然則十分有效。

隋:花鳥鏡

銅鏡的製作經過近千年的實踐,至漢、唐時,銅鏡的合金比例才令人滿意。漢代銅鏡的合金配比已十分科學。

據測量,銅占67%一69%,錫占24%左右,鉛占4%一6%。這樣配比,保證了漢鏡優良的質地,是我國古代銅鏡成熟的一個重要標誌。銅錫鉛合金的科學配比,可以使溶煉溫度下降(800℃),硬度增加,流動性好,防銹能力強,鑄模美觀漂亮,紋飾清楚。這種銅鏡稱之為高錫鏡,銅鏡主調為深灰色或銀灰色。

唐代:仿漢八葵博局鏡

銅鏡發展至隋唐,迎來了又一個高☆禁☆潮。隋唐銅鏡繼承了漢鏡高錫的科學配比,同時使錫的含量略有增加,銅鏡質地又有所提高。據測試,唐鏡的銅占69%左右,錫占25%左右,鉛占5%一6%。因此,唐鏡多是色澤光亮,鏡體厚重,形體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