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歷史上,與猶太人和諧相處的王朝和君主,竟是波斯和居魯士大帝!

點擊右上方“關注”關注人文悟宇!

這個星期講了許多以色列和猶太人的故事。今天繼續。

以色列猶太人自從猶太戰爭被羅馬流放之後,顛沛流離1800多年。

在這之前,西元前606年、前597年和前586年,

大批猶太人約數萬人被新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從猶大王國劫掠至巴比倫。

耶路撒冷成為一片廢墟,聖殿被毀,所有的聖物器件被洗劫一空。

尼布甲尼撒二世,著名的巴比倫空中花園即是他下令建造

這就是所謂的“上帝的選民”?或許這是上帝的考驗。

當然,在巴比倫,猶太人還是被寬容對待的。

在這期間,猶太人發展了猶太教,建立了猶太會堂,完成了“摩西五經”,並且先知的影響力得到了加強。

或許猶太教的救世主論也是在那個時期受到了巴比倫和波斯拜火教的影響而逐漸完善的,

而且救世主彌賽亞終有一天會出現以拯救猶太人的這一信念才使得猶太人歷經千年而不散。

話說,巴比倫之後被波斯第一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所吞併。猶太人也迎來了歷史上一段200多年(前538年-前330年波斯被亞歷山大所滅)最美好的和平時光。

波斯帝國的第一任開國君主是居魯士大帝。他被伊朗稱為“伊朗國父”。他的寬容在那個時代可以稱之為“奇跡”。

居魯士大帝

吞併巴比倫之後,居魯士宣佈,凡願意回歸耶路撒冷的猶太人,都可以回去,所有當年被巴比倫掠取的聖物器具5400多件全部歸還。各級官吏必須放行任何一位意願回歸的猶太人,並需為他們籌集歸鄉的經費以及將來重建聖殿的費用。

居魯士大帝的這項政策,

或許是世界上最早的“人權宣言”,被稱為“居魯士宣言”,徹底改變了猶太人的歷史。

居魯士大帝陵墓,右上角是“居魯士圓柱”,被稱為最早的“人權宣言”,此圓柱現存大英博物館

之後,猶太人一共分三批回歸了耶路撒冷。並經過長時間的努力之後,重建了耶路撒冷聖殿,

史稱“第二聖殿”。

當然,這個聖殿在羅馬帝國時期西元70年被毀,只留下一段西牆,這就是著名的“哭牆”。

哭牆

無論是波斯第一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還是第二帝國(薩珊王朝),對猶太人以及猶太教都採取了寬容政策。猶太美女以斯帖還曾是波斯帝國皇帝薛西斯的皇后。另外,羅馬帝國期間,薩珊王朝接受了許多逃離羅馬的猶太人。

以斯帖

實際上,至今在伊朗境內的猶太人仍然約有7萬人。伊朗境內的著名古城哈馬丹,是當年沒有回歸耶路撒冷的猶太人的最早的定居點,現在還保存著猶太皇后以斯帖及其養父的“猶太人聖墓”。

伊朗哈馬丹猶太聖墓(以斯帖和他養父的陵墓)

點擊標題右下方關注人文悟宇

另外,羅馬帝國期間,薩珊王朝接受了許多逃離羅馬的猶太人。

以斯帖

實際上,至今在伊朗境內的猶太人仍然約有7萬人。伊朗境內的著名古城哈馬丹,是當年沒有回歸耶路撒冷的猶太人的最早的定居點,現在還保存著猶太皇后以斯帖及其養父的“猶太人聖墓”。

伊朗哈馬丹猶太聖墓(以斯帖和他養父的陵墓)

點擊標題右下方關注人文悟宇